中国手外科事业的创始人王澍寰院士
浏览次数:
摘要
关键词 矫形外科学 名人
Abstract
Key words Orthopedics Hand Famous persons
王澍寰院士 1924年出生于北京。 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1950年毕业。他先后任职于北京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骨科、手外科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北京市医师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手外科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等。由于他的学术造诣和声望,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三届主任委员和手外科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主编、副主编等。在他几十年的医疗生涯及辛勤耕耘中,建设、发展和推进了我国的骨科事业,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的手外科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他们像种子一样撒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现代手外科领域的栋梁。目前,他的学生们正活跃在 21世纪手外科的讲坛,医疗与研究的前沿。他的医疗作风、精湛技术、治学精神代代相传。可以说,王澍寰院士用心浇灌的树苗已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苦心志、劳筋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摘取外科领域的桂冠",这是他青年时代许下的诺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拼搏,王澍寰院士实现了年轻时的愿望。 1948年,王澍寰读完了医学系的课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校规定学生可以自己找实习医院。当时北平的中和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前身)名医荟萃、医术精良、蜚声全国,是王澍寰理想中的实习医院。那一年该院外科只需要两名实习医生,在众多的申请者中,王澍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钟惠澜院长的面试。从此王澍寰开始了外科医生的生涯,开始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临床实习阶段是临床医生的起点,要在大量日常重复性劳动中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实习医生 24小时值班,白天接诊患者、跟班手术、化验检查……,晚上整理病历,经常工作到凌晨,从没有完整的休息日。两年的实习结束,王澍寰被留在人民医院工作。回忆起这段历史,王院士感到十分庆幸,他说:"我一生之所以能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与其说是自己有些思想抱负,倒不如说是在中和医院养成的习惯起了主要作用。一个人由懒散变勤奋固然不易,但由勤奋变懒散也很难。初到医院工作培养起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奠定了我一生事业的基础。" 住院医生阶段是医生漫长医疗生涯中迈出的第一步。王澍寰深知作为外科住院医生,不但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训练手术技术,而且要丰富理论知识。他把接诊的每一位患者都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试,认真检查、分析、判断,细致入微地进行术前、术中对照,术后密切观察,日积月累使临床经验丰富起来。 他经常提醒自己,作外科医生不是手术匠,光做手术漂亮不行,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他每天五点起床看文献、写笔记、描绘图谱,已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头脑里的无形资料多了起来。这种习惯坚持了几十年,直到今天。所以他的查房、病历讨论能引人入胜。渊博的学识,使他的文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各医院的麻醉工作多由外科医生兼做。 1951年,北大附属医院从美国回来的一位著名麻醉专家举办为期 3个月的培训班,招收 4名学员,人民医院有一个名额。在当时外科冯传汉主任的推荐下,王澍寰得到了这次学习的机会。对这次难得的学习,他感到肩负重任,学习起来如饥似渴。白天参加常规手术麻醉,晚上值急诊麻醉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阅读了大量的麻醉学文献、专著,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结业后回到医院,他除做外科临床工作外,还兼做较复杂的麻醉工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把所学到的麻醉技术引进人民医院,陆续开展了闭式正压呼吸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利用不同比重药液控制腰麻平面,做到半侧腰麻、节段腰麻和骶管麻醉等。他的工作受到外科和妇产科医生的欢迎。 1952年,在朝鲜战场负伤的志愿军战士中,有不少需行整形手术,为此北大附属医院举办整形外科学习班,为期 1个月。为了参加这项学习,王澍寰把一年一度的两周休假变为二十八个半天,每天上午到医院看门诊,下午赶去整形学习班学习。这种精神得到了孟继懋教授的支持,结业后特许他在院内初步开展整形手术。 1954年,王澍寰从总住院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由冯传汉教授推荐,领导安排他作骨科医生,同时可以有选择地收治整形患者。他把临床多年来积累的知识、技术全部倾注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运用整形外科技术做骨科手术,使患者获得了满意的功能恢复。将骨科与整形外科技术的结合为他以后开创的手外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业胜于个人,无私奉献一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始建于 1954年, 1956年开院时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但在骨科却荟萃了三位名家,他们是中国骨科的先驱者孟继懋教授、来自协和医院的王桂生教授和英国专家洪若诗教授。 