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慧眼及时识“真凶”——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成功救治一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

    在临床上,医生遇到病情疑难且快速恶化的急危重症病例,需要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快速准确地作出疑诊、迅速完善检查以支持或修正疑诊,并及时实施关键针对性治疗,才能在最佳时机挽救生命。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接诊了一位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经过神经内科医生团队及时排查以及多学科通力协作,患者得到了成功救治。“哎呦哎呦,快扶我一把,我怎么头晕脑胀的……”半个月前,家住海南的黄阿姨正准备午饭时,突然开始头晕,很快又出现头顶及颈肩部轻微胀痛。家人赶快带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在接受输液及艾灸治疗后症状仍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老伴发现她走路不稳,甚至出现了尿失禁,和女儿视频通话时又发现她反应迟钝、有言语中断的现象。于是一家人决定到北京寻求治疗。刚下飞机,黄阿姨走不稳的情况比登机前更严重了,只能坐轮椅行动,心急万分的家属立刻将她送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头部CT检查显示,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扩大,生化显示肝功轻度升高,D-二聚体明显升高,存在颅内感染的可能。神经内科急诊的医生将她收治入院,做进一步的…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学部继任国家卫健委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临床药师组组长单位

    近日,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成立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和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第二届专家组。专家组下设麻醉医学组、康复医学组、临床药师组等10个专业小组,由249名专家组成,我院药学部继任临床药师组组长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学部于2005年获得首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2年获得首批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2019年获得首批国家卫健委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项目基地,现为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自2019年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与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共同承担国家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至今,已在全国完成279家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认证工作,包括20个培训专业、5845名紧缺人才学员的培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体系,在基地建设标准、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大纲编制、师资培训提升与改革、培训标准建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项目的成立与落实是促进医院药学转型的重要措施,也是对药学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充分体现了国家卫健委对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王望:医疗沙粒汇聚成藏区发展的磅礴之力

    在巍峨的雪山脚下,古老的拉萨城见证了无数次的日出日落,也见证了无数次的医疗奇迹。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医疗援藏工作正如一股暖流,温暖着藏族同胞们的心。2023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王望,开始了他的援藏生涯。刚到拉萨市人民医院不久,王望就接到当地医生次仁顿珠打来的电话:“主任,急诊刚来了一个5岁的藏族男孩,肱骨髁上骨折,从下面区县转运过来的。您快来看看吧!”王望一听,放下正在收拾的衣物,立刻加快脚步来到急诊。他深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他的未来。因此,他必须尽快为这个孩子进行手术。在手术室内,王望迅速完善了各项检查,并亲自指导次仁顿珠进行手术。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当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地被推出手术室时,王望和次仁顿珠都松了一口气。多学科联动攻克复杂骨折挑战10月中旬,一个从山南地区转来的11岁小女孩,让整个科室都为之紧张而忙碌起来。小女孩名叫卓玛(化名),她不幸遭受了股骨干骨折的折磨,更为严重的是,她还合并有右下肢多发静脉畸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

    2024年7月12日,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一行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主任Tan Hwee Chye Andrew的带领下,来到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参观访问、座谈交流。本次会议上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达成双方在临床、教育和科研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意向。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刘亚军,副院长于洋及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吴新宝主持。会上,蒋协远首先欢迎Tan Hwee Chye Andrew一行来访北京积水潭医院。他表示,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未来共同发展的基石,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推进医院运营和发展以及临床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深度交流,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深化细化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力争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共赢发展。▲蒋协远院长对Tan Hwee Chye Andrew主任一行来访表示欢迎Tan Hwee Chye Andrew对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和新加坡中央医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包括医疗体系的全面连续化、学术临床项目的展开、新加坡中央医院历史背景等内容,并表达了与北京积…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荣获省级公立医院“争先进位”突出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荣获省级公立医院“争先进位”突出单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参加2023年度北京市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考核评估会

