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手外科主任陈山林荣获“西融人才”高层次人才项目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手外科主任陈山林荣获“西融人才”高层次人才项目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专科培训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推动骨科专科医师培养

    12月2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举办了周六院际学术活动(Saturday Interhospital Meeting)。每周六的院际会议是香港骨科医学院的一个传统学术活动,也是年轻骨科医生接受训练的教学活动,这次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会议由香港骨科医学院院长罗尚尉和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共同主持。蒋协远作了题为“JSTH- HKCOS- RCS Ed联合骨科专科培训20年历程”的主题演讲。他回顾了20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在香港骨科医学院和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在骨科专科医师培养方法所做的工作,并表示希望在现有基础上,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举办聚焦于临床病例的考前辅导班。同时也欢迎香港年轻医生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参观交流,将合作从教育培训扩大到科研合作方面。香港医管局骨科主管尹耀宗随后发言,他回顾了香港骨科医学院在推动内地骨科专科医师培训方面所在的工作,介绍了香港医院管理局在促进香港与内地骨科人才交流方面的计划,明年将有8位医生来访问交流。他代表香港医院管理局也欢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到香港的医院进行交流。在病例讨论环节…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生命的“河道”再次畅通——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救治90岁高龄胆管结石患者

    生命的“河道”再次畅通——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救治90岁高龄胆管结石患者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跨越两千多公里的信任——泌尿外科成功开展尿道直肠瘘修补术+股薄肌肌瓣转移术

    1年前,广州的张先生因为直肠肿物在当地医院做了直肠肿物切除术,手术很成功,张先生顺利出院。然而出院没多久,张先生就发现自己在排尿的时候肛门里也会有尿液漏出,这可吓坏了他。张先生赶紧回到原手术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张先生出现了直肠下段吻合口——尿道瘘,并在当地医院做了尿道直肠瘘补片修补术。然而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张先生小便时肛门里仍然会有尿液流出,辗转了当地多家医院均束手无策,这可愁坏了他。就在这时,当地医院的一名医生跟他说,您去北京积水潭医院找王建伟主任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张先生跨越了2000多公里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王建伟主任医师的门诊,在见到王建伟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听完张先生的病情描述,王建伟又仔仔细细地一张一张翻阅着张先生带来的检查报告和胶片……半响过后,王建伟郑重地对张先生说:“您这个手术会很难,因为之前尿道及会阴部做过手术,局部瘢痕粘连很严重。”还没说完,张先生就好似泄了气的皮球,显得格外的沮丧。“先别泄气,我还没说完,您这个难点在于想要手术效果好,就需要…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做客《养生堂》,提示老年人小心“能动”的骨折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做客《养生堂》,提示老年人小心“能动”的骨折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心理行为医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曁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专科联盟成员…

    心理行为医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曁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评北京市母婴友好医院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母婴友好医院名单,北京积水潭医院被评为北京市母婴友好医院。母婴友好医院创建工作是人文医院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创建期间,医院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了由医务部牵头,门诊部、护理部、总务处、产科、儿科、超声诊断科、医学检验中心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母婴友好协作机制,全院动员、全员参与。从母婴健康安全保障、母婴优质服务、母婴友好文化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科学合理地优化服务流程,将患者就医感受落到细微之处,为妇儿的健康打造一个安全的港湾。10月24日,市卫健委组织市级专家一行7人,分为管理组、产科组、儿科组、护理组对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了“母婴友好医院建设”现场评估检查。专家们按照《北京市母婴友好医院标准》,通过实地考察、医护考核、随机提问、技能操作等方式,认真细致的检查与评估后,专家组将评审结果现场作了详细的反馈,对医院母婴友好医院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意见和建议。母婴友好医院的成功创建,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北京积水潭医院将以此为新…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科建设 | 北京积水潭医院通过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准入

