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于1956年,是以骨科、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相继成为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第七临床医学院,牵头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骨科学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学系。1959年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02年成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十四五”期间,先后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入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第一批项目储备库,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输出医院,建设贵州、聊城、郑州三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2023年获批成为北京市骨科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单位,2024年获批北京市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一、基本情况医院现有新街口、回龙观、新龙泽三个院区,回龙观院区二期2024年12月29日试运行。医院设有48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和25个行政职能处室。现有职工4135… 详细介绍>>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鱼锋同志,无党派人士,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现为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医师,担任院长助理,医务部/疾控处主任,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落实非首都…详细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老年骨折病房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整体搬迁,正式入驻新龙泽院区南13病房并全面开展诊疗工作。为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近日,由创伤骨科发起,医务部牵头组织召开多学科协调工作会,相关临床…详细介绍>>
近日,南京大学脊柱外科研究所(脊柱侧凸中心)成功举办第25届国家级《脊柱畸形》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张珍珍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班,并就“迟发反应在胸椎管狭窄减压手术中应用”…详细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上线详细介绍>>
南北协同 共攀高峰——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建设交流会圆满举办详细介绍>>
序号合作项目名称合作机构情况合作方式合作时间合作主要内容是否增挂合作名称机构全称地址是/否增挂具体名称及悬挂地点1北京… 详细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于1956年,是以骨科、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详细介绍>>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北京积水潭医院上线支付宝小程序。患者可通过支付宝小程序进行预约挂号、诊间缴费、医保移… 详细介绍>>
近期,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科由东楼搬迁至西楼,经过筹备调试,3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搬迁后,急诊科设有骨科、内… 详细介绍>>
中午时分,急诊室走进来一位中年男性,他表情十分痛苦,双腿微微分开,行进缓慢。经过交流后得知,患者5天前开始左侧睾丸疼… 详细介绍>>
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中医里又有“蛇串疮”、“缠腰火丹”或“火带疮”的称法,本质上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详细介绍>>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训:精诚、精艺、精心 详细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团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团员思想政治素养,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近日,护理部党支部联合护理团… 详细介绍>>
纪检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12号楼404房间投诉举报电话:58516726投诉举报邮箱:jijianban@jst-hosp.… 详细介绍>>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合作单位联合申报的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扬帆3.0”诊疗能力提升项目——“… 详细介绍>>
2025年3月8日,在第25个“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积水潭医院睡眠中心成功举办“睡眠医学与医工创新”专题学术会议。… 详细介绍>>
机器人微创手术创康复奇迹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带领的智能骨科团队,运用骨科机… 详细介绍>>
