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医疗服务】优化流程 改善服务 消化科推出多项新举措满足患者内镜检查需求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早期发现胃癌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缺乏症状,大多于机会性检查时发现,因此筛查成为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院回龙观院区消化科患者就诊量逐渐增加,患者的内镜检查需求逐年增加,消化科也逐步开展了早期胃癌筛查的实践和探索。消化科实施了基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胃镜二步法”筛查的策略,对就诊患者进行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相关知识宣教,运用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方法进行胃癌初筛,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是否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情况、是否患有胃癌前疾病、是否存在胃癌其他高位因素、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联合检测等。经初筛后对高危人群进行胃镜精查,提高早期胃癌筛查率,做到早诊早治。确诊早期胃癌患者,予患者内镜下手术治疗,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创伤和医疗费用支出。
在结直肠癌防治方面,消化科在常规开展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筛查及内镜下治疗基础上,参与了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并且在去年开展了粪便DNA检测技术,通过检测患者大便中的脱落细胞基因突变,来筛查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精查、超声肠镜等检查,提高早期结肠癌诊治率。在既往工作基础上,消化科今年牵头开展了由北京市卫健委立项的“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推广项目”,该项目惠及全市6个区县、数百万常驻人口,为结肠癌筛查的推广、推进本市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镜是发现早癌的利器,消化科根据患者不同需求开展了普通内镜、清醒镇静内镜、全麻内镜及胶囊内镜,提高患者内镜检查的舒适度,同时开展了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及内镜下染色技术进行早癌筛查、消化道息肉电切术、早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2020年举国上下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满足内镜中心日常的内镜检查及诊疗工作,这无疑对每一个内镜人都是极大的挑战。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消化科暂停了已预约好的患者检查,对每个患者都电话通知并予以解释,取得了理解。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消化科在蓝宇主任和内镜中心护士长领导下,及时梳理筛查流程,恢复内镜常规诊疗工作,起初由门诊大夫和内镜医师负责已预约检查患者筛查工作(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行程码查询、血常规、核酸、胸部CT等),但由于门诊常规就诊患者和内镜检查患者较多,筛查患者往往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筛查,且人员集中容易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消化科又及时梳理、简化筛查流程,消化科医师进行排班,每日固定时间段由专人负责已预约内镜检查患者筛查工作,并给患者发放筛查排序号,有序分散筛查,既避免了患者集中筛查,人员密集增加的感染风险,又能让患者快速完成筛查,避免耽误较长时间。对于老年患者扫码困难又没有家属陪同情况,筛查医师通常会耐心帮助患者扫码查询及填写筛查表。对年龄大于75岁患者,预约内镜检查提前,并且在检查日优先安排内镜检查,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为了缩短内镜预约时间,提高胃肠镜周转速度,消化科医师及内镜护士通力合作,加班加点,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时间,将普通内镜预约时间从3-6月缩短至1月内。同时为了解决上班族工作日没时间检查问题,消化科开设了夜间专家特需门诊,特需胃肠镜检查快速筛查、快速预约通道,让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就诊和检查。为了更大程度满足患者内镜检查需求,消化科未来预计开展夜间和周末胃肠镜检查项目,届时患者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空余时间预约来院进行胃肠镜检查。
消化科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消化科主任 蓝宇
在诊治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危急重症的抢救技能,能熟练地通过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精通各种胃肠动力检测方法,是消化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对糖尿病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等胃肠动力障碍相关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在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诊治、抗血小板药物及NSAIDs相关胃肠粘膜损伤及消化道出血相关研究、胃癌早期筛查及内镜下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管理、小肠细菌过度繁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微生态与结肠肿瘤相关性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
特需门诊: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每周一17点—19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