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解决“小关节”的“大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围肘关节系列技术成果”签约转化
4月15日上午,2023积水潭骨科新进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该论坛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带领的肘关节团队与北京爱康医疗集团进行了“围肘关节系列技术成果转化”,转化金额1000万。
20多年前,蒋协远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基础上,开始对肘部损伤与疾患进行研究,成立了肘关节专业组,培养了一个肘关节专业梯队,每年手术治疗一两千例肘关节复杂疾病患者。肘关节创伤与疾患,是一个“小关节、大问题”,创伤后极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不稳定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
有这样一位车祸伤患者让蒋协远印象深刻。描述下他当时手臂受伤的情况,和辗转求医的情况,连一个拿筷子的动作都做不好,生活质量很低。肘关节创伤与疾患,看似是一个“小关节”,实际上是个“大问题”。上肢对人体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理解,一旦受伤,就极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不稳定等并发症。胳膊不能弯曲、旋转,会直接影响正常生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
过去遇到这种问题,年老的可以考虑进行人工全肘关节置换,这种是牺牲了力量来改善一定的关节活动,患者持续持重要求不超过1Kg。而如果是年轻的病人,医生会考虑进行关节融合,固定到一个功能最大的角度,牺牲关节活动来恢复力量。或者如果只有肱骨远端关节面破坏的病人,可以取腹部真皮等间隔物来代替关节面,恢复一部分活动,但如果尺骨近端的关节面都不存在,单纯做间隔成形也不是特别合适了。
为了解决这类患者的病痛,蒋协远团队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报道。于是,他们决定设计一种新的术式。
蒋协远院长(右)在手术中
从想法的提出到假体设计,再到假体的生产改进,这其中最难的部分,是如何维持假体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恢复关节的活动。只有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条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
通过和工程师沟通,经过一到两个月的不断改良,蒋协远团队设计了假体的骨长入、侧方螺钉固定等方式来解决假体的稳定性,同时保留或修复韧带来维持关节稳定性,通过关节松解来改善关节活动。每一次至臻至善的设计,给患者带来的是功能的恢复,是生活的希望。去年,蒋协远团队终于成功为这位因为车祸导致肱骨远端关节面破坏和融合的患者进行了肱骨远端表面置换假体的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当得知肘关节的大部分功能得到恢复、可以正常干农活时,他和家人激动的神情蒋协远至今难忘。
团队设计的各种类型假体
通过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和不断努力,蒋协远团队建立了适合国人的肘关节僵硬治疗模式,率先在国内开展肘关节置换术,率先提出三维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肘关节旋转中心轴定位方案,完成世界首例肘关节双平面导航机器人手术和三维导航机器人手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在20余年对肘关节各种创伤和疾患的研究过程中,蒋协远教授带领团队申请了一系列相关专利,涉及肘关节外架、导向器、机器人、全系列的肘关节置换产品,包括表面置换、半肘置换和各种类型的全肘假体等。
本次成果转化是围绕肘关节临床诊疗难题,开展的一系列假体开发、数字化技术开发,同时应用了3D打印骨缺损、骨填充、骨整形及部分关节面置换系统,该系列成果填补了多项肘关节领域内空白,已开始进行产品量产化和定制等工作。
北京积水潭医院一直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未来将以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为平台,积极探索成果转化工作的体制机制,搭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推进骨科医学创新贡献力量。
供稿丨查晔军
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审核丨靳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