1958年,北京市决定在积水潭医院重点发展创伤骨科。同年 9月创伤骨科收治了两名大面积烧伤患者,当时正逢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才康之后不久。为了挽救工人同志的生命,在市领导的支持下,孟继懋院长和创伤骨科郭子恒主任亲自点将,从协和、北大、人民医院调来了援助人员,其中最年轻的一名主治医师就是王澍寰医生。 当时王澍寰正在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值班,接到医院领导让他到积水潭医院参加抢救任务的指示,他二话没说,立刻找到替班医生,自己直奔积水潭医院。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医院,离开了他非常敬仰的人民医院骨科的前辈和同事,并从此被留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始了创伤骨科的工作。当时创伤骨科患者多、医生少,什么伤病都能遇得到。王澍寰凭借在人民医院培养的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钻研精神,经他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得到了满意的康复。他的工作得到骨科前辈们的赞赏。 1959年,随着国内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外伤患者不断增加。孟院长经过认真分析和考证,适时作出了在积水潭医院建立手外科的决定。手外科主任需要一位通晓骨科、熟悉整形外科、能够吃苦、又要勇于进取的医生。无疑这位人选落在了王澍寰肩上。时年 34岁的王澍寰欣然接受了领导的嘱托。他深知劳动者手受伤的机会最多,让失去双手的患者恢复劳动能力,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手外科,他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手外科建立起来,一定要搞出成绩。就这样他和当时毕业 3年的住院医生程绪西、毕业 1年的曹宝珠、张佩玉和刚从北医毕业的杨克非、芦家泽迈上了创建手外科的征途。当时在国内找不到一本手外科杂志,更无处进修学习,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本美国 1945年出版的《手部创伤的修复》。但手外伤患者很多,急诊很多,有时一天连做七八台手术。病床从十几张、二十几张,很快增加到 50多张,容不得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只能在以往骨科、整形外科的基础上边干边学边摸索。 为了一个病例,他和科里同事经常是对照图谱、反复检查、仔细琢磨,有许多病例书上找不到,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听到患者的呻吟,常常使王主任彻夜难眠。如何使手外科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少走或不走弯路,能顺利而迅速提高专业技术,从何入手?王主任想到 :手主要具有运动和感觉两大功能,要做好手外科,必须充分掌握手的功能奥秘。而功能以解剖为基础,功能解剖就是开启手外科殿堂的钥匙,因此必须在功能解剖上下大功夫。其次是学习手部各种组织的修复原则。以这两项为基础,对每一病例进行检查、诊断、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用无创技术进行手术。一例一例地探索,一例一例地积累经验,用了 5年时间使手外科的临床技术趋于成熟。创造出一整套上肢清创的方法和相应设备。做到使开放性损伤除个别有特殊污染的创面,一律不再用抗生素。严格的要求加强了医生的责任心,提高了清创手术的水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当时王主任还总结出手外科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的同时,应用皮瓣一期修复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论文 1965年刊登于《中华外科杂志》。 示指拇化再造拇指的方法是美国医生首创的,在 20世纪 60年代属于尖端技术。经过王澍寰主任的不断改进,最终使原来需要 5 h的手术,仅用 50 min就能完成,并且使手术更加安全。 1963年来自世界 8个国家的手外科专家观摩了王主任的这一手术,称赞不已。从此海外不少国家都知道了中国北京积水潭医院有一个手外科,而且作出很多成绩。当时的北京晚报记者曾以"手的赞歌"为题描述当时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的工作情景。国内不少医院的医生来到手外科进修学习。王主任坦诚相待,将自己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远道而来的同道。 1963年,上海成功地完成了 1例断手再植,对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震动很大。虽然手外科还没有碰到这样的病例,但通过这例的启发,王主任想到断指伤比断手伤更多,接活断指的关键也是接通血管,手指血管直径在 1 mm左右,难度更大。如果能从难进行小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相信接活断指是完全可行的。掌握了小血管吻合技术,如果遇到断手病例,也会更容易再植成功。为此王主任开始寻找实验动物模型。很快他发现兔耳结构简单,血管粗细和手指接近,而且呈半透明状,术后容易观察血管畅通情况,是攻克小血管吻合技术最理想的实验模型。随后经过数月的努力,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显微外科技术。当时没有手术显微镜,所有血管操作都是在 2倍左右的"吴良材"放大眼镜下进行的。 1964年王澍寰、芦家泽终于完成了第 1例兔耳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的实验研究,这在世界上也是第 1例。同年 5月完成了 1例儿童完全离断的手指再植,指动脉直径仅 0.4 mm,同样是在放大眼镜下吻合成功,也是世界上的第 1例。这两个世界第一,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是王主任和手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付出的全部心血。 1964年 9月,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迎来了第 1位断手患者,是经腕上完全离断伤,经王主任历时 5 h的手术,国内第 2例断手再植一举成功。半年后复查,再植手的外形和功能几乎和正常手一样。由于王主任当时倡导并要求手外科的每位医生必须掌握无创手术技术,必须掌握小血管缝合技术,使当时手外科的断指、断肢再植成活率及手外伤的功能修复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王澍寰和他的手外科已经成熟,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十年动乱"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手外科医生,王澍寰没有放弃对手外科事业的追求。