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建动态 > 正文

妙手仁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大医精诚 仁心仁术

点击数 字体:

微信截图_20221025081902.png

“我们面对的是生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

1.jpg

吴新宝

吴新宝,中共党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从事创伤骨科专业30多年,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痛苦,改善了生活,他曾说:“每次做完一个满意的手术,每次看到一个复查的患者获得完全康复,我的心灵就会得到满足和欣慰,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能给予的。”

严谨治学 勤勉笃行

1987年,从北京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吴新宝分配至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当时我国骨科学在很多方面都相对落后,吴新宝AO课程中学起,从螺钉的工作原理到各类骨折的复位固定技术,一点一滴地积累。为了改变国内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方面的落后状况,1993年,他着手髋臼骨折基础及临床研究,当时既没有人指点,也没有现今如此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只能一页页翻阅国外文献,一行行地研读专业书籍。在执着的追求下,他开创了国内骨盆髋臼骨折的先河,为该项目临床科研工作和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并先后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为了填补陈旧骨盆及髋臼骨折治疗的空白,吴新宝又开始钻研陈旧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率先将3D打印技术用于陈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自主研发新型骨科生物材料3D打印机,建立陈旧骨盆髋臼骨折术前规划和术中操作体系。创新性提出基于陈旧骨盆髋臼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分型的治疗新策略。首次提出将血清碱性磷酸酶连续下降作为异位骨化早期切除指征,颠覆“异位骨化成熟前不能切除”的传统观念,开创性提出骨化切除与髋关节松解并重、吲哚美辛联合局部放疗的异位骨化防治新策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jpg

吴新宝(中)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陈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

经过不懈努力,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该项目的治疗技术水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吴新宝受邀为国际权威著作《Fracture of pelvis and acetabulum》撰写“陈旧髋臼骨盆骨折治疗”等多个章节。同时,他带领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组编写了《积水潭创伤骨科手术技巧丛书——髋臼骨折》,该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受到同行的大量好评。

骨盆卫士 杏林春暖

“高考第一志愿是清华建筑系,后来阴差阳错学了医”,吴新宝说:“我用了很久才发现,我的手跟脑很协调,天生就该上手术台。”回首二十多年的行医之路,之所以能成为一位有口碑的好医生,并不仅仅因为吴新宝生了一双巧手,更因为他有一颗仁心。

3.jpg

吴新宝在办公室查阅资料

2002年的夏天,一位28岁的沈阳小伙子因建筑物倒塌而致骨盆粉碎性骨折。在手术前的讨论中,科里一部分大夫认为手术风险太大,患者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但是这位患者太年轻,如果不做手术,患者将无法正常行走。做?还是不做?吴新宝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思虑再三,抛开一切杂念,决定给患者一次机会。

在做了各种充分准备后,手术开始了。然而,由于骨折端损伤了骶前静脉丛并插在其中,在试图复位骨折时,损伤的静脉丛就象爆裂的水管一样,瞬间的出血就溢满了整个盆腔,反复几次,骨折仍未复位,而患者已经失去了几千毫升血,虽然采用了自体血回输,但这样出血手术无法进行。吴新宝很矛盾,几位助手都默默地等着他做决定。他准备和家属谈放弃手术,三次走出手术间的门又三次走回来。他很清楚,如果这次不做了,就意味着患者将永远不会再有手术的机会!抱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他决定再试最后一次,在做好一切准备后,他和四个助手同时各负其责,终于将骨折复位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在摘下手套的那一刻,吴新宝觉得自己好像头发白了!后来患者和他妻子带着家乡土特产专程来北京在吴新宝的诊室感谢,看着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吴新宝说:“你不用带东西,能正常走着来看我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然而,成功喜悦并没有让吴新宝欣慰,反而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迎难而上 奋楫争先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复杂,移位大的骨盆骨折,治疗手段还是以损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要求医生切开骨折部位,在布满血管神经的骨盆部位显露出骨折位置,并通过徒手操作复位骨折,最后使用钢板固定好骨盆。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外科损害大,容易发生大出血,重要神经损害,感染等多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降低这种损害,不再让患者只能在“保命”和“保腿”之间二选一,吴新宝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开始致力于实现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经过多年的研究磨砺,反复的试验改进,创新性提出骨盆“镜像复位”理论,开创基于弹性牵引的机器人力学辅助系统,突破机器人复位力学负载瓶颈。2021年,世界上第一台针对复杂骨盆骨折微创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积水潭医院诞生了。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可实现复杂骨盆骨折复位的手术机器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向智能微创骨折复位这一世界级临床难题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4.jpg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吴新宝(左)作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在现场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20225月,一位92岁高龄的老奶奶不慎摔倒,造成严重的骨盆骨折。老人年老体弱,伴有很多内科疾病,同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使用传统大的切开复位手术老人家身体吃不消,很容易过不了手术这一关。而且老人骨折移位大,对这种严重疏松骨折进行传统的复位把持去实现微创复位几乎不可能,还很容易发生进一步的医源性骨折,加重损伤。家属听从当地医生建议,回家卧床休息,保守治疗。

