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04.26/ 骨内科成立!北京积水潭医院临床科室又添新成员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骨内科,在新街口院区开设专家门诊,在回龙观院区开设病房。目前,积水潭医院临床科室已达41个,医院将根据患者需要,不断调整科室设置,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骨内科主任邓晓莉介绍,骨内科不仅能够帮助疑难骨关节病患者明确诊断,还可以对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同时为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骨内科将与原有的8个骨科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骨科诊疗服务。骨内科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各种骨关节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包括骨炎、SAPHO综合症(掌跖脓疱病、痤疮、滑膜炎、骨炎、骨肥厚综合症)、骨关节炎、骨坏死、骨质疏松、骨软化等,以及各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科室研究方向主要是以无菌性骨髓炎、SAPHO综合症、骨关节炎为主的自身炎症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乐琪 通讯员 靳晓方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排尿困难?除了前列腺问题,还可能是尿道狭窄

    有尿意却尿不出,使出洪荒之力在排尿,您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当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时候,大部分男性患者会直接想到泌尿系统感染或者前列腺疾病,往往忽略了排尿通道本身的问题 尿道狭窄男性尿道示意图。1:球部尿道横断面;2:阴茎部尿道横断面。A:阴茎部尿道;B球部尿道;C:膜部尿道;D;前列腺部尿道;E尿道内口尿道狭窄的主要临床表现:排尿费力,尿线逐渐变细,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男性尿道通常根据解剖结构分为4个部分: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尿道、球部尿道及阴茎部尿道,不同部位发生狭窄的病因略有差异。临床上引起尿道狭窄的病因:1、创伤性尿道狭窄导致球膜部尿道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性骨盆骨折。当骨盆骨性结构发生骨折或移位时,通常会挤压脆弱的球、膜部尿道,从而使尿道管腔缩小,远期则形成尿道瘢痕。这些患者常常在急诊抢救室试行导尿时,会发现尿管置入困难,同时合并尿道出血,通常需要泌尿外科专科医师行膀胱造瘘术,来解决伤后即时排尿问题。由于病因相对明确,远期则可以根据尿道狭窄的情况决定尿道修复的手术方式。 骨盆骨折导致的创伤性尿…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骨内科成立!北京积水潭医院临床科室又添新成员

    4月18日,积水潭医院成立骨内科,在新街口院区开设专家门诊,在回龙观院区开设病房。目前,积水潭医院临床科室已达39个,医院将根据患者需要,不断调整科室设置,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荣誉】《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22》发布!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牛晓辉教授担任…

    2022年4月23日-24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2022年CSCO指南大会。我院骨肿瘤科牛晓辉教授担任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2022》更新编写组组长,牛晓辉教授组织来自全国12个城市,29个诊疗中心的46名专家,对指南进行了全面系统更新。我院骨肿瘤科徐海荣副教授担任编写组副组长之一。 会上,牛晓辉教授和徐海荣副教授分别对《外科治疗进展解读》和《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讲解。 牛晓辉 教授 徐海荣 副教授本指南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我国软组织肉瘤的诊治,促进了我国肉瘤综合诊治水平的提高。同时,体现了我院骨肿瘤科在全国肉瘤诊治领域的领先地位。文丨骨肿瘤科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提出的“积水潭”微创骨盆截骨术式获国际同行认可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吕学敏、杨征等人提出的“积水潭”微创骨盆三联截骨术式相关研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儿童骨科核心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aedics杂志发表,该期刊为儿童骨科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学术研究期刊,相关研究报道对学科发展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临床问题与应对策略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股骨头缺血坏死(LCPD病)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早期超声检查的推广普及,需通过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逐年减少,然而因为各地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及儿童髋关节随生长发育而变化的病理特点,使得很多学龄期儿童甚至青少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畸形,需手术改善股骨头包容。同样,儿童特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也是小儿骨科并不少见的髋关节疾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截骨手术改善股骨头包容,有望获得很好的预后效果。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提示,对于大龄儿童髋关节畸形,骨盆三联截骨,即对构成髋臼的髂骨、坐骨、耻骨同时截断,可以使髋臼获得充分的旋转,从而实现对股骨头的包容,稳定髋关节…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4月19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在首钢文馆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官梁学亚参加了表彰会。 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市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冬奥成功经验。作为医疗保障定点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圆满完成了延庆赛区高山滑雪比赛项目、国家队、北京冬奥村、雁西岛、崇礼和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院内定点收治、冬奥专班等各项医疗保障工作。医疗队员们抛家舍业,奋战一线,充分体现了积水潭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医院和国家争得了荣誉。 国家高山滑雪医疗队合影2018年5月,积水潭医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比赛项目的定点医院,院党委高度重视,决定由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宣传中心主任梁学亚担任医疗队的医疗官,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袁强,创伤骨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李庭,创伤骨科主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荣获国家皮肤免疫中心2型炎症均质化诊疗项目授牌

