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今日冬至丨冬至阳来复 草木渐滋萌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一天,我国北方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风俗,“冬至大如年”,表达了人们对冬日温暖的渴望及对家人团聚的重视。
在中医学的角度,冬至也是养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节点。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冬至应讲究“冬藏”,意在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适度收敛,养精蓄锐,护阳益精,以待春生。
饮食宜“温”
在寒冷的冬至节气,应重视温补的重要性,预防寒邪对人体的损害。可通过性温、味甘的食物来达到补益阳气,滋养身体、增强体质抵御寒邪的效果。推荐食材包括羊肉、牛肉、红枣、栗子等,同时可适量添加生姜、肉桂、胡椒等辛温食物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
行动宜“缓”
冬至节气,寒地冻,阳气深藏,阴气大盛,万物生机潜藏,精气涵养。应坚持锻炼身体,动静结合,但也应注意活动不宜过于剧烈,尤其是平素就自汗、气短、畏寒等阳气虚弱的人,更应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活动。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防滑,避免摔倒,可进行慢走、八段锦等室内活动。
睡眠宜“足”
冬至昼短夜长,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适当晚起。在阳光充足时可外出活动,不做过于消耗体力的活动,防止阳气过度消耗。即《黄帝内经》所说的:“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穿衣宜“暖”
冬至时阳气马上要开始萌芽,注意保暖,保护阳气不受寒气所伤是冬至养生的重要环节。血得温则行,遇寒则易凝滞,因此,人体的气血运行会在冬季寒冷时节变得更加缓慢,若再为寒邪所伤,则周身气血更易发生堵塞。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等脂肪薄弱的地方,可佩带保暖用具,防止痹症的出现。
供稿丨中医科 王洋
编排丨于淼
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审核丨靳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