他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他的工作态度和精湛医术影响着科里每一位年轻医生。他和年轻人一起值急诊班、做手术,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站在手术台前总是精神抖擞。他深信,最大的善良在人民中间,真正的感情在人民中间,为人民解除病痛是医生的天职。他为年轻医生树立了榜样。这期间他从未停止过读书、记笔记,积累临床资料,这些都成为了以后手外科临床与研究中最宝贵的资料,填补了十年动乱期间资料的空档,为以后的《手外科学》成书提供了基础。 "十年动乱"后,王澍寰再次出任手外科主任。为了赶上十几年国内、外在手外科专业的发展,只能是加倍地辛勤工作,弥补这些年的空白。他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带领全科医生先后到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兄弟单位参观取经,为了普及显微外科技术,王主任决定让年轻大夫轮转,进行小血管缝合技术的培训,并且由他亲自陪练。那段时间王主任每天端坐在手术显微镜前,认真观察每位医生的镜下血管操作,指出不足,纠正操作,使每个人最终掌握了显微外科技术。为了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的发展,王主任真是呕心沥血。正是由于这 种训练,使手外科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出现了空前的提高,为后来的显微外科发展打下了基础。当时为了尽快把热门的显微外科技术在积水潭医院开展起来,并走在国内前列,院党委决定把显微外科从手外科中独立出来,组织年轻医生专门攻关。王主任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并把他多年所积累的全部显微外科资料无偿提供给新建的显微外科。为了事业的发展,王澍寰教授一贯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王主任思维敏捷,在科研与临床第一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进取、勇开拓"精神,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许多科研思路经他指点而成为现实。 1978年,烧伤科年轻的主治医师沈祖尧,提出了利用大网膜预构腹部带血管蒂皮瓣的设想,当时在论证这一课题时,意见很不一致。此时王澍寰主任充分肯定了这一想法,并亲自帮助设计、实施,发明了大网膜轴型皮瓣,在国际上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游离皮瓣。 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在积累了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王主任的带领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1978年凝聚了王主任几十年心血的我国第一部手外科专著《手外科学》问世。这部专著在当时以至今日,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培训医生、造福患者,标志着我国手外科已经成熟,并以其高水平的学术内容推动了我国手外科事业的发展。 1981年王澍寰晋升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研究员,任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 1982年,王澍寰教授出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他在任职的 8年中,为积水潭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努力工作。他非常重视对青年医生的培养,重视发挥每一位专家的作用,重视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使积水潭医院取得了北京地区科研成果连续三年获奖项第一的好成绩。 由于王澍寰教授的学术造诣和声望,曾连任第二、三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他始终倡导学术民主的原则和风气,他常说:"人各有所长"。他尊重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国内同道广交朋友。他在任职期间,使骨科分会从 4个学组发展到 8个,使当时国内骨科学术活动空前活跃,推动了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在第四届换届改选时,尽管请王教授连任主任委员的呼声很高,但他坚持学会改选年轻化,并推荐年轻有为的学者出任主任委员。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中国手外科事业有长足的发展,全国手外科必须组织起来,共同努力。王教授的提议很快得到国内手外科专家孔令震、陶锦淳、董吟林、顾玉东、程国良、洪光祥教授等同道的热烈响应,得到广大手外科工作者的支持。于 198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交流会",并成立了"全国手外科学组",王教授被推举为手外科学组组长。为了使手外科专业知识能及时交流与传播,在当时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组织力量,于 1985年以全国手外科学组的名义创办了《手外科杂志》。 王澍寰教授为人师表,更是一位"伯乐",乐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仅注重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为了祖国的手外科事业,对人才的发现和珍惜,他没有本院和外院之分,一视同仁。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只要那里的手外科同道需要,他都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无私的指导与帮助。在为手外科事业奋斗的岁岁月月,他和国内一批中青年的手外科专家,如顾玉东、程国良、洪光祥、寿奎水及更年轻的蔡林方、裴国献……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手外科事业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在王澍寰教授的领导下,手外科学组经过 10年的努力, 1993年《手外科杂志》被批准更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纳入中华系列杂志。 