    近日,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项目单位准入现场评估会议在我院新龙泽院区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通过评估,准入为项目单位。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致辞,护理部主任鲁雪梅、医务部主任助理汪蓓参加。项目专家组组长林江涛,评估专家聂秀红、李向欣、李文华等教授莅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钰就学科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首先,林江涛教授对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随后,专家组到我院新龙泽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门诊、肺功能检查室分别进行了实地现场评估。最终,经过专家组评分,我院获批项目单位准入。现场评估结果通报及管理工具捐赠仪式下午,专家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进行了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林江涛教授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和管理”,李向欣教授分享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药物治疗和管理”,聂秀红教授就“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气道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航空医疗转运演练圆满成功

    为提升北京积水潭医院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检验医院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完善陆空立体化转运体系,实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目标。12月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了一次航空医疗转运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水平,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转运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运转演练演练在上午10时30分正式拉开帷幕。模拟场景为河北某滑雪场一名滑雪者在滑雪过程中受伤,亟需救治,拟通过救援直升机转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在演练现场,急诊室分诊台电话响起,“一名滑雪者在滑雪过程中受伤,伤后眩晕,颈部明显疼痛,下肢肌力减退,右下肢膝关节明显开放性损伤,出血,皮肤软组织剥脱,右侧半骨盆疼痛明显,伤后逐渐出现休克状态,即将通过救援直升机转往你院,将于20分后到达,请做好准备。”急诊科医疗团队接到通知后,迅速安排转运医护人员并携带相关设备抵达停机坪外等候区。待直升机徐徐降落后,急诊科医疗团队2人与飞机上的2名医护人员协同展开伤员转运工作,先将伤员由飞机上抬至安全区域后安置在备…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与时间赛跑!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挽救70岁心脏骤停患者生命

    前不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多学科救治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展开,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等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地将一位70岁老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恢复健康。多学科合作几天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70岁申大爷因胸口发闷不适来就诊,就在门诊心脏超声检查时,突然丧失意识。心脏超声检查显示老人出现心室颤动,超声诊断科和急诊科的医生立即对其实施了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通知急诊科主任田兆兴到场指挥抢救。经过十余分钟的人工胸外按压及数次电除颤后,患者间断出现心电信号,但仍然神志不清,外周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在田兆兴的指导下,急诊科李雪琦大夫迅速完成经食管超声探头置入检查,并实时监测患者心脏的跳动。心肺复苏仍在继续,强心药物规律使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食管超声显示患者出现了稳定且有效的心脏跳动,并出现一些不自主的肢体活动,这是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考虑到患者心脏骤停原因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科立即呼叫心血管内科进行紧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分钟后,心血管内科陈游洲医生赶到抢救室,与家属简短交代病情…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G65次列车广播紧急寻人,“让一下!我是医生!”

    12月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杨德金像往常一样,坐一早的火车从北京去郑州上班。但这趟行程有点特别,他收到了列车员和乘客的点赞和感谢。刚发车不久,杨德金就听到列车里的广播在紧急寻找医生,需要帮助,原来有位乘客的胳膊脱臼了。一听到广播,杨德金迅速跨过几节车厢,来到受伤乘客身边。“医生,我的胳膊脱臼了!”只见一位青年男性,胳膊卡在一个地方动不了,随着列车的每次微小振动,他都能感受到疼痛。通过现场检查,杨德金发现该男子为Dugas征(搭肩试验+),确认是左肩关节脱位。当受伤乘客得知“神速”来到他身边的医生竟然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的专家时,焦虑的心情一下就缓解了。经过询问了解到,原来该男子左肩关节曾经脱位过很多次,每次自己就能复位。但这次,在放置行李时,不小心又一次导致左肩关节脱位,并且自己尝试了很久都没能复位成功,随着疼痛感越来越重,万不得已才呼叫列车员。在列车员与同行乘客的帮助下,他们来到了更为宽敞的商务车厢。杨德金让乘客将其羽绒服脱下当做牵引物,绕过患侧腋下,请同行乘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当选新一届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

