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 与“帕”共舞
自1997年以来,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以此纪念最早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2021年4月11日,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帕金森病心理健康关怀与支持(Mental health in Parkinson’s and Parkons’s Care and Support), 旨在呼吁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关怀与支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遂龄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2%,85岁以上为3~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与全球患病率水平相近。
帕金森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表现为进行性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此外,还可以伴有大量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等。有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等)可早于帕金森病数年甚至十余年发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征象。随着病程的进展,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疾病后期常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药物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异动症等。疾病晚期患者常因平衡障碍,跌倒,冻结步态,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甚至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残疾,但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
及早识别帕金森病,及早进行药物干扰,及早预防运动并发症,并兼顾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将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进展,全面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并不罕见,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百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可能成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面对帕金森病,无论时患者本人还是其家属,都需要更科学更乐观地看待帕金森病,抗“帕”不怕,与“帕”共舞,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专长: 脑血管病、脑梗塞、帕金森病、震颤
出诊时间:回龙观院区周五全天
上一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孙成栋任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下一篇: 【积医科普】远离痛风,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