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医学丨是在治愈患儿,更是在治愈自己 已有 人浏览
正式成为一名儿童骨科护士至今,我已经在这个专业经历了19个春夏秋冬。从最初的每天学习各种操作,进行各种考试,到熟练地为各位小可爱们“一针见血”地进行抽血输液,认真地指导学生们进行各种专业操作,讲解儿骨五花八门的疾病......每一步的成长,无不是在履行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职责和诺言,而每一分的进步,也离不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带给我的治愈力量。孩子们的笑脸就像小太阳,散发着光芒,温暖着我,也时刻提醒着我,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者。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我例行为新来的患儿办理住院手续,一位妈妈带着个皮肤白净的小姑娘走了过来。小姑娘紧紧地拉着妈妈,一步也不肯离开。我看了下住院条,孩子8岁,诊断是跟骨病变待查。在收入院的过程中,或许是因为对儿科病房环境陌生,妈妈表现出了烦躁,小姑娘没有说一句话。由于后边还有很多患儿在等待办理住院手续,我并没有太在意,把她们带到病房宣教后就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小姑娘一直躺着,不肯起来,也不肯说话,妈妈依旧很烦躁。“不太好沟通啊!”我心里想,但作为责任护士又确实想…
2023-07-31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一次感同身受的急诊手术 已有 人浏览
是作为医生的责任感,是来自患者家属的共情感,两种感受交织让我对这个急诊手术印象深刻......“叮铃铃……”诊室内电话骤然响起,正在出门诊的我第一反应便是急诊有患者需要处理,赶紧接起。“喂,泌外大夫,外院转过来一个结石肾绞痛的孕妇。”急诊分诊台护士将分诊指令传达给我。“好,让她直接来泌外门诊。”一听是孕妇,我立刻提高警觉,生怕耽误一分一秒。不一会,一位挺着大肚子、双手扶着两侧后腰部的年轻女性走进诊室。她呼吸略显急促,嘴里发出“嘶嘶”的声音,是剧烈的肾绞痛在作祟。我心中大概有了判断,示意她坐下,询问道:“妊娠几周了,这次疼了多久?”“32周了,1天前突然出现腰痛,现在疼得难以忍受。”她强忍着痛感回复道,并将外院的泌尿系统超声报告递给我看。报告显示她右侧输尿管上段有一枚大小约1.3cm的结石,右肾积水。结石较大,自行排出体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距离生产还有近2个月的时间,如果这次保守治疗,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剧烈的肾绞痛,甚至会面临泌尿系感染的巨大风险。“如果很疼,可以打一针解痉挛的针。”她迟疑了一下,说:“先不…
2023-07-28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熟悉又陌生的“老患者” 已有 人浏览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见到付大爷了,他来院的次数太多,模糊了具体的记忆。但我依稀记得,最近一次见到付大爷是今年5月份。今天,当我再次为他办理入院手续时,我不禁感到了些许恍惚。这还是我印象中的付大爷吗?消瘦的面庞,步态缓慢,说话无力,令人心疼。付大爷对入院流程了如指掌,减少了我的反复叮嘱,但我还是想和他多聊聊,了解他的近况。从对话中,我了解到付大爷抗癌多年,身体每况愈下,情绪也因此低落,甚至有些自暴自弃。那个曾经健谈、积极配合治疗、与病友相处融洽的老人,现如今只是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作为他的护理人员,这一切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内心充满了苦涩。为了鼓励付大爷,护理团队决定从细微之处入手。每天早上晨交班时,护士长会详细询问付大爷的身体状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会为付大爷倒上一杯温水,并遵照医嘱为他进行相应照护;得知小孙女是付大爷的“掌中宝”,我们会在闲暇时主动与付大爷聊起他的小孙女,听他讲述那些童真有趣的琐事,谈及孙女的付大爷眼神充满了宠溺和甜蜜。随着交谈的次数增多,付大爷渐…
2023-07-13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两次介入手术只为恢复你往日的容颜 已有 人浏览
在患尿毒症之前,许女士身材高挑、容貌出众。2022年,她的肾病迅速恶化,发展成为尿毒症,需要马上透析治疗。我院肾内科为许女士进行了紧急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手术,由于尿毒症引起的心衰十分严重,导致插管过程很不顺利。肾内科主任张东亮得知消息后及时赶到,完成了插管操作,并在医护共同协作下完成了急诊透析治疗。自此以后,许女士又经历了多次的“不顺利”,导管打折、位置不佳、导管血栓形成、内瘘血管手术失败、内瘘血管血栓形成、内瘘血管修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新情况,短短1年里,许女士好像经历了透析通路相关的所有并发症。令人钦佩的是,面对这些磨难她从不抱怨,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优雅的举止,每次都会对医务人员道一声:“您辛苦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在医护的悉心呵护下,许女士透析充分了、血色素恢复了、营养改善了,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我感觉自己都胖了,状态越来越好。”正当大家都在为许女士的康复感到欣慰时,20多天前,许女士出现面部肿胀,声音沙哑的症状,由于当时正值流感发病高峰期,以为得了甲流,并没有在意。没过几天,…
