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滑雪的注意事项,你get了吗? 已有 261 人浏览
头戴滑雪帽,身穿滑雪服,脚踏滑雪板……高山滑雪,飒!飒!飒!看到这,屏幕前的您是否已经跃跃欲试了?千万记住,滑雪要速度、要激情,更要做好防护! 高山滑雪起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所以又被称为“阿尔卑斯滑雪”。提起高山滑雪,脑中不时地闪过在影视中看到的一个个潇洒的身影从雪山之巅出发,飞速而下,或回转、或跳跃,带起一串串雪浪,穿越丛林,纵身于悬崖和雪松之上,那种刺激、紧张,又兴奋不已的感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高山滑雪有速度有激情 高山滑雪集力量、技巧和速度于一体,极具观赏性。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四届冬奥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是以滑雪板、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杖为主要用具;从山上向山下,沿着旗门设定的赛道滑下的一种雪上竞速运动项目。与极限运动中的高山滑雪有所不同,竞赛高山滑雪少了些不确定性和雪崩的危险。但人造冰状雪赛道的稳定性,使所有参赛运动员能在同等雪道条件下展示自己的力量、技巧和速度,一决高下,同时仍保持了高山滑雪原有的极佳观赏性,故成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 雪道的坡度一般以斜…
2022-01-06 查看详情信息 -
与死神赛跑,为心肌护航——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胸痛中心创建启动会 已有 319 人浏览
近日,我院胸痛中心(标准版)创建启动会暨学术会议在新龙泽院区心内科三层会议室召开。会议特邀中国胸痛中心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血管内科王乐丰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田兆兴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务部主任鱼锋、主任助理汪蓓以及心内科,急诊科医、护、技相关人员1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心内科刘巍教授主持。启动会后,围绕胸痛中心建设,王乐丰教授分别就《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急性胸痛的规范化诊治》内容进行了现场授课。 2015年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的一篇中国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我国住院死亡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就诊时间延迟、早期治疗时机延误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卫健委对各大医院正式提出了加强心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要求,而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协同多科室建立高危胸痛患者的快速救治通道。胸痛中心以心内监护病房(CC…
2022-01-05 查看详情信息 -
【专病门诊】我院新街口院区寒假期间开设脊柱侧弯门诊 已有 279 人浏览
脊柱侧弯是指人体后背一个或多个脊椎偏离身体中线,形成侧方弯曲,其外观异常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平和胸廓不对称等。这种疾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在青春期随着身体的生长“悄悄地”发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青少年脊柱畸形(脊柱弯曲异常)是与近视、肥胖等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重要疾病。国外报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2-3%。国家卫健委与教育部共同颁发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明确将脊柱弯曲异常纳入常规体检项目。目前北京中小学体检已开展脊柱侧弯筛查。为方便中小学生假期就医,我院新街口院区在2022年1月至2月每周四开设脊柱侧弯门诊,由脊柱外科肖斌副主任医师出诊。建议使用微信-京医通挂号,关注放号时间。文丨脊柱外科图丨网络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2022-01-05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人长期腹胀腹痛需尽早就医 我院普外科完成两例肿瘤性肠梗阻… 已有 307 人浏览
2022年的元旦,对很多人来说是假日,是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又一个假期的轮班时间,是坚守,是延续,是恪守本职的奉献。 在回龙观院区急诊,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严重腹胀就诊,常规完成化验及CT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刘亚奇主治医师阅片后快速做出决定,患者需住院急诊手术治疗,因为这种低位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如果不及时处理,肠管扩张水肿进一步严重后,往往会错过手术最佳时机。通过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完成防疫筛查和术前准备,于当日傍晚进手术室手术。二线毕敬涛主任医师会诊后同意手术方案,并亲自主刀,术中探查发现是回盲部结肠肿瘤浸润后腹壁结构,导致完全肠道梗阻,小肠扩张直径超过10cm以上,腹腔空间完全被占据,给手术显露造成了很大困难。手术团队毕敬涛副主任医师和刘亚奇主治医师,在麻醉医生陶岩、杨晓宇以及护士侯丽娜、刘树琪、徐娅敏的密切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顺利完成了标准的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既解决了肠梗阻问题,又一期完成了肿瘤的根…
2022-01-05 查看详情信息 -
6小时彻夜奋战保肢成功——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完成2022年首例断… 已有 291 人浏览
元旦假期,一辆救护车疾驰而来。一名外地44岁女性乘摩托车时被甩出摔伤,导致右前臂创伤性离断,被紧急送往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伤后3小时患者到达医院,一场保肢战役就此开始。急诊分诊台护士即刻将患者转移至抢救室进行监护,手外科李斌医生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对前臂残端和离断肢体进行全面检查。 患肢离断平面位于前臂中段,离断肢体外观完整,但创面污染、皮肤挫伤严重,断端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都严重撕脱,初步判断具备再植条件。二线武竞衡医师及三线童德迪主任医师组成急诊治疗小组,手外科肢体显微修复重建中心栗鹏程主任医师协同制订手术方案。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团队立即准备。完善术前检查的同时,住院总王扬医师将离断肢体提前送往手术室,进行清创,为断肢再植争取时间。 患者接进手术室后,手术团队迅速完成断肢近端的清创,吻合尺桡动脉及伴行静脉、浅静脉,尺神经自近端抽脱,伤口内无法探及,将正中神经近端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远端缝合,以期恢复患者手部保护性感觉。 手外科及手术室麻醉科医护团队齐心协…
