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 正文

【积医科普】冬至养生

发布时间:2021-12-21点击数 字体:

在中国的历法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古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相隔约15天,每一段就叫做节或气。居于月首的称为“节气”,月中的称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

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而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冬至和夏至,“至者极也”,冬至和夏至就是自然界气候出现“至阴至阳”的时间。冬至日,是阴阳二气转换之日,是“一九”的第一天,冬至以后,阳气渐生,阴气渐减,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

春秋时期,古人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日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周代以冬至为岁首,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因此,在汉代人们过“冬至节”来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就像十二时辰中的子时一样,代表着阳气逐渐生发,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冬至是阴气最盛之时,也就是寒气最盛之时。寒主收引,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活动在寒冷的时节均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现代医学认为,寒冷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粘度增加,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减慢,因此,容易引起血液瘀滞、血管梗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心梗、脑中风等。

同时,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寒热感觉受体的神经学家-- 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他们的研究说明寒和热不止是人体的主观感受,我们的细胞和神经也可以感受到,并做出相对的反应,从而改变机体的状态。

中医一直认为,自然界的各种邪气都会感染人体,引发疾病,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其中寒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那么,冬至时节中医是如何指导我们养生的呢?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大家普遍都认同冬至以后合理的进补在保养身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冬至是阳气刚刚萌芽的日子,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这样的吉日,给阳气发芽的力量,使它长大。冬季进补一般采用食补、药补相结合的方式,常用的滋补阳气类的中药有人参、鹿茸、黄芪、当归、枸杞、阿胶等,食补类有羊肉、牛肉、狗肉、核桃、龙眼、板栗等。不过,即使这些进补的药物食物对身体很有益处,但是也不可长期、大量的食用,尤其是我们冬季生活的环境一般是比较温暖的,多吃这些食物会让人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等滋补过度的“上火”症状。所以,建议同时配合一些甘凉养阴的药物食物一起食用,如山药、莲子、百合、薏米、梨、藕等,使得阴阳调和,寒热平衡。

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相传汉代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老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做“驱寒娇耳汤”的食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着做,也就是现在的饺子,冬至吃饺子也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习俗。

清 《本草从新》记载:“羊肉,甘、热,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通气发疮。”

所以,如果大家这一天想吃饺子的话,就可以选择羊肉馅的饺子来进补,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配合一些偏凉性的蔬菜一起吃,比如冬瓜、丝瓜、苦瓜、黄瓜、梨、藕、萝卜等。

冬至养生,除了“吃”,也不要忘了锻炼身体。冬至以后,气温下降,天气寒冷,尤其是早晚,温度常常在零度以下,建议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进行户外运动,不要“披星戴月”。遇到天气不好、雾霾、大风大雪的时候尽量别出去,在家里做做瑜伽、健身操、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也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俗话说,“冬天泡脚,补肾培元”,每天睡前舒舒服服地泡个脚,也对身心是一种极大的放松。

文丨中医科 刘洋

图丨网络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上一篇: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翟胜利主任药师荣获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

下一篇: 汲取智慧和力量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