2023-06-26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姗姗来迟的“大头”老张,医护却加班为他手术 已有 人浏览
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肾友,每位“肾友”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可能过度焦虑,活得小心翼翼;可能要接送孩子、洗衣、做饭,要照顾家里卧床十年的老伴,被生活琐事所牵绊;亦或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却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周一一大早,我就接到病房医生的电话:“付医生,有时间来病房看一下老张,他刚办好住院,头胀得厉害,想尽快手术。”“好的,马上!”放下电话,我便推起超声机往病房去,心里嘀咕着“可算来了……”老张是我们血液透析中心的“常客”,因放置起搏器、颈内静脉反复插管等因素,出现上腔静脉狭窄,颜面及上肢肿胀,曾多次行中心静脉球囊扩张治疗。3个月前,他就已经出现了颜面肿胀的症状,血管通路组及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反复叮嘱、劝导他进行复查并治疗,但他一直拖延。病房医生早已为他留好床位,可老张再次临时反悔,生生又拖了半个月。“不过老张平时吃药治疗依从性很好,也许这次有什么特殊情况呢?”这么想着,我进了病房。坐在病床上的老张脸胀得紫红,头也大了两圈,于是我忍不住把不满倒了出来:“您…
2023-06-13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您的不舍,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 已有 人浏览
每一位透析患者都会经历心理的四个阶段,即悲观、绝望期,“蜜月”期,沮丧、平衡期,适应期。帮助患者平稳的度过这四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针对“肾友”的心理变化主动出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第一次见到陈叔叔时,他像一具行走的躯壳,对外界漠然、郁郁寡欢、不修边幅,好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热爱。陈叔叔年轻时是一名人民警察,现在的他是一位尿毒症透析患者。曾经,他爱好游山玩水,而现在只能“蜗居”在医院和家。这巨大的落差,加上对透析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使陈叔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变得沉默寡言。刚来医院时,陈叔叔从不主动说话,我们就主动与他沟通,他不愿走动,我们就鼓励他多出去走走。每一位护士每天都会在空闲时间和陈叔叔沟通交流,谈一谈透析后注意的事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叔叔平稳度过了透析患者的四个心理阶段。如今的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希望,会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头发,脸上也泛起了笑容,性格慢慢开朗起来,愿意主动与人交谈。前两天陈叔…
2023-06-07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丨爱笑的“艺术家” 已有 人浏览
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如往常一样来到新龙泽院区上班,这个已经运行了近两年的新院区,依然是崭新中带着平和的秩序,似乎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态也会变得宁静。新龙泽院区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新,院区是新的,诊室是新的,患者是新的,好像患者得的病也很新奇。这天上午,门诊的患者不算多,呼吸科打来电话,说他们病房有一位患者是因为发热、关节痛、皮疹入院的,诊断还不是很明确,高度怀疑是成人斯蒂尔病,但患者坚决拒绝激素治疗,想吃中药看看,就请了个中医科会诊,希望我帮忙看一眼。我痛快地答应了,毕竟这个病在中医科门诊比较少见,患者能同意使用纯中药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刚挂下电话,便听到了敲门声,进来了一个瘦瘦的姑娘,病号服在她身上显得有些过于宽大,她戴着口罩,高鼻深目,只露出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会变得弯弯的,即使口罩挡住了嘴的弧度,也能让人看一眼就知道她是个爱笑的姑娘。原来这就是刚才电话中提到的患者小南。这一见面,我也知道了她为什么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每一个爱美的女生都不希望自己变成传说中的库欣综合征——“满月脸、…
2023-05-08 查看详情信息 -
叙事医学工作坊——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已有 人浏览
