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50年

【光荣在党50年】坚守初心数十载 老骥伏枥做贡献——记北京积水潭医院离休干部张藻南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次数:
字号:
+ -

编者按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一代又一代优秀党员前赴后继,奋斗终身。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筚路蓝缕的建国初期,还是创新发展的奋斗新时代,他们坚定信念、舍生忘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虽然如今已到暮年,但他们身上那种铮铮铁骨和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了更好地学习、纪念他们,北京积水潭医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光荣在党50年》专栏,把身边老党员代表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更多年轻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在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1号,有一所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全是名满京城的老中医,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甚至海外的患者也慕名而来,而门诊部的挂号费、药费却很便宜,成立30多年来在患者中享有盛誉。这就是张藻南离休后“下海”所创建的百万中医门诊部,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民营医疗机构,目的是让老中医老有所为,让患者病有所看。独坐黄昏,回想人生,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张藻南的人生中有过很多的经历和选择,她常自问:“假如自己当初不选择创办门诊部,后来我会怎样,现在我又会在哪里……或者正如当下年轻人所说的那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坚定信仰 在战火中成长为党员干部

时光倒回70多年前。1937年,在偏远的广西融县,十五六岁的张藻南悄悄走出家门,加入了抗战大潮,并在战火中奔向了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她经历过敌机轰炸、突破封 锁线、抱着女儿跳车逃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张藻南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

1.png

1949年10月1日,张藻南以军人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她在天安门向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行军礼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曾为祖国而战,现在也要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藻南先后在北京陆军医院、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市委卫生体育部办公室工作,1974年调入北京积水潭医院任党委书记。刚来医院的时候,正值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尽管刚刚生了一场大病,但张藻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把积水潭医院各项工作做好!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她继续发扬一名老党员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带领医院革故鼎新,开创出一派新气象。

经过仔细考察,张藻南提拔了一批年轻的技术干部,建立了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把推动医院运转的“发动机”升级更新。狠抓平反落实政策,消除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为一批技术骨干申报技术职称,宋宪文、王澍寰等7位专家被评为研究员,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急重症病人抢救入手,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及时为急重症病人安排手术,效果显著。尤其是当时很多科室主任都亲自上阵,与一线的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使积水潭医院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不正常死亡和医疗事故,医疗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抓抢救急重症病人的工作中,张藻南发现很多技术骨干生活条件差,家里几代同堂仍然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特别是手术下来以后也没有休息的地方,长期以往必然影响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党委研究决定,在医院附近建两栋宿舍楼,解决燃眉之急。此外,医院还扩建新北楼,增建新的手术室和骨科研究室。新手术室启用后,每天的手术量达到一百多台,堪称亚洲最大手术室,使积水潭初具现代化医院的雏形。

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竣工,张藻南也到了离休的年纪。回顾在积水潭医院的日子,正如她刚来时说的一样:“我来这里是向大家学习的,我有决心、有信心,协助大家把积水潭医院办得更好,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老骥伏枥 创办北京百万中医门诊部

2.png

离休后,张藻南跟许多老同志一样,学学书法,练练太极拳,这样过了两年。然而,英雄息剑,放马南山,缺少使命和责任的人生,让张藻南觉得少了生活的激情和动力。结合在北京市医药卫生部门和几家重点医院工作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摸底,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中医门诊部,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北京有很多从各大医院退下来的名老专家,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余热,开办一个高水平、有特色的专家门诊部,这不是对医患双方都有益处的事儿吗?说干就干,张藻南找了几个相熟的专家摸了摸底。他们知道张藻南一直在医院当领导,又在市卫生体育部主管过全市医院工作,相信她有能力弄好这事儿。在市里召开的离休干部座谈会上,张藻南和三个同样从医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姐妹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当即一拍即合,达成共识。

很快就进入了实质性准备阶段:打报告、找地方、找人、找钱等等。给市卫生局的报告很快批了下来:符合改革方向,填补社会空白,同意办!然而最犯难的,是钱的问题。张藻南和另外两个创始人没有什么积蓄,筹不出钱来,计划几乎搁浅。经过多方筹措,最后是国家卫生部的崔月犁部长从卫生部的闲置资金中借出6万元,从北京市卫生局借了3万。事情就这样办成了!

 崔月犁欣然担任门诊部名誉主任,门诊部命名为:“北京中西医专家联合门诊部”,后更名为“北京百万中医门诊部”。门诊部确定了服务宗旨:充分发挥传统中医特色和名老中医技术优势,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低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不忘初心 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

3.png

营业之初,条件艰苦。地板潮湿,库房漏雨,连桌椅板凳都是从各个医院要来的淘汰品。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个全国第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引起高度社会关注。门诊部一炮打响,走红京城,全国各地的患者,甚至还有一些海外华侨,都奔着京城名医前来求诊。一年以后又扩大建立起专家眼科医院。门诊部有了名气,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虽然有还贷的压力,但是张藻南坚持当初办所的初心,不涨价,不开大处方,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虽然早已还清了贷款,但质优价廉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


这期间有很多感动的故事,有一个叫雅君的患者让张藻南记忆犹新。雅君是一名留学英国的电子工程博士,前途无量。但由于工作繁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羸弱神疲,十分痛苦。她在欧洲几个国家辗转求医,均未如愿。回国后经人介绍来到百万中医门诊部就诊,经过精心调理,药到病除,成家立业,皆大欢喜。雅君看到了中医神奇力量,也感受到了当一名好医生的崇高伟大。一天,她找到张藻南说:“我决定放弃自己的专业,投身学习中医!希望您支持我!”张藻南很受感动:“这不就是我创办中医门诊部的初心吗?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能大力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在张藻南的带领下,门诊部成立30多年来,安排了40多名待业人员再就业,为一大批老专家提供了老有所为的机会,接诊国内外近百万人次疑难病患者,成为京城有名的廉价优质医院,并被评为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先进集体。

在创办门诊部的同时,张藻南同志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关心时事,坚定不移地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参加党的十九大等文件精神的学习,表现出一名老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她积极响应公益号召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2003年北京发生的“非典”疫情、2008 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向故乡母校融水中学捐款等等,多年来先后为社会捐款、捐物达十余万元,被北京市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办公室授予“春风行动使者”的称号。

4.png

张藻南简介:

张藻南同志,广西融水县人,1922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定县委宣传部干部、晋察冀四分区地委宣传部干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对外联络处干部、石家庄国际和平医院教导员、北京陆军医院组织股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干部处 副处长、北京中苏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委卫生体育部办公室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1984年6月离休。2021年4月3日逝世,享年99岁。

文丨靳晓方整理

图丨家属提供

编辑丨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