    2022年4月,春意盎然,我院皮肤科作为中国2型炎症皮肤病临床研均质化诊疗项目首批授牌单位之一,获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授牌仪式。 随着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建立,在院党委提出的“发展学科,服务患者”的指引下,皮肤科于2021年8月加入2型炎症皮肤病诊疗项目。该项目由张凡副主任医师直接管理,促进落实,每月对项目进行监督和定期审核。此项工作得到了皮肤科副主任潘靖的大力支持,指定技师郭宁宁、张佳钰作专职人员负责数据的录入,青年医师常晓丹、郭独一、金秋子积极投入相关病例的诊治。全科医技护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231家协作单位中脱颖而出,顺利首批获牌。 皮肤科作为中国2型炎症皮肤病临床研究与均质化诊疗项目首批协作单位,参加全国性的疾病联盟最大价值在于全国大数据的共享,进而基于大数据平台进行有意义的临床工作总结、学术发表等。参与该项目过程中,全科医生通过对2型炎症皮肤病患者资料的统一收集、整理与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过敏专病”的诊疗水平,尤其在生物制剂的使用中,积极探索,总结…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科研发现】定量CT助力髋部骨折风险评估——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和创伤骨科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的多国学者合作的研究工作“肌肉密度是髋部再次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一项随访队列研究”在线发表于老年医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2021 影响因子12.9,中科院一区Top)。放射科王玲医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创伤骨科杨明辉医生、博士生葛宇峰和放射科博士生刘艳东是共同一作,创伤骨科吴新宝教授和放射科程晓光教授为通讯作者。 老年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的骨折”,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应尽快手术治疗,争取病人尽早下地活动。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由于卧床等原因会出现废用性骨丢失,将加剧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因而髋部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升高。髋部脆性骨折通常是一个“前哨事件”,应引起临床关注以减少再骨折的风险,正如“脑卒中发作”常需要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再次发作一样。然而国内外目前关于髋部再发骨折的风险评估尚处起步阶段,基于影像学的风险评估则是空白。如能通过影像学准确识别并预测老年髋部再发骨折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髋部再骨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团队完成首例肘关节表面置换定制假体植入

    2022年4月14日,蒋协远团队成功完成首例肘关节表面置换定制假体植入,填补该领域空白,使年轻患者摆脱了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困扰,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患者是福建省的一名27岁的年轻男性,2年半前工作时不慎摔倒在路边水沟里,造成了严重的开放肘关节骨折脱位。在当地先后进行了五次手术后,肘关节肱尺关节完全骨性融合,软骨缺失,桡骨头已切除,上尺桡融合,尺骨近端不愈合,形成假关节微动,前臂旋转功能完全受限(图1)。伤痕累累的胳膊,疼痛、无力、活动受限,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十分痛苦。图1:男,27岁,术前X片及三维CT:肱尺关节骨性融合,上尺桡融合,桡骨头切除术后,尺骨近端不愈合假关节形成。为此,患者几经周折,一路北上,辗转多家医院,终于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团队。对于这种类型的损伤,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术后上肢力量受限,且对原有骨量破坏较大,后期翻修困难,患者年仅27岁,功能需求较高,无法接受全肘关节置换。而肱骨远端和尺骨鹰嘴双侧关节软骨的缺失,也不适合行间隔式关节…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7版)》隆重出版,手外科全新“金标准”教材来了!