    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2023年度北京市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考核评估会圆满结束。本次参会单位涉及46家北京市级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为质控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北京市骨科专业质控中心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北京市骨科专业质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副主任李文军代表市骨科专业质控中心进行工作汇报,详细介绍了中心成立情况、现阶段已开展的骨科质控工作、骨科专业最迫切解决的医疗质量问题,以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与实施措施。他表示,中心自2023年底成立至今,制定了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单病种为目的骨科专业宏观均质化质控原则,通过数据和现场监督抽查,采取筹建新的区中心网点以及单病种的多中心研究等多种手段;积极构建科学的北京市骨科质控管理服务体系,确保为在京就医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骨科医疗服务;运用大数据,全面掌握北京市骨科专业分布情况、从业人员调研、骨科专业质量基本情况等关键数据,促进全市骨科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未来,市骨科质控中心将继续围绕《北京市全面提…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患故事丨未知痛缠身多年,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成功“破案”

    3年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不适感,每隔一天就会出现,每次持续1-2小时。不仅折磨着老王(化名)的身体,也啃噬着他的内心 ……为此,老王辗转于不同医院寻求诊治,均无效果,直到他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在门诊,神经内科主任胡洪涛通过简短地询问病史了解到,老王的症状确实不同寻常。为明确病因,胡洪涛主任将老王收治入院。入院后的一个早晨,老王的病情又发作了。他一阵阵痛苦的呻吟,消瘦的身躯不停地在床上扭动,一会儿平躺,一会儿侧身,双手时而按压头部,时而摸腹抱腿,双腿时而交叉崩直,时而屈膝屈髋撞击腹部。医护人员快速赶到病房,嘱托老王抬手、抬腿,完成专科查体。见此情形,医生向其家属了解病史,原来老王在身体不适的2个月前曾因一过性意识障碍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接受过静脉溶栓治疗,神志及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这种全身不适起初是隔日发作,白天出现,上午居多,症状并不严重,但随着发作时间的逐年延长,程度渐渐加重,且伴有射精冲动、尿意和排便感,偶尔还会大小便失禁。根据老王的病情,结合入院后试验性治疗结果,胡洪涛主任抽丝剥茧、缜…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疗基层行丨冲击波治疗中心团队走进社区 助力基层康复服务再提升

    为贯彻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精神,推动康复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近日,由中关村医院主办,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办的“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海淀区康复体系辐射带动项目”第一期培训班成功举办。北京积水潭医院冲击波治疗中心主任查晔军带领冲击波治疗团队参加并现场授课,来自各社区医院的康复治疗师、中医医师、康复医师参与了培训。会议由北京市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张于刚主持。此次培训贴合社区医疗实际、内容实用,围绕社区当前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疾病的新认知、康复治疗技术提升等方面展开。查晔军对北京积水潭医院冲击波治疗中心的特色发展和设备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讲授了四肢关节与脊柱的体外冲击波临床治疗的诊疗范围、适应症及禁忌症和冲击波在保守治疗领域的优势,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分享了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成功病例,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张隆浩主管技师讲解了膝关节及足部软组织疾病的冲击波治疗,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分别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腱炎、跟痛症、跟…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患者福音!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获得突破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杨勇教授团队牵头,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改革与发展专项——医工企联合攻关项目支持,北京易达图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数字化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以下简称为数字化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获得突破。视频中的人物为工作人员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是专业性较强的康复方向之一,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恢复手部功能,减少患者生活中的不便。由于人体手部结构精细复杂,要求手功能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必须具备精确的控制和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这就需要其高效利用多源多模的医学康复信息,并精确实现康复方案。针对目前手外伤术后手功能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存在的缺乏手部康复量化运动处方、人机交互不足等关键共性问题,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多自由度高精度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制定不同类型的手外伤术后量化运动处方,并结合混合现实技术,建构不同类型的数字孪生康复场景。据悉,该款数字化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能够实现精度小于1毫米的手指、腕部、前臂和上臂的空间定位,以及精度小于0.01度的关节角度控制精度,…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患故事丨鱼刺“闯”入肠道内,内外科协作成功取出

