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科室动态

【积医科普】孩子不爱吃饭、说话晚、入睡困难、爱发脾气怎么办?听听专家怎么说!

浏览次数:

儿童的心理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有遗传、生理特点、气质、养育、家庭环境、集体环境、社会等。这里我们主要提及不同的气质类型及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

我们知道孩子有不同的气质特点,不同气质特点的儿童行为表现会很不一样。

有些孩子可表现为安静,有些可表现为活跃,有些面对突然间的改变很难适应新环境,有些适应能力却很强。这些都是不同气质类型孩子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性,不能用好与坏来评定。

作为父母如果不去了解孩子原有的气质和类型,不去试着理解和接纳,那么当父母的期望、要求与孩子的气质类型不相符时,儿童行为问题就更容易发生了。

家长往往总会以“别人家的孩子”或 “好孩子”为标杆去评定孩子的表现,不区分个体差异,这样容易引发更多的焦虑和不安,造成养育环境的紧张。比如针对慢热型的孩子,当孩子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却被推出去完成一些事情,孩子就可能出现更明显的退缩和违拗行为。对此,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接纳与鼓励,并且针对孩子慢热的特点予以更宽松的适应时间。

另一方面,养育的环境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会不同。

如果父母对待孩子是民主的,会鼓励和支持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家庭环境养育的孩子往往具有大胆、独立、机智、善于交往、有协作精神和分析思考的能力;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过于严厉、经常打骂,那么孩子会慢慢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相对顽固、冷酷、无情、更具有攻击性等;

而对于溺爱和过度保护的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性和主见、情绪不稳定、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等。

当然,孩子的心理行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尽量使其在一个相对和谐、团结、友爱、公平、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可以使孩子的心理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

下面列举门诊中常见的一些儿童行为问题:

01喂养和进食问题: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儿童营养供给已经不成问题,但是食欲差、挑食、偏食的儿童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究其原因,大多数是饮食习惯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喂养问题。

例如:添加辅食时期的小年龄组7-8个月的宝宝,经常表现有添加辅食困难,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饮食单一,甚至只喝奶的情况。面对孩子的拒新心理,主要解决方法是增加尝试次数。拒绝新食物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能,通常情况下如果给予了10-20次新食物的尝试,往往都会接受。同时要注意,保持愉悦的情绪、不强迫进食也很重要。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我们需要提供专用的餐椅和地点,并允许孩子用手抓食、鼓励自主进食,给孩子自己练习的机会。进餐时避免分心,不要看手机、电视、玩玩具,不要趁其不备、不考虑孩子感受地强迫进食。建议固定时间结束一餐,进餐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吃饱,也不要担心孩子这顿没吃好,等会加一顿,下一餐要在3小时后给予,让孩子适度地体验饥饿感,获取主动进食的欲望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进食的3W+1H 原则”,吃什么(What)、在什么地方吃(Where)、 在什么时候吃(When)三个“W”由养育者决定,但吃多少(How much)这个“H”则孩子由自己决定。

02睡眠问题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而儿童睡眠的时间更长,越小的孩子睡眠时间越长。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睡眠不踏实,需要的伴睡条件特别多:比如吃奶、抱、哄、摇,以及频繁夜醒等。

吃着奶头入睡、抱睡、摇晃睡,这些行为在婴儿3个月内是被允许的,但3个月后需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入睡习惯,在孩子想睡但没睡着时放在床上。在床上入睡很重要,这样在孩子6个月以上夜间不再需要进食后,在睡眠周期交替出现时能在床上自主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还有就是夜奶的问题。很多宝妈为了省事,孩子一醒就塞奶头,结果培养了孩子吃着奶头入睡的习惯,以至于很多比较大月份的宝宝半夜在睡眠周期交替时发现伴睡条件消失而哭闹寻找。如果一旦养成了不好的睡眠链接,那么需要家长尽量统一意见,温和而坚定地,逐渐降低伴睡条件及慢慢延长回应时间,让孩子自己适应在床上入睡。

03语言问题

儿童语言问题也非常常见,确诊语言或言语损害的男孩比女孩多2倍以上。但家长对这方面的问题往往不够重视,认为贵人语迟,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说。虽然其中50%的孩子是可以逐渐达到正常(这部分孩子一般是能听懂说话的内容,只是表达性不好),但剩下的可能会有一些发育问题。