    11月26日,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功举办创伤学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经民主选举产生了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当选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当选副主任委员,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当选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脊柱外科主任何达,创伤骨科主任助理杨明辉当选常务委员,创伤骨科主任助理查晔军、智能骨科病房主任助理韩巍、创伤骨科李宇能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王庚和血管外科副主任贾伟当选为分会委员。蒋协远主任委员在发言中表示将团结第五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在前四届委员会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工作。同时希望各位委员充分利用学会平台,发挥能动性,并欢迎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努力,服务于患者。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年来积极参与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工作,在多发损伤、急诊救治、老年骨折、数字骨科、ERAS加速康复外科等多领域的临床工作、相关多中心研究及推广等均积极发挥领导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改选,我院多科室多位专家入选委员会,将更加有助于促进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地区各级医院的沟通交…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德国Frank Hildebrand教授到访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为进一步促进创伤急救诊治水平,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特邀欧洲创伤急救外科学会主席、德国创伤学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附属医院大骨科、创伤、重建外科顶级专家Frank Hildebrand教授进行学术交流。Frank Hildebrand教授作为国际创伤骨科专家,在学术交流中带来了欧洲和德国关于创伤急救技术的先进治疗理念。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田兆兴、创伤骨科李宇能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高鹏骥以及创伤骨科孙伟桐主治医师等人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急诊科刘肖、廖星兰担任交流会翻译。交流会上,Frank Hildebrand教授首先与参会者分享了国际创伤急救关键技术要点。他强调,创伤作为青壮年的主要死因之一,创伤急救救治技术至关重要。Hildebrand教授从院前救治、转运以及院内等一系列诊疗流程的注意点和先进理念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欧洲和德国创伤急救体系运作经验,为与会者拓宽了思路。随后,Frank Hildebrand教授还就“骨盆环损伤的紧急处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详细讲解了合并骨盆环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诊治要点,以及相关流程规范和技术应用,为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改善服务 | 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开展玻璃体激光消融术——“飞蚊症”患者的福音

    你是否感觉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片状、条索状漂浮物,就像蚊蝇飞影,有时可伴有闪光感……原来这是“飞蚊症”在作祟。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解除患者“飞蚊症”困扰,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开展玻璃体激光消融术。该技术是应用高能量短脉冲激光聚焦在“飞蚊”上,将其爆破、气化,或将其移出视轴区,进而改善视觉质量、促进心理健康。具备相对安全、快速有效、无痛无创的特点,目前为医保甲类。一、什么是“飞蚊症”?1.“飞蚊症”的学名为“玻璃体混浊”,是一种因射入眼睛的光线将浮于玻璃体内不透明物质投影到视网膜上,进而在视野中能看到物体漂浮的现象。2.临床表现为眼前出现各种形状如点状、细线状、小片状等黑影飘动,状态犹如飞蚊,会随着眼睛转动而飘动。3.玻璃体混浊分类: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玻璃体混浊最常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凝胶的异质性增加而产生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增厚的胶原纤维会破坏光线的传播,进而在视网膜上产生阴影。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多由眼部炎症、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变性等原因导致。4.在40岁以上人群及近视人群中…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患者家属突发意外,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成功施救