    与朋友聚餐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陈先生却遇到了食物“刺客”。不久前,陈先生在和朋友吃完烤鱼后上腹部刺痛难忍,于是来到我院急诊就诊。经腹部CT检查,陈先生的十二指肠水平部有一异物,穿透肠壁,尖端紧邻下腔静脉主干,几近穿破血管壁。原来在吃鱼时,他不慎将一根鱼刺吞了下去,鱼刺“闯”进了十二指肠。陈先生被收入普外科病房后,普外科立即请消化内科会诊。消化内科副主任高岩在内镜下探查时发现,患者的十二指肠局部有粘膜水肿充血,鱼刺被炎性物质包裹着。但长度约1毫米的骨性异物只有在肠壁舒张时可见,收缩后无法观察,在内镜下无法进行“抓捕”,需要内科与外科协同合作,在手术全麻下完成消化道异物的取出。手术当天普外科副主任毕敬涛使用腹腔镜,侧推挤炎性包裹部位后,肠腔内的鱼刺这才显露出来。此时,高岩和内镜中心两位护士使用内镜圈套器将鱼刺牢牢套住,并完整将其拔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内镜下取鱼刺,听似简单的医疗操作,却涉及到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步骤。内镜技术属于超级微创技术,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而外科则提供了专…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干眼诊疗中心挂牌成立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干眼的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为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为干眼患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经过精心筹备,6月2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干眼诊疗中心在新龙泽院区成立。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姜春岩,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处室负责人,眼科主任唐少华、干眼诊疗中心负责人刘爽及眼科部分医护人员参加了中心揭牌仪式。仪式由姜春岩主持。姜春岩副院长主持仪式蒋协远在致辞中表示,干眼诊疗中心作为新兴的干眼综合诊治模式,依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涵盖病因、病理、症状、治疗及预防等多方面的“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医院将对干眼诊疗中心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期待中心未来能持续关注干眼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引进创新治疗技术,加强国内外专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眼科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蒋协远院长致辞李玉梅对干眼诊疗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她指出,新龙泽院区和回龙观…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患故事丨车祸伤老人危在旦夕,北京积水潭医院胸外科奋战7小时成功挽救生命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接诊了一名危重症车祸伤患者,经过胸外科团队7个小时的奋战,患者得以救治,目前已康复出院。6月5日,对于66岁的老张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当天,他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去农田干活,途中,一辆半挂大货车突然出现将他撞伤。老张伤势严重,120急救车将他运至当地市级三甲医院。经胸部CT检查后发现,老张存在大量的血气胸及严重的肋骨骨折,医生建议稳定病情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两天后,老张被转运至新街口院区急诊。急诊科迅速为老张完善一系列检查。复查胸部CT显示,老张的胸部双侧有大量的创伤性血气胸,右侧第1-8肋骨及左侧第1-11肋骨骨折,双肺挫伤伴有膨胀不全,纵膈、颈部及胸壁皮下广泛气肿。软化的胸壁及大量的血气胸等危重情况,随时可能造成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双侧存在大量的创伤性血气胸▲右侧第1-8肋骨及左侧第1-11肋骨骨折胸外科团队详细评估患者病情考虑,只有积极地手术治疗才有可能挽救生命。在告知老张及其家属病情后,最终他们选择信任医护团队,接受手术。为争取手术时机,胸外科主任张强及张冬医师紧…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建设世界一流骨科医学中心,中国专家闪耀国际肩关节外科舞台

    近日,2024年第41届圣地亚哥肩关节会议顺利召开。作为肩关节外科领域的年度盛事,圣地亚哥肩关节会议被业界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肩关节教程”,在肩关节外科教育领域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力遍及全球。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肩关节外科专家和学者,通过讲座、案例研究和实践操作,不断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的交流与进步。此次会议中,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姜春岩教授,作为大会仅有的四位特约主题发言人之一,进行了巨大肩袖可修复性的专题授课,标志着中国肩关节外科在国际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姜春岩教授在会上作特约主题发言会议同期,姜春岩教授还参与了复杂失效肩袖治疗的病例探讨、亚洲-北美肩袖损伤治疗的小组研讨以及反肩置换的尸体标本实操教学,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此次受邀参与圣地亚哥肩关节会议,不仅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中国骨科发展的高度认可,更是中国肩关节外科在国际学界影响力的有力展现。姜春岩教授参与小组研讨会北京积水潭医院承担着国家骨科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昌平区医疗整形美容质控中心和昌平区超声医学质控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