宝宝语言发育的进程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如果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在三岁进入幼儿园时就容易遭到同龄人的排挤。三岁后会遇到交互性的游戏,也就是一问一答。当孩子不能对答时,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交,甚至引发更多的退缩行为及肢体冲突等问题。

针对孩子的语言问题,三岁前是干预的黄金期。家长不要盲目乐观地选择坐等而错失最佳的干预时机。

04重复性行为和习惯

重复性行为包括很多形式,如摇晃、吸吮手指、撞头、咬指甲、拔毛、抽动、交叉擦腿等,这些行为当中,吸吮手指在儿童保健门诊较为常见。吸吮手指通常对婴儿和低龄儿童无害,但是如果在4-6岁后仍存在且吸吮频率高,则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常见的后遗症是口腔问题,如前牙开颌,降低牙槽骨的发育、黏膜创伤甚至导致面部骨骼的改变。吸吮拇指和其他手指也是儿童甲沟炎的常见原因。

当孩子超过4-6岁后,吸吮手指才应考虑治疗。如果吸吮拇指发生不频繁,或者只是对压力的短暂反应,通常表明不需治疗;如果吸吮拇指导致口腔问题、手指畸形、孩子苦恼,则表明需要治疗。如果吸吮拇指导致父母严重的负面反应,在开始其他任何治疗前,应首先停止父母对孩子吸吮拇指的评论。如果其他的压力或者焦虑源被认为与吮吸拇指相关,则应在治疗吸吮之前制定计划来缓解这些压力源。

05儿童情绪相关的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的情绪相关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发脾气、暴怒、攻击性行为、拒绝上学等。

(一)发脾气

发脾气是儿童在遇到挫折或者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来的哭闹、吵闹,在幼儿或学龄前期更为常见。每个人都会发脾气,2-3岁的孩子发脾气很正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情绪调控能力也会增强。如果到45岁后仍然常常发脾气、持续时间长,我们认为还是有问题的。孩子反复持续发脾气往往与养育人的不正确应答有关系,一般是养育人对儿童要求一味的满足,使得儿童缺乏调控情绪的能力。

比如说孩子在饭前喝饮料,妈妈不答应,孩子就会哭闹。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哭闹真烦,就给了孩子饮料,当下一次遇到不能满足的情况时,孩子依然会选择大哭大闹,相当于助长了不良行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应当事先约定好,饭前不吃糖或者喝饮料。

然后对孩子的哭我们要做到接纳和共情,表达理解他很想喝饮料的心情,知道他很难过,允许他哭闹。这样当孩子一次一次地哭,我们帮助他们去理解内心的感受,去转化难以承受的情绪,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孩子才能拥有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其实生活中情绪无所谓好坏之分,如果情绪疏通的道路被堵住了,孩子内在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压抑起来,长大后就很容易焦虑、害怕,很难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欲望得不到满足去采取损害他人及破坏物品的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及抢别人东西等。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攻击性行为包括语言攻击和暴力攻击,男孩子暴力攻击多,女孩子语言攻击多。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眼疾手快地终止在过程中,就是说如果孩子过来打人,在孩子手挥动的过程中就要制止他,并且严厉地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如果攻击性行为一旦发生,可以适当地进行惩罚。建议采取暂时隔离法,让孩子安静地待在一个角落,按一岁1分钟来计算,比如说5岁的孩子5分钟,隔离的环境要尽量单一。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出需求、表达愿望,或者用其它方式发泄不满。当然,家长自身首先不要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以免孩子习得并以此来解决以后的冲突和问题。

还有很多其它的发育行为问题,比如说遗尿、遗粪、屏气发作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无论哪种行为问题,我们家长都要做到不责骂、不讽刺、防止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帮助孩子克服孩羞愧和自责情绪,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行为的塑造和治疗。

儿童保健及儿童语言专病门诊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开设有儿童保健及儿童语言专病门诊,欢迎前来就诊、咨询。

儿童保健门诊出诊时间:

回龙观院区:

周二(普通号);周五下午(普通号

周五全天(42天复查专用号)

新龙泽院区:

周一(副主任医师);周三、周五、周六下午(普通号

儿童语言门诊出诊时间:

新龙泽院区:

周六下午(普通号

文丨小儿内科 张亚妹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