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名人堂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手外科之父:王澍寰教授

发布时间:2022-02-14点击数 字体:

16年第3期 增刊_未命名_页面_2_图像_0007_400x537.jpg

王澍寰院士(1924-2013),北京人,生于1924年12月,卒于2013年10月8日,享年89岁。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手外科学家,中国手外科学的开拓者,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手外科奠基人

王澍寰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系。1948年,王澍寰读完了医学系的课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当时北平的中和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前身)外科实力很强,但那一年该院只需要2名实习生,在众多的申请者中,王澍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钟惠澜院长的面试。从此,王澍寰开始了外科医生的生涯,开始了他对理想、对事业的追求。

1958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了两名大面积烧伤病人。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在市领导的支持下,时任积水潭医院院长的孟继懋教授和创伤骨科郭子恒主任亲自点将,从协和、北大、人民医院调来了援助人员,其中最年轻的一名主治医师就是王澍寰。

当时王澍寰正在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看病,接到抢救任务的指示后,他二话没说立刻找到替班医生,直奔积水潭医院。从此,王澍寰就留在了积水潭医院,开始了创伤骨科的工作。

全心全意致力于手外科的研究

1959年,随着国内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外伤病人不断增加。孟院长经过认真分析和考证,做出了在积水潭医院建立手外科的决定。手外科主任需要一位通晓骨科、熟悉整形外科、能够吃苦、又要勇于进取的医生。这位人选毫无悬念地落在了王澍寰的肩上。

当时在国内找不到一本手外科杂志,更无处进修学习,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本美国1945年出版的《手部创伤的修复》。为了一个病例,他和科里同事经常是对照图谱、反复检查、仔细琢磨,书上找不到的病例,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王澍寰认为,手主要具有运动和感觉两大功能,要做好手外科手术,必须充分掌握手的功能奥秘,因此必须首先在功能解剖上下大功夫。其次是要学习手部各种组织的修复原则与技术。以这两项为基础,王澍寰对每一位患者检查、诊断、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用无创技术进行手术。他白天进行临床工作,晚上有时间就做手部解剖。

1964年,王澍寰、芦家泽终于完成了第一例兔耳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的实验研究,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例。同年5月又接活了一例小孩完全离断的手指,指动脉仅0.4mm直径,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例。当时没有手术显微镜,所有血管操作都是在2倍左右的“吴良材”放大眼镜下进行的。这两个世界第一来之不易,是王澍寰和手外科全体付出的全部心血。

桃李满天下 造福八方患者

王澍寰思维敏捷,在科研与临床第一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进取、勇开拓”精神,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许多科研思路经他指点而成为现实。

1978年,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专著问世。这部著作凝聚了王澍寰几十年的心血。时至今日,这部专著在中国手外科界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培训医生、造福患者,并且标志着我国手外科已经成熟,以高水平的学术内容推动了我国手外科事业的发展。

1982年,王澍寰出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在任的8年中,他非常注重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而且没有本院和外院之分,一视同仁。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只要那里的手外科同道需要,他都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无私的指导与帮助。在王澍寰的领导下,手外科学组经过10年的努力,1993年《手外科杂志》被批准为《中华手外科杂志》,纳入中华系列杂志。1994年手外科学组被批准成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王澍寰教授被推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手外科事业的繁荣昌盛凝聚了王澍寰院士的心血,也是他和以顾玉东院士为首的一批手外科专家与全国手外科工作者共同努力奋进取得的成绩。“苦心志、劳筋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摘取外科领域的桂冠”,这是王澍寰院士青年时代许下的诺言。几十年的艰苦拼搏,他实现了年轻时的愿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手外科事业的创始人。

上一篇: 中国杰出骨科先驱——孟继懋教授

下一篇: 创伤骨科专家:荣国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