    《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7版)》隆重出版,手外科全新“金标准”教材来了!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04.13/积水潭医院有了瘢痕治疗中心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新书推荐】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教授团队倾力打造《 髋关节翻修手术笔记 》

    【新书推荐】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教授团队倾力打造《 髋关节翻修手术笔记 》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多种技术联合运用 血管外科为老年患者解决全身多处血管病变

    70多岁的患者王老先生,最近被逐渐加重的老毛病折磨得够呛,吃饭“胃痛”、站立“头痛”、行走“腿痛”,曾在北京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一直没有明确真正的病因。十多年前因脑梗留下的后遗症现在也加重了,一步三晃,三步一歇,王老自我评价为“风烛残年、生无可恋”。这一天下午,因为腹部剧烈疼痛的王老被家属推着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急诊。 急诊科医生迅速对王老的全身状态进行了评估,并完善了辅助检查,明确内脏动脉血管闭塞是主要的病因。急诊科、放射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血管外科医生讨论后一致认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都是完全闭塞,通常情况下即使有一条血管通畅,侧枝也能够部分代偿,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肠道缺血。鉴于王老病情较重,为保障其生命安全,由血管外科收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治疗。 长期的餐后腹痛,使王老对进食饮水产生了恐惧感,来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和脱水的表现,身高1米80体重却不到60公斤。入院后,血管外科医生使用扩血管、改善循环、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的腹痛症状和精神状态迅速改善,陆…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折叠”20年 这个春天他挺起了脊梁

    青春才几年,“折叠”就20年。12岁那年, 陈益民(化名)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轻则身体部位疼痛,行动不便,重则身体完全变形,整个脊柱与下肢折叠,无法挺直腰背,只能佝偻着生活。报道显示,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1%-1.4%,好发于年轻男性。目前,我国约有3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很不幸,陈益民就是千分之一概率中的一员。 ▲术前,无法挺直腰背的陈益民命运突然的转弯,给了他重重一击。现实的窘境,也让治疗变得遥遥无期。手术治疗需要一大笔钱,陈益民家庭并不富裕,家庭开支全靠父亲一人早年给村里水泥厂装卸水泥为生。后来水泥厂倒闭了,父亲就跟老乡们到处去打零工,收入微薄。陈益民的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发展成接近折叠的严重脊柱后凸畸形。他看不到我们轻而易举就能仰视的天空,看不到属于他的诗和远方。他的视野只剩下折叠后看到的自己足部和腿部的仅有空间,更无法看到别人的眼睛,无法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情绪崩溃时,陈益民会独自一人跑到山上大哭,哭生活的无望,哭命运的不公。无数次哭过、不甘过、绝望过,最终只能…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百岁老人归家记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及人群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百岁老人也超过了以往。高龄老年人具有全身机能退化、免疫力下降的特点,尤其是老老年患者,即便普通的感冒稍有延误都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造成预料不到的严重事件。所以,每次接诊百岁老人大家都得紧绷神经,像看护婴幼儿一样全方位照料,时刻不能松懈。 不久前,老年医学科第二病房收治了一位101岁老人。老奶奶在入院前5天出现了咳嗽发热,并快速进展为纳差、不能进食、呼之不应,来院时处于高热、昏迷、情况危急。 入院后老年医学科副主任田巍、关望副主任医师、蔡濛副主任医师、原源副主任医师、范斌副主任医师、张保振博士以及张静护士长组织了强有力的医疗护理团队投入了积极的抢救之中。快速准确地判断与处理,给予了老人心电监护、呼吸支持、各种管路留置并进行了相关检查。随后结果显示老人处于病危状态:炎症指标极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极低,血肌酐严重升高,严重高血钠,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成功开展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3月30日,我院心内科在刘巍主任的带领下,范军主任医师及兰永昊主治医师成功为多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实施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老刘是一位老年男性,有十余年的肥厚型心肌病病史,近两年进展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同时伴有喘憋、胸痛等症状。患者还合并有冠心病,曾就诊多家专科医院,针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并植入支架,但对肥厚型心肌病仅使用药物治疗。近期患者再次出现胸痛表现,为寻求帮助到我院心内科就诊。超声心动检查提示,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壁中下段异常增厚,回声欠均匀,最厚处约20mm,导致左室心腔中段变窄,最窄处5mm,流速最快3.8m/s。入院后,心内科范军主任医师积极为患者明确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显示血管无严重狭窄及进展,考虑症状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相关,决定采用化学消融的办法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手术干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后,范军医师通过OTW球囊扩张导管,将无水酒精精准注入到间隔支中,使室间隔形成可控程度的心肌梗塞。 手术后,患者左室压力与主动脉窦部压力阶差由术前的70mmHg降至5mmHg,流出道…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新龙泽院区南十二病房:不辜负性命相托的信任