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医生丽塔·卡蓉(Rita Charon)首先提出了“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这个概念。所谓叙事医学,是指:具备叙事能力以及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复杂叙事情境理解力的医学实践活动。简言之,它训练医生如何见证患者的苦难,能将疾病的全貌娓娓道来。叙事医学病历,又称“平行病历”或“影子病历”。医生在书写临床标准病历之外,还要用非技术性语言书写病人的疾苦和体验,类似于“临床札记”。叙事医学/为人文医院建设插上翅膀3月8日下午,医务部联合护理部开展了2023年第一季度叙事医学工作坊的活动,希望在人文医院的建设中,能够通过平行病历的书写和叙事医学工作的开展,在医护人员的心中种下人文关怀的理念。活动邀请了党办主任王英、医患办主任刘诗卉、团委副书记果爽出席,还特别邀请了院党委副书记吴国安、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陈伟、医务部主任鱼锋、创伤骨科主任助理查晔军、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关岚和泌尿外科满立波主任医师作为专家对现场医护人员分享的平行病历做点评。活动由医务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汪蓓主持。工作坊现场…
2023-03-09 查看详情信息 -
医学人文丨做患者生命中的温暖阳光 已有 人浏览
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内心,将医疗护理工作温润成一缕阳光,驱散患者心里的阴霾,我们一直在路上。——肾内科护理团队近日,59岁的王先生(化名)和家属将一面印有“医术精湛疗病患,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肾内科医护人员手中,向科室全体医护表达感激之情。三个月前,王先生因“食量减少、恶心、胸闷喘憋”到肾内科就诊。住院后,肾内科主任张东亮团队结合检查结果及查房反馈,诊断其为急性肾衰竭,并确定了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这一决定让本就焦虑的王先生心情更加沉重,由于此前从未接触过血液透析,他认为一旦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将会伴其一生。望着王先生的落寞背影,医护人员心里五味杂陈。通过交谈得知,王先生原以为恶心、食欲不振只是消化不良,为此还尝试过其他治疗方式,但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甚至现在要进行透析治疗,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医护的责任不仅在于治疗,更在于与患者建立信任。在了解了王先生的心情后,护士们耐心地为他讲解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及预后,并以收治的患者为例,告诉他会有脱离血液透析的机会。此…
2023-07-26 查看详情信息 -
医学人文丨求医路漫漫,幸好有你们 已有 人浏览
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牧民寇师傅(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多年的病痛会得到了控制和缓解,他又可以正常生活了.......寇师傅以养牛为生,31年前出现腰背痛,这给每日准备饲草、给牛喂料以及清扫牛舍等常规工作增加了难度。于是,寇师傅去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后又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虽然寇师傅依从性很好,遵医嘱按时服药、复诊,但此后他依旧被腰背痛的症状反复折磨。16年前,腰背部的疼痛比之前更加严重,出现了夜间翻身困难,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慢慢的,双髋部也开始出现疼痛、跛行。之后,寇师傅站立行走困难,以至于需坐轮椅出行,这对于以养牛为生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朋友的介绍下,寇师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就诊。脊柱外科医生经过诊断后,建议他到风湿免疫科诊治更为对症。医生的一句话让寇师傅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2008年3月,他第一次到风湿免疫科住院诊治,很快就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医生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2008年到2023年,寇师傅遵照医嘱,按时吃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
2023-07-20 查看详情信息 -
医学人文丨惊心动魄!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贯… 已有 人浏览