    11月22日上午,一名患者家属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病房楼道内突然癫痫发作,倒地抽搐,情况十分危急!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发现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有人晕倒了!”当时这名家属正在等待患者离院,突发意识丧失,抽搐不止,口吐血性液体。护理人员听到呼喊后迅速赶到现场,护士石美芳、戴雨童、张文奇负责将患者置于安全体位,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护士郭帅立即通知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及护理员负责疏散围观患者,保证病房秩序。住院医师丁一鸣到达后,立即开展紧急救治,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的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糖等生命体征。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医护人员为了保证患者安全,与急诊抢救室取得联系,并协同其他家属一起将其送往急诊抢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谢谢你们!”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表示了衷心感谢。在场的其他患者及家属也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据悉,患者当天已经恢复,在确定身体状况良好后,离院回家。为确保突发情况下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科学就医 | 老年医学科全方位守护老年围手术期患者健康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患者手术需求不断攀升。然而,老年患者因衰老、共病衰弱等因素,手术不良事件风险大增,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我院老年医学科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老年围手术期相关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老年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01、开设老年围手术期评估门诊,精准把控手术风险老年医学科在院领导及多科室协作下,开设老年围手术期评估门诊。该门诊旨在全面评估老年患者手术风险,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科室专家团队运用专业知识与先进评估工具,综合考量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基础疾病、认知功能等多方面因素,从而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手术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02、病房全方位管理,助力患者康复老年医学科病房承担围术期患者术前评估阶段或术后康复阶段的治疗、护理任务。术前,医护人员针对老年患者用药管理、安全管理、疼痛管理、VTE 管理等方面制定个性化方案,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同时,根据患者不同需求,运用宣教手册、视频、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姜春岩教授团队荣获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日,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顺利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姜春岩教授团队开展的“肩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姜春岩,朱以明,李奉龙,鲁谊,张晋,张海龙,李岳,宋关阳,郭斯翊,赵阳)肩关节外科作为新兴学科引入我国以来,每年肩关节疾病治疗方面的手术量已达到18万例,但临床实践中,一些疑难疾病治疗效果不尽理想。针对肩关节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姜春岩教授团队历时20年,建立了系统规范的肩关节外科疾病诊疗体系,包括①难治性肩关节不稳定的诊疗新体系;②退行性肩袖疾患的诊疗新技术;③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诊疗新技术;④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治疗方法。上述诊疗创新技术在全国300家医院推广使用,惠及患者七万余例,每年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骨科医生超过2000名,显著提升了国内肩关节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本项目成果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引用超过1500次,主编论著11部,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23项。相关内容被编入国家卫健委研究生教材《骨科学》、《运动创伤学》…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参加第二届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并发言

    2024年11月13日-14日,由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在法国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应邀参会并就“手术机器人”话题发表主题演讲。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法国梅里埃基金会主席阿兰·梅里埃先生、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雅克·冈教授、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主席巴尔特莱米女士及中法两国医学界近百人出席。前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发表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出席并致辞。蒋协远在演讲中指出,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实现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的重要工具。北京积水潭医院已经在创伤、关节和脊柱等领域完成约2万例手术,平均每年由机器人完成约3500例手术;还定期举办骨科机器人培训班,为各地累计培养千余名专业人才。下一步,医院计划为骨科机器人赋予更多智能技术,推进常规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智能化。希望中法双方进一步深化重症与创伤骨科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人员交流,为两国…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巡回医疗丨44支国家医疗队赴中西部开展巡回医疗,百姓“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今年9月到11月期间,全国共派出44支国家医疗队赴中西部地区开展巡回医疗,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共选派19名专家,分三批前往贵州黔东南州开展巡回医疗工作。11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在当地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报道。来源丨央视频编发丨宣传中心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糖尿病患者的种种疑问,医生为您一一解答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糖尿病患者的一些疑问,有些听起来似乎有一点道理,但实际结果却是和预想的有所偏差,甚至背道而驰,这是为什么呢?Q:家里没有人糖尿病,我为什么会得呢?A:糖尿病是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只是增加了易感的风险,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但也不是必然会得。所以有家族史的朋友,不必恐慌,引起重视、提高警惕就可以了;而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却也不可麻痹大意。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饮食不当、运动减少、应激、感染、肥胖等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应及早改变,毕竟未病先防才是王道,其他都是马后炮。Q:我很少吃糖,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呢?A:糖尿病里的“糖”并不仅仅指白砂糖,也不一定都是甜的,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都包含其中。为了避免糖尿病的发生,不仅是甜食,各种含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饮品都要适可而止,贪食、暴…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2345 ... 35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