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抗击疫情 科普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众佩戴口罩指引(3.0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订本指引。本指引仅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一、口罩分类及标准依据
1.名称: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标准依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2.名称:医用外科口罩
标准依据:《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3.名称:医用防护口罩
标准依据:《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
4.名称: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包括公众俗称的N95口罩)
标准依据:《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二、口罩适用范围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
(二)医用外科口罩
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
(三)医用防护口罩
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四)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包括公众俗称的N95口罩)
适用于防各类颗粒物,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三、佩戴口罩场景指引
(一)室外环境
在建筑工地、野外郊游等室外环境工作或活动的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职业防护例外)。但以下人员除外:参加演唱会、大型赛事等集会的人员,在商业街等室外公共场所可能与他人密切接触的人员,交警、公路稽查等执法人员,公交车站引导员等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关人员。
室外环境下需要戴口罩时,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二)室内环境
1.家庭环境
家中无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
家中有密切接触者时请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引》。
个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与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员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强烈建议护理老人、婴幼儿和长期卧床不起病人的护理人员,在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暂停护理;必须护理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保持手卫生。
2.工作环境
处于单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
处于多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办公环境宽松、通风良好,且彼此间确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集体住宿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高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集体单位外来务工人员防控指引》等指引落实相关措施后,相关人员可不用佩戴口罩。
4.医疗机构就诊
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均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与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
因其他疾病去医疗机构的其他门诊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并尽量与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
5.其他场所
公众处于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密闭小环境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四、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佩戴方法
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金属条在上。先将耳挂挂于双耳,再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向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直至全部遮盖口鼻处。
五、佩戴口罩的其他建议
1.公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佩戴口罩时,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在弄湿或弄脏时应及时更换。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废弃后不要随地乱扔,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
4.在佩戴口罩前和摘除口罩后应注意手卫生。
5.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视情选用。
6.口罩短缺时,应优先给有呼吸道症状的人使用。
发布时间:2020-02-18
文章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