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News report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积医科普丨忍无可忍,令人尴尬的尿失禁又来了……

点击数 字体:

近日,刚过70岁的李女士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向接诊的刘振华医生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平素体健的自己喜欢旅游,但这两年出现的“漏尿”阻碍了出游的脚步,平时咳嗽、打喷嚏甚至大笑都会出现上述尴尬的情况,不得不一直垫尿不湿或卫生巾,严重时身上还会出现异味,影响了社交生活。

其实,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常见于中年女性,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腹部压力增高时出现的不自主尿液漏出的现象,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研究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则高达28%,对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被称为“社交癌”。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很多女性朋友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关注不够,导致了延误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60岁以上的发病率可高达38%。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肌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

生育因素:婴儿经产道分娩时,对阴道、膀胱及尿道造成很大压力,神经和肌肉极度延展,发生损伤的机会增加,最终导致尿控能力的下降。

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

长期腹压增高:常见于肥胖、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久站立等人群中。肥胖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显著增高,体重减轻与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和缓解相关,减肥后的患者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50%

如何自查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的严重程度

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时偶发尿失禁,无需使用尿垫。

中度:腹压增加及站立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式

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

生活方式干预: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每位患者都应当做好相关教育,此外,戒烟戒酒、预防便秘,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盆底肌训练:是指南高度推荐的保守治疗项目,既是治疗手段也是预防所需。早在分娩前就应该开始训练,并作为产后康复项目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要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训练的方法是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或更长时间。对于不能长期坚持的患者还可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增强疗效。

对于中-重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采取手术的治疗方式:

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和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术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无明显手术瘢痕,长期效果理想,能够帮助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尽早摆脱痛苦。

事实上,李女士的症状已发生长达七年之久,一直拖到不能忍受才来就诊。结合症状和辅助检查,李女士被安排住进了泌尿外科病房,并由王建伟主任医师为其实施了尿道中段悬吊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拔除尿管后,李女士惊奇地发现“漏尿”的现象消失了,“这下终于可以开怀大笑,继续我的旅途了!”

供稿丨泌尿外科 刘振华

编排丨于淼

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审核丨靳晓方


上一篇: 深学笃行丨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前进力量——教育处党支部前往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2023年端午节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