1994年在手外科学组的基础上批准成立"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王澍寰教授被推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此时的手外科在全国已形成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全国已有 180多家医院建立了手外科,专业床位达 7 040张,手外科医师 780多人,兼职医师 1 120多名,手外科研究所、手外科中心和手外科专科医院陆续成立。王澍寰教授的学生遍布全国,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手外科专业的栋梁。来自世界各国的手外科专家、学者曾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手外科进行学术访问、考察。王澍寰教授也作为中国手外科的代表被特邀访问许多国家,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的手外科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贡献。 1997年王澍寰教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第二届改选时,尽管手外科同道一致希望王澍寰院士继续留任主任委员,但他坚持推举年富力强的中国手外科后起之秀顾玉东院士任主任委员。作为名誉主任委员的王澍寰院士,尽管年逾古稀但依然精力充沛,他全力支持以顾玉东院士为首的手外科分会全体同道,为发展中国的手外科事业尽心尽力。 20世纪 90年代,王澍寰教授曾对手部创面的处理发表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文章,在他的观点指导下,我国手外科工作者扭转了滥用前臂皮瓣的趋势。 2000年,南方医院获得两例异体手移植成功。在祝贺中国手外科获得异体手移植重大突破的同时,王院士及时在《中华手外科杂志》上撰文,指出:"南方医院异体手移植成功,标志着我国手外科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指出"异体肢体移植,目前应由少数具备条件的单位大力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而不能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广泛开展。"王院士对学术问题从来是坦诚相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国手外科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断肢(指)再植及显微外科的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多节段离断肢体再植成功,并完成两例断离肢体"寄养",二期再植。在拇、手指再造及手功能重建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领域,我国学者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找到了神经再生活跃的膈神经,开展了多组神经移位,首创健侧颈 7神经根移位术,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近 20年来周围神经领域里最重大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 25个省市成立了手外科分会。《中华手外科杂志》已逐步走向国际,并出现了《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等,为普及和提高手外科的专业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王澍寰院士领导的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年轻一代,已将《手外科学》再版,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修订。近年来在手外科领域里的著作不断涌现,《手的修复与再造》、《手指再植与再 造》、《四肢显微血管外科学》、《周围神经显微修复学》、《现代手外科显微手术学》、《手功能修复重建外科解剖学》及《手外科手术学》等等,我国的手外科书刊出版从"一枝独秀"的局面走向了"满园春色"。 手外科事业的繁荣昌盛凝聚了王澍寰院士的心血,也是他和以顾玉东院士为首的一批中青年手外科专家与全国手外科工作者共同努力奋进取得的成绩。 "尊师重教,情深义重"。王澍寰院士虽早已为人师表,但他一向尊师重教,具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他永远念念不忘的是他的三位师长:钟慧澜、孟继懋、冯传汉教授。是他们为王澍寰院士一生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他们多年辛勤育苗、培养他成长,是他们为他的前进铺平了道路。王澍寰院士每每提起他们总有着不尽的感激、不尽的话题……,一句话:"不能忘本"。 王澍寰院士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喜欢书法、绘画、摄影和京剧。但在临床工作的几十年里,他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把全部时间和生命奉献给手外科工作。 如今王澍寰院士已年逾古稀,但仍思维敏捷,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精力,依然工作在临床、科研的第一线。他对远道而来的会诊患者给予认真的检查、诊断,帮助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每周的手外科教学查房,通过他对病例的精辟分析、讲解和新知识的传播,使每一位手外科医生和进修医生都有新的收获。他对年轻医生的科研思路总是认真地倾听、善意地指导和热情地鼓励。在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叠叠稿件,王院士对每篇文章都做认真地修改。为年轻医生的科研,撰写论文、专著默默地做着幕后指导工作。王澍寰院士在 50多年的医疗、科研与教学生涯中,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为手外科事业奋斗着。王澍寰院士获得科研成果奖 15项、著书 15部、发表论文 70余篇,并获伯乐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王澍寰院士的一生,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他的信任和荣誉。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尹大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