    昌平区医疗整形美容质控中心和昌平区超声医学质控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科引领丨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学部圆满完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团体标准编制任…

    近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医院大会暨行业自律大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第五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至此,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建立的45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系列团体标准全部完成发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是首个系统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标准体系,在我国医院药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学部积极参与该标准体系架构的建立,并作为主笔单位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其中11个标准的编制。 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第五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团体标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一步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健康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指导医疗机构实施同质化药学服务、流程化药学保障和规范化药事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当选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日,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唐佩福、前任主任委员姜保国等参加会议。会议按照北京医学会的相关规定和议程进行,选举产生了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经民主选举,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接任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当选副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周一新、公茂琪当选常务委员,李庭当选常委兼秘书长,姜春岩、武勇、何达、杨征、刘巍峰当选为委员。吴新宝副院长在会议上发言供稿丨创伤骨科编发丨宣传中心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交流座谈会

    2024年6月3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交流座谈会。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郑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宋连英、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执行院长查晔军、副院长杨德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会。会议由李玉梅主持。会上,查晔军汇报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建设情况,总结合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并结合建设实际,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宋连英对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医院选派的执行院长、副院长和各位专家的工作表示肯定。下一步,郑州市中心医院将围绕骨科亚专科体系培育、新院区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继续加深合作,将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打造成为郑州市的标杆医院。李玉梅强调,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目前医院有三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建项目,医院因情施策,不断完善支持政策。河南省医疗资源丰富,但在骨科亚专科建设和患者看病就医等方面仍有需求,要寻求差异化发展,在骨科亚专业建设、综合学科发展、宣传和干部管理…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对话国际丨海阔天高路自宽——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研究成果再次亮相国际视野

    近日,国际儿童骨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两大学会——北美儿童骨科学会(POSNA)和欧洲儿童骨科学会(EPOS)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联合会议(EPOSNA)。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吕学敏、杨征等人发表的《关于儿童股骨头骺病变的治疗及儿童髋关节脱位诊断治疗》的论文分别以大会发言和展板的形式被录用。小儿骨科副主任吕学敏在大会上进行发言,他的研究内容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独特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思路让参会人员深受启发。国际同仁针对术后复发情况、植入材料等展开深入讨论。在会前会上,吕学敏作为JPOSNA杂志的编委,参加了杂志组织、审稿、发行等方面的讨论。欧美儿童骨科联合会议结束后,吕学敏应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骨科系主任Kishore Mulpuri的邀请,到加拿大BC儿童医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我院小儿骨科的人员构成、工作内容、发展情况等方面向加拿大骨科同行进行介绍。访问期间,吕学敏还参加了UBC骨科系组织的儿童髋关节多学科研究联盟会议,并在会上汇报了我院儿童髋关节疾病的防治特色和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合作方…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正式成立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2024年5月25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正式成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曹昱,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副院长吴新宝、总会计师侯常敏参加成立仪式。成立仪式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国安主持。北京积水潭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由医院各个专业领域的95名医务人员组成,集结了骨科、烧伤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一线的专家和医护人员,以及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部门人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还是公共卫生事件,这支队伍都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受伤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立仪式上,李玉梅与吴新宝共同为队长及队员颁发聘书。2022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在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国家重大医疗安全保…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周末择期手术

    5月18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将开展周末择期手术服务,计划从患者需求量较大的8个骨科开始。在运动医学科病房,一位患者因为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准备进行修复手术。“一年前我是左膝半月板损伤进行了手术,当时是在工作日,而这次手术安排在周六,周一就可以出院,等待时间短了,也不影响下周工作,特别方便。”据了解,18日当天,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和新龙泽院区各安排26台,2院区共52台手术。医院多部门协调,优化流程,在手术场地、器材、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下一步,周末手术将逐步扩大到全院所有手术科室。医生为患者进行查体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介绍,为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积水潭医院推出了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包括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MDT),推广互联网诊疗服务,三院区检查互约,建立日间手术中心等。“这次开展周末择期手术,也就是通常说的非急诊手术,进一步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供稿丨靳晓方 龚诗棋图片丨林则编发丨宣传中心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 ... 45678 ... 35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