2022-01-04 查看详情信息 -
新年值守,ICU里的暖心瞬间 已有 263 人浏览
辞旧迎新,万物更新,所有人都盼着能和家人围坐一起。而ICU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岗位。1床爷爷从气管插管到PICCO监测,再到持续CRRT,现在他的右手会有偶尔握手的动作,医护人员都很欣喜,就给他手里放一个小黄鸭,鼓励他早日康复。 2床阿姨,当她的家属陷入痛苦又无助的情绪里时,医护人员没有放弃,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看着随时变化的病情做出最及时的决定和处理。阿姨的病情真的很重,但是只要有一点生命迹象,医护人员就不会放弃。 3床奶奶是因为重症慢阻肺来的,还有很多基础病,然后开始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奶奶开始很痛苦,很不耐受,很抗拒,后来经过医护人员一整夜不间断的治疗和护理,奶奶现在转危为安,她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还有4床,他是因为自己肠胃不舒服来急诊就诊,医生发现是肠梗阻,及时沟通安排了手术。手术后来了ICU,他很坚强,术后的不适和气管插管的痛苦他都坚持下来,尽可能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他会向我们打手势,表示感谢。 在与死神竞赛的ICU里,这些暖心瞬间让大家充满了干劲儿。2022年,ICU全体医护人员依然会秉承初心…
2022-01-04 查看详情信息 -
跨年夜,我们与死神赛跑 已有 274 人浏览
2021年12月30日,强先生的心脏还是出问题了……此前他因尿毒症已做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冠心病三支病变4年,心脏支架下过三枚。这次心梗发作虽已有征兆,而且为避免加重心肌缺血已收入肾内科开始对症治疗,包括将普通血液透析改为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但这天治疗仅进行到第2小时,强先生便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率升高,心电监护提示阵发室性心律、ST段全线飘高,补液、扩冠、扩容、升压、吗啡镇静……一阵抢救后强先生生命体征稍稍平稳,但血液化验指标全线飘红。 血常规变化图 心肌酶变化趋势图 肝功能及LDH的折线图心内科紧急会诊,会诊意见是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结合我院前期成功经验,建议ECMO支持下冠脉介入旋磨开通术,但考虑到患者自身不具备手术条件,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医师提出特殊血液净化治疗的替代方案。借助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理念,肾内科血液净化医护团队为强先生实施了DFPP、DPMARS、CRRT治疗。一套“组合拳”下来,强先生症状显著改善,由频繁濒死感、烦躁不安转为偶有胸痛发作、平卧入睡,各种心肌坏死、内皮损伤、肝脏损伤的血液化验…
2022-01-04 查看详情信息 -
【医患一家】普外科完成新龙泽院区急诊第一例手术 已有 255 人浏览
元旦前夕,我院新龙泽院区急诊试运行第三天,一位面色痛苦、右下腹痛的年轻女性在家属陪同下匆忙来到急诊外科就诊。 普外科蔡轩医师迅速接诊,经初步问诊和查体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既往病史判断患者可能为急性阑尾炎。在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急性阑尾炎诊断后,高鹏骥主任医师考虑患者既往急性阑尾炎病史明确,此次再次急性发作有明确手术指征,建议治疗方案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先在急诊就地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此同时蔡轩医师联系普外科病房和手术室准备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手术室李娜和朱明两位护士长立刻安排和协调手术间、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以保障急诊手术迅速且安全的进行。后患者经急诊通道直接进入急诊手术室,并由蔡轩医师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由于患者既往为瘢痕体质,且在术前一直担心手术瘢痕过大会影响美观,因此普外科医师们在腹腔镜微创切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美容缝合。 目前腹腔镜技术在我院已经非常成熟且广泛地被普外科医师们应用于各项急诊外科手术中,相较于以往的传统开放切口,腔镜技术对于急诊手术和腹壁…
2022-01-0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小心“隐身”在冰箱中的健康杀手 已有 249 人浏览
每逢双节,家家户户都要储存肉蛋奶菜等食品以招待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后,免不了要将剩菜剩饭堆到冰箱。说到冰箱,家居必备的电器,可以很好的延长食品保鲜期。诚然,冰箱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但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打开冰箱,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但冰箱中的食物并没有变质腐败,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异味是微生物代谢造成的,冰箱虽然会创造一个低温、不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环境,但能适应这种低温并觉得相当舒适的微生物也不在少数。那么,冰箱里到底有多脏呢?2010年,全球卫生理事协会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9个国家,进行了一项《家庭卫生报告》调查,结果发现,冰箱内部是家庭卫生第二受污染重地。使用超过半年的冰箱,隔层和内壁上每平方厘米的菌落数量已经过千,对比公共场所的马桶样本的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菌落是41个,也就是说冰箱比马桶还要脏几十倍!图片图片图片冰箱里的微生物有哪些呢家庭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设定在4℃到10℃之间,对于很多能在低温下生存繁殖的细菌来说,这个温度再适合不过了。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虽然在零下几…
2022-01-04 查看详情信息 -
4岁男孩获新生——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2022年完成第1例急诊手… 已有 276 人浏览
就在大家欢度2022年元旦的时候,一位4岁男孩在家长的陪伴下,急匆匆地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小儿骨科急诊。 小儿骨科吕学敏主任医师、李强医生火速接诊,诊断为右桡骨颈骨折,右尺骨鹰嘴骨折。由于患儿骨折移位大,复位困难,经小儿骨科专家组会诊后建议急诊手术。患儿家长心情紧张焦躁,医生安慰他说:“请放心,孩子一定会平安。” 手术室护士靳小娜、张微、郑雪红、范红兵;麻醉医生司琪、张依,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做好所有术前准备,迎接患儿入室。 患儿被推进手术室 患儿15:40入室,在臂丛联合静脉全麻下行右侧桡骨颈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们的通力合作下,患儿平稳安全地完成了手术。当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家长看到孩子被平安推出后,不禁热泪盈眶,连连感谢。 麻醉中 手术中 患儿平安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急诊开业不久,积医人依然秉承传统,按照高效的急诊诊疗流程,高质量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文丨手术室 郭榕晨 小儿骨科 李强图丨手术室 靳小娜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2022-01-02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成果】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的多中心研究表明:改善老年髋部骨… 已有 256 人浏览