    初闻黄奶奶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妇产科吕青青医生跟我说有位87岁的奶奶诊断为“盆腔肿物”,是个大手术,让我们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老人的术后护理工作很艰巨。但两天后的早上,吕青青医生说黄奶奶暂时不能手术了,她目前正在急诊抢救...... 原来,当黄奶奶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觉得生活无望,选择了吞服安眠药。幸亏抢救及时才化险为夷。两周后,黄奶奶身体各项指标平稳,办理了住院。 照顾黄奶奶成了南十二病房所有护士的“头等大事”。每天床边交接患者,大家都会格外小心,就算在卫生间也会彼此交代两句。其实,更让大家担心的是黄奶奶的心理问题,我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与她沟通,事无巨细地关心她在医院的吃喝和睡眠,有空时也会和奶奶唠唠家常。慢慢地,黄奶奶的心情逐渐好转。 一天在给她发药时,她含泪吐露了心声:“我家老头瘫痪几十年了,我年龄大了,又得了这个病(可能是恶性),不想拖累孩子,老头跟我商量了半年,说我们俩走了,孩子能好过点,就做了错事,现在想想,我们要这么走了,让孩子怎么做人呀!”从那以后,只要我们一进病房,奶奶就拉着我们的手说…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和急诊科成功抢救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放射科CT增强检查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碘造影剂过敏是CT增强的最大威胁,大家时刻保持警觉。 上午10时,突然,一个刚刚完成增强CT检查的患者李女士起身对巡视的医务人员说:“大夫,我头晕,我眼睛也看不见了……”话音未落,便晕倒在地。放射科护士刘红英眼疾手快,立刻搀扶患者到抢救床上。此时,患者呼之不应,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在简单评估之后,刘红英判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放射科当即启动了应急抢救预案,1分钟内,放射科医生和护士一起按照对比剂过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1毫克肾上腺素肌肉注射,高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后,复测患者的血压开始有所回升,但波动较大。2分钟后,再次肌肉注射0.5毫克肾上腺素。放射科主任程晓光闻讯赶来,协调抢救。门诊部与内科院总的医生也都赶到了现场,评估患者情况好转后,将其迅速转运至急诊内科继续救治。 急诊内科医生沉着冷静,全力抢救,病人的血压慢慢恢复正常,病情趋于平稳,脱离了危险,并于第2天出院。 温馨提示 ● 计划接受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一…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中国麻醉周】从“不痛不动”到“麻醉治疗”——麻醉学的前世今生

    在“2022中国麻醉周”到来之际,为了学科健康发展和为人民群众做好麻醉科普的需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联合决定,共同举办2022年度“中国麻醉周”活动,时间从2022年3月28日至4月3日。今年主题定为“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无我,手术曾经痛苦难耐;有我,安全无痛得以保障”。 其实医学的演进与社会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密切相关。虽然人们很早就开始做一些复杂的手术,如截肢术、睾丸切除术等,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减轻疼痛的知识和措施。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描述过鸦片的镇痛作用,但却没有被应用于术中。直到在中世纪,曾经有人使用浸有各种止痛或催眠药物的海绵(如鸦片、莨菪碱类)给病人吸入或吸吮,可引起长时间的睡眠从而实施手术,尽管安全性,有效性都极不确定,要么无效患者依旧痛不欲生,要么“一醉不起”,手术未做患者就没了性命。同样,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过麻醉的传说和记载,公元2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相关史书记…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影响发育这件事,“小呼噜”要背锅

    儿童生长发育专病门诊常常遇到这样的对话:鼾症,是指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分贝以上(相当于大声说话的音量),妨碍正常气体交换的现象,是睡眠期间上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引起儿童鼾症的原因多种多样。急性病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会引发鼻黏膜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导致暂时性鼻塞、打鼾,通常病情痊愈后打鼾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一般不会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慢性病因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则可能引起儿童长期睡眠障碍。睡眠期间频繁打鼾、张口呼吸,甚至伴有呼吸暂停、反复憋醒,我们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由此导致慢性缺氧,可能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并发症,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要明确鼾症的病因与严重程度,首先需要带孩子到耳鼻喉科行纤维鼻咽镜学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慢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情况。另外还需要做一个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它是目前诊断睡眠呼吸疾病的标准方法,通过对夜间睡眠状态下多项指标的连续监测,能够了解鼾…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 ... 2223242526 ... 36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