今年6月的一天,一名高处坠落伤的年轻男子被120紧急送往我院急诊,该患者在工地干活期间不慎坠入4米左右深坑,深坑中恰有钢筋立于其中,钢筋贯穿会阴及右侧大腿根部......患者抵达医院后,创伤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医生立即查看伤情,普外科接诊医生刘亚奇按照创伤高级生命支持的ABCDE标准流程仔细检查患者,同时充分暴露伤处,遵循CRASHPLAN(创伤现场检查)顺序评估患者。考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与医生对答如流,于是急诊完善头颅CT,胸部CT,全腹部CT平扫。在完成了一系列检查,医务部紧急召开多学科会诊及讨论。医生初步考虑患者可能存在直肠及泌尿系统损伤。由于患者伤情严重且复杂,刘亚奇迅速联系普外科主任柏楠、李文东主任医师、胡琳副主任医师。医生仔细询问患者受伤经过及阅片后进一步诊断,患者可能存在下段直肠损伤不除外并伴有膀胱及尿道损伤,需要尽快手术。普外科一线医生协调泌尿外科、手术室、输血科,为患者创造手术条件。随后,李文东主任医师、胡琳副主任医师、张军主治医师及泌尿外科刘宁主任医师、周宁副主任医师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手…
2023-07-12 查看详情信息 -
人文建设丨叙事医学工作坊——讲述患者背后的故事 已有 人浏览
为传播人文理念、培养人文素养、倡导人文服务,6月28日下午,医务部联合护理部、急诊科开展了2023年第二季度叙事医学工作坊活动。活动邀请了院团委书记王含、副书记果爽,医患办主任刘诗卉、门诊部主任助理赵海涛,门诊部挂职副主任、手外科武竞衡副主任医师参加。急诊科、烧伤科、小儿骨科的医护人员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书写的平行病历,与会人员就平行病历及叙事医学在临床的实践意义展开了深入讨论。叙事医学为人文医院建设插上翅膀急诊科赵斌主任医师作为叙事医学的推动者,讲述了叙事医学概念近十余年来在我国生根发芽、快速发展的历程;阐述了平行病历在叙事医学在临床落地实践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以发展、辩证的眼光描绘了平行病历未来的多样性形式,充分肯定了护理工作者在平行病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急诊科护士张欣欣分享了平行病历“急诊宝宝、人情味儿”。讲述了一名车祸导致脊髓损伤截瘫的青年男子皮肤反复压疮感染与母亲相依为命、四处求医的不幸经历。患者母亲对与孩子同龄的护士们“宝宝”般的称呼以及为儿子求医问药的决心让同为母亲的张欣欣产生了强烈共…
2023-06-30 查看详情信息 -
医学人文丨这面锦旗,是泌尿外科团队的真实写照 已有 人浏览
近日,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泌尿外科诊室向王建伟主任医师和鲍正清主治医师送上锦旗以表达感谢。时间回到半个月前的一天,张先生忍受着疼痛辗转了多家医院,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凌晨2点的急诊依旧忙碌,“医生,我快疼死了!”张先生一手捂着“下面”,一手递给了当时正在值班的鲍正清一张超声报告。报告上写着:右侧睾丸破裂不除外,右侧睾丸鞘膜积液。“晚上9点,我在家里陪孩子用简易的单杠健身,一不小心就受伤了。”“快躺下,我看看。”查体后鲍正清考虑,患者是闭合性外伤性右侧睾丸破裂,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在请示二线医生王建伟后,鲍正清迅速联系病房,加床将患者收治入院。紧急完成必要的术前准备,王建伟和鲍正清快速进入手术状态,探查阴囊,进行右侧睾丸破裂修补术,经过两个小时的精雕细琢,手术顺利完成。张先生术后恢复良好,症状即刻得到了缓解,康复出院。“危机时刻急病人所急,从容不迫显医术高超”是对泌尿外科团队医德医术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更是泌尿外科团队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真实写照。科普微课堂为什么会发生睾丸…
2023-06-29 查看详情信息 -
医学人文丨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团队紧急破解“关键”之痛,成… 已有 人浏览
疼痛无小事,关乎生命要重视。前段时间,生死时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室上演,泌尿外科团队成功挽救了一位阴茎坏死患者。“一个患者‘下面’疼,你们赶紧来看看吧!”泌尿外科主管会诊的朱晓斐医生接到了来自普外科医师的紧急电话。朱晓斐立即赶到病房,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患者张先生赶紧拉上隔帘,非常害羞地掀起被子漏出一个小缝,苦恼地说:“大夫,我的‘小兄弟’疼的厉害,这可咋办啊?”经过详细了解得知,这位结肠癌患者刚刚入院,入院前三四天阴茎就已出现疼痛,但为了不耽误结肠癌的治疗,忽略了这个“小问题”。现在患处痛感愈发难以忍受,且硬度也明显增加,皮肤表面呈暗色。朱晓斐赶快把患者的情况汇报给科室副主任李贵忠,他认为患者的阴茎硬度异常很可能与结肠癌疾病进展有关联,建议患者手术探查。而张先生却还想再观察看看。于是,泌尿外科与普外科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由普外科医生每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情况随时联系。时间一天天过去,普外科医生发现张先生的疼痛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而表面皮肤也从暗红变成了黑紫,于是再次请泌尿外科急会诊。恰巧…
2023-06-08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