由“首发”2018年重点攻关项目支持,积水潭医院牵头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通过改善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研究表明:通过骨科与老年科的共管模式,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 41%,同时还能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018年多中心研究启动会合影老年髋部骨折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意味着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临床指南推荐骨科与老年科共管可以改善预后,国内却鲜有相关研究。我院自2015年5月开始实施多学科团队参与的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至今共诊治老年髋部骨折6806例。该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北京的3家市区和3家郊区医院,以65岁及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为目标人群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实验,以评估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的效果。 研究成果文章课题负责人杨明辉主任医师介绍,此研究是在团队前期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一系列研究基础上设计立项的,自2018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历时3年余,参与临床和科研人员50余人,纳入患…
2021-12-31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荣获“2021年度昌平区医疗… 已有 333 人浏览
为落实《昌平区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规定(2021年版)》文件要求,客观评价昌平区各质控中心年度工作情况,2021年12月29日,昌平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昌平区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总结汇报会。 昌平区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吴俊进行工作总结汇报。作为北京积水潭医院连任昌平区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吴俊主任以2021年度检验质控中心解决的医疗质量工作为主题,介绍了年度主要工作和2022年工作计划。2021年昌平区检验质控中心共计组织66名专家对96家医疗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新冠核酸检测质量及生物安全督导工作;推进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互认,提升检验质量和能力,举办专题培训会议2次;组织专家现场对新建实验室、发热门诊改造审核验收工作8次;为进一步提高新冠核酸检测质量,配合北京市检验质控中心,组织完成辖区学员PCR规范化培训的实验操作考核,累及培训1000余人次;组织成立第二届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 各质控中心主任委员与卫生健康委领导合影汇…
2021-12-31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有 259 人浏览
喜报 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团队参与主持的项目《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关键治疗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节周围骨折治疗后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导致肢体残疾,以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最为常见,治疗也最为困难。项目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在病理组织精准切除、关节活动范围恢复与稳定性重建、以及康复及并发症防治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项目主要完成人:范存义、蒋协远、刘珅、钱运、孙子洋、公茂琪等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经典教科书和专著8部,纳入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2个。牵头制定国内首个“肘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专家共识,并撰写相关专著2部,治愈了大量患者,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推动了肘关节外科的发展,也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蒋协远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创伤骨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
2021-11-03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基金】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九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已有 283 人浏览
12月30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共获得9个面上项目的拟立项资助,拟资助总经费180万元。 本年度我院共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34项,获得拟资助项目9项,获资助率26%,达到了历史最好成绩。项目申报期间,科技处结合市自然基金委相关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为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同时对各项申请书进行了严格审查,努力提升我院市自然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祝贺获得资助的9名同事,科技处将继续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再接再厉,力争下一年度申报工作再获佳绩。文图丨科技处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2021-12-30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门急诊今天全面开放 已有 0 人浏览
