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感谢信 | 医者意也——我的康复医生李舒伦
经过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练习,我终于可以“毕业”了,医生大概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吧。
第一次见到李舒伦医生,是我骨折术后出院前一天的清晨,他跟在积水潭医院一众专家身后,一起联合查房并进行康复指导。尽管我的主管医生一直对我说术后效果挺好的,但是我依然很是担心,毕竟是自己的还要使用许久许久的胳膊。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问了很多关于术后康复的问题,于是李舒伦医生就被我的主管医生一把拖了过来,说:找他!
或许是那一天清晨的阳光分外的温柔,或许是李医生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一丝温暖、那一丝善意蛊惑了我,于是一个由于工作原因很讨厌微信群的我痛快的加入了李医生的康复预约微信群,并在拆线后成为了被李医生康复治疗的一员。
熟悉了之后,李医生说我终于不再高冷,而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执行医嘱很到位的人。我一直认为,康复对于医生和我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不仅考验医生的医术,还考验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这是医圣孙思邈的一句话,即使放到现代医学技术下我认为也是一样的。我眼中的李医生他有创造性的思维,会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康复治疗方案,即使对于同样部位骨折损伤的不同的患者也总有那么一些些的调整和不同。所以,遵医嘱就很重要,并且一定要记得医生提醒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毕业”,结束治疗。
康复对于我的心理来说,也是一场考验,除非你的康复迅速且毫无停滞,否则在康复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时期,让你很丧、EMO甚至抑郁。李医生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却具备个人认为医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同理心,他有敏锐、细腻的洞察力,善于倾听,他自己又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总是能给予我恰到好处的温暖的鼓励,他好像天生就带有治愈能力,帮助我走出至暗时刻。
治疗之余,还会看到李医生在学习、在读书。杨绛先生说,读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在李医生身上学到了良多,“人烦恼过多,是因为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我现在开始尝试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期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感去生活”。
总之,去康复吧,从各种角度!
供稿丨患者
编发丨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