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坚守初心——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
“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创新的动力。”
蒋协远,中共党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光荣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1986年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蒋协远36年如一日,立足本职,深耕临床。在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的基础上,他对肘部损伤与疾患进行研究,成立了肘关节专业组,培养了一个肘关节专业梯队,每年手术治疗1000余例肘关节复杂疾病患者。建立了适合国人的肘关节僵硬治疗模式,每年治疗超过250例以上患者。率先在国内开展肘关节置换术,每年完成60例以上,均为国内领先。率先提出三维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肘关节旋转中心轴定位方案,完成世界首例肘关节双平面导航机器人手术和三维导航机器人手术。在患者眼中,他是能够“花小钱看大病”的好医生;在同事眼里,他更是低调务实的学者大家。
“要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
从医36年来,蒋协远始终秉持“能尽快手术,就尽快手术;能做小手术,不做大手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的原则,努力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
对于某些骨折,他采用非手术治疗并取得了理想效果。以锁骨骨折为例,手术费用需要数万元,而非手术治疗只需要几百元。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为患者节约费用近百万元。一位锁骨骨折患者感激地说:“没想到非手术治疗恢复的这么好,真是太谢谢他了!”
对于困难患者,他也总是尽量予以照顾。一名贫困的前臂及肘部发育畸形患者,在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办法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来到了他的门诊,他让患者第二天去病房找他,同时请了手外科和小儿骨科的多名专家帮他进行会诊,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这位患者感动地说:“都说积水潭医院看病难,找到蒋大夫看病就不难了,挂一个号就能请这么多的专家进行会诊!”
▲2018年7月,蒋协远(左)在检查患者X光片
为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治疗,每周的手术日永远排得满满的,甚至不是手术日也经常加台。他总是对同事们讲,创伤骨科的病人,能急诊手术的,一定要尽量急诊手术,能尽快安排手术的,一定要尽快的安排,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花费。
“要让患者得到最佳疗效”
肘关节创伤与疾患,看似是一个“小关节”,实际上是个“大问题”。上肢对人体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理解,一旦受伤,就极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不稳定等并发症。胳膊不能弯曲、旋转,会直接影响正常生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
2022年,一位车祸伤患者辗转求医,他的肱尺关节严重破坏且融合,当时连一个拿筷子的动作都做不好,生活质量很低。蒋协远接诊后,这位患者的情况一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去遇到这种问题,年老的可以考虑进行人工全肘关节置换,这种是牺牲了力量来改善一定的关节活动,患者持续持重要求不超过1Kg。而如果是年轻的病人,医生会考虑进行关节融合,固定到一个功能最大的角度,牺牲关节活动来恢复力量。或者如果只有肱骨远端关节面破坏的病人,可以取腹部真皮等间隔物来代替关节面,恢复一部分活动,但如果尺骨近端的关节面都不存在,单纯做间隔成形也不是特别合适了。
为了解决这类患者的病痛,蒋协远团队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报道。最终,蒋协远决定设计一种新的术式。从想法的提出到假体设计,再到假体的生产改进,这其中最难的部分,是如何维持假体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恢复关节的活动。只有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条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
▲蒋协远(右)在术中
通过和工程师沟通,经过一到两个月的不断改良,蒋协远团队设计了假体的骨长入、侧方螺钉固定等方式来解决假体的稳定性,同时保留或修复韧带来维持关节稳定性,通过关节松解来改善关节活动。最终,蒋协远带领团队成功为这位因车祸导致肱骨远端关节面破坏和融合的患者进行了肱骨远端表面置换假体的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正如蒋协远常对团队所说:患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动力。有这么多疑难病患相信我们,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创新的源泉。术后,当患者得知自己肘关节的大部分功能得到恢复、可以正常干农活时,他和家人激动的神情,令蒋协远至今难忘。
“让更多老年人站起来、站得稳”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防治成为当务之急。很多老人的骨折是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就意味着固定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很难牢固地把持住松脆的骨质。为了避免骨折固定的失效以及预防再次骨折,骨质疏松的防治急需加强,而目前国内的现状仍然是骨质疏松诊断率、治疗率低,很多骨折手术后的患者都没有进行骨质疏松治疗,下一次就诊就是再次骨折。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在设立老年创伤骨科病房、开通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后,2021年,蒋协远牵头成立了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前身是积水潭医院沿袭30年的骨质疏松特色门诊,通过加强骨科和内科系统的合作,充分发挥内科、内分泌科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优势,结合放射科、麻醉科、康复科、营养科、药师、护理,形成稳固的多科室诊疗协作(MDT)团队,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骨质疏松专科诊疗。
经过一年的发展,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还设立了骨质疏松性骨折联合门诊,骨质疏松中医专病门诊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细化治疗;定期进行科普推送、患者教育及就诊指导等,全方位帮助老人化解风险,让老人不仅能“站起来”,还要“站得稳”。
▲蒋协远(中)为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揭牌
“不能让伤员因治疗失当而失去生命”
作为一名党员,蒋协远在关键时刻冲在前,勇于承担危难险重任务,先后负责参与了多起全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2010年玉树地震,他再一次临危受命,担任了北京医疗救助队队长兼国家地震医疗质量监控小组组长。临行前他说:“我们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一定会竭尽全力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
当天,医疗队飞行抵达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机场,空气稀薄、天气寒冷,而上千箱的医疗救援物质搬运也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转运伤员最为集中的玉树机场,不断送入和涌入的伤病员也需要大家的帮扶和抬运才能上飞机,蒋协远带领队员完成这些任务后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初到玉树的剧烈高原反应加上马不停蹄的劳作,曾一度令他头痛、头晕、呕吐、憋气,只能依靠吸氧来维持,症状极其严重,但他仍毅然拒绝了队里安排他撤回的决定,“没有完成任务,决不后退!” 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 他先后带领队员两上玉树,17小时连夜穿越海拔5264米无人区,长途跋涉上千公里。已经适应缓解的高原反应重新出现,无创血氧监测显示指尖血氧饱和度只有70%左右,但是,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灾区人民的需要,蒋协远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蒋协远(前排左三)看望玉树地震伤员
在西宁,作为质控组组长,他常告诫队员们:“不能让这些从废墟中好不容易刨出来又经过长途转运来的伤员,再因治疗失当而失去生命。”他带领质控组严把手术指证,14天,忍受着不时袭来的高原反应,辗转近20家医院,诊治2000余名病人,完成重大手术5例、重症抢救多次,有效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创造了重伤零死亡的生命奇迹。
▲蒋协远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正如他常说的 “从医德为本,要以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疗方法。”三十余年来,他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履行医者的神圣使命,抒写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