2021年12月29日,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召开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全面开诊暨急诊试运行媒体沟通会”上,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协远宣布:新龙泽院区急诊开诊试运行。至此,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临床科室已经全部开放,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021-12-29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北京市首家危重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 多名危重… 已有 251 人浏览
为挽救更多危重创伤患者生命,提高救治效率及效果,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牵头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危重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在该领域走在了国内前列。该团队目前已成功抢救了多名生命危在旦夕的重症患者,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北京市首家危重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成立合影不久前,一名重症病人正从河北承德转运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到达医院急诊后,分诊台护士简单了解情况并迅速协助病人转入抢救室予以心电监护及吸氧,同时立即通知创伤危重患者多学科救治团队(MDT),启动救治流程。团队医生于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经过询问,初步了解到这位患者是在工作时被树木砸伤,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者骨盆骨折、左胫骨平台骨折、左腓骨骨折、第四和第五腰椎横突骨折、腹膜后血肿,当地医院给予了紧急抢救措施,如补液、支具制动、输血等。但由于骨盆损伤严重,患者生命垂危,治疗困难程度也较大,于是转诊来到我院治疗。患者入院时明显失血性休克,血常规血色素6.0g/L,我院创伤危重患者多学科救治团队成员迅速予以开放静脉通路,中心静脉置管,骨盆带稳定骨盆环,急…
2021-12-27 查看详情信息 -
【医患一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成功诊治HaNDL罕见病患者 已有 286 人浏览
一次又一次莫名的发作性头痛、肢体麻木、说不出话、神志恍惚,让这位产后7个月的年轻妈妈小冉(化名)异常焦虑。为了缓解痛苦,她踏上了辗转的求医之路。 一个平常的周末,小冉突然感到四肢麻木,周身乏力,双腿发软,更让她害怕的是,她说不出话,不舒服也无法表达。在家人陪伴下,她赶紧去了附近医院就诊。 在路上麻木感有所好转,也能说话了,但是到达急诊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冉虽然能记得自己的名字、也记得自己家人的情况,但记不得自己的年龄,也不记得自己家的门牌号,并神志恍惚,在急诊的卫生间门口几进几出,自己却不知为何。接着又出现了明显的头痛,自诉就像是戴了厚重的帽子,伴恶心,呕吐。整个过程持续了约3小时左右。急诊完善了头颅CT、头颅核磁,但都没有看到明显的异常。医生暂时不能确诊,小冉及家属也以为可能是因为重归工作的压力和照顾小孩的劳累引起的,决定休息休息再观察。 然而时隔不到2周,小冉再次出现肢体麻木,表现为右偏身麻木,右手活动不灵活。这次虽然能说话,但是后来用患者自己的话说“我心里知道这是键盘,也知道这是做什么用…
2021-12-2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 已有 270 人浏览
12月2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在新龙泽院区正式揭牌成立。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是一个具有标准化管理、高端仪器设备、宽敞实验场所、高水平技术的科研平台,该研究中心将在吴俊主任和刘建龙主任带领下,以出血性和(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预测诊断和治疗策略作为研究方向,同时对外提供疑难的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治疗服务。 研究中心拥有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血栓弹力图、CAT、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200、流式细胞分选仪、液质联用质谱分析仪、高通量测序仪等前沿设备,以及电泳系列、细胞培养系列、免疫组化系列等,可进行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核酸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等相关实验。同时,该研究中心可对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凝血酶生成能力、纤溶功能、血小板功能,以及易栓症、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进行实验诊断。研究中心由检验医学中心和血管外科共同构成,2016年获批北京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培养点,至今已培养4名研究生毕业。2018年起开设血凝学进修班,已为全国60余家医院培养了血凝学专业人才。近5年发表论文近50篇,包括Nature…
2021-12-2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乙型流感来势汹汹,专家教您如何鉴别和预防 已有 269 人浏览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一般为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而在我院回龙观院区发热急诊的就诊患者中,每天都会出现几例乙型流感患者,发病率远远超过甲型流感。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大家需要科学就医,对症下药。患者:什么是乙型流感?张医生:乙型流感是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乙型流感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也有直接接触传播的。它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患者:乙型流感是怎么传染的?张医生:当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到另一个人的鼻腔或口腔时,可造成病毒传播。也会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接触传播。它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具有传染性。患者:乙型流感有哪些症状?张医生:相比普通感冒,乙型流感的全身症状更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烧、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咽痛、咳嗽、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儿童)等,体温甚至会达39-40℃。儿童症状会更加严重。乙型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并使某些慢性疾病恶化,如哮喘,心脏病和糖尿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死…
2021-12-24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