但这却是老人噩梦的开始。只要在病床上轻微的活动身体,老人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尤其是上厕所时,每一次抬高受伤部位都痛不欲生。老人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吃不喝,整个人更加虚弱,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家人到处寻求治疗方法,最后慕名来到积水潭医院。

吴新宝团队接受了老人,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老人是无法耐受手术,只能选择卧床保守治疗,结果不堪想象,经过多科室会诊和详细的术前计划,决定使用骨折复位机器人实施骨折微创手术,利用机器人结构优势,实现移位骨折有效、稳定的把持;利用系统的智能化复位功能,实现骨折的良好复位,同时使用自行开发的加长全螺纹螺钉对骨折实施微创的稳定固定。

5.jpg

吴新宝仔细查看患者的X光片

手术进行顺利。让家属欣喜的是,术后第二天早上,老人就说骨盆部位不疼了,自己又“活”过来了。在医生指导下,老人很快离开病床,借助辅助装置开始下地行走训练。术后1个月,老人来复查,已经能够在助步器的辅助下自己行走,拍片发现骨折位置非常好,而且有明显骨折愈合的表现。“骨盆骨折机器人的使用,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为了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化解风险,20155月,积水潭医院设立了老年创伤骨科病房,吴新宝牵头多科室开始了“骨科-老年科共管”治疗模式的探索。创新性采取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建立多学科协作、院内外联合、全周期覆盖的诊疗新体系:使入院48小时内手术率由6.4%提高到70.1%,术前平均等待时间由6.7天缩短为1.8天,平均住院日缩短到4-5天,院内死亡率由4.3%降至0.4%,随访1年死亡率由20-30%降至6.7%。大部分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可独立或辅助下行走,显著地改善了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也让“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这一说法成为了过去。为了使这一“模式”更广泛地应用普及,帮助更多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吴新宝团队率先建立多中心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已经纳入7000余例完整的临床资料及1-5年随访数据。牵头制定我国首部《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指南(2020)》。2021年国家卫健委委托项目组牵头制订《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

仁心仁术 不辱使命

工作二十多年来,吴新宝已经不记得曾经参加过多少次抢险救灾和重大抢救,他曾经在深夜奔赴密云彩虹桥坍塌事故现场,曾经两天两夜坚持在大鞍山煤矿遇险的抢救现场,曾经无数次地从家里被电话叫到医院参加抢救,记不起有多少顿饭没吃,有多少个夜晚无眠,多少次手被器械扎破,多少次患者的血溅入眼睛。作为医生,他把这些视为平常,“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

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使命感及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他第一时间向院党委请战,坚决要求奔赴一线抢救伤员。因为他深知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在救援过程中,吴新宝心中一直有一个目标和决心,地震中的伤员无论是心理还是躯体,更需要最好的治疗,所以要求更加精益求精,每天即使再累,也要去病房查房看病人,让伤员们放心。

他吃苦在先,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的工作态度感染和激励着医疗队全体队员。2008524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华西医院时,亲自接见了医疗队队长吴新宝5名医疗队员,温总理紧紧握着吴新宝的手说:“你们辛苦了!积水潭骨科是最强的,你们要尽量抢救他们(伤员),使他们不残疾。”

6.jpg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左)与吴新宝(右二)亲切握手。

“得到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每一名医生都渴望得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医生的最高追求。”吴新宝始终以此为人生信条,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上一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优才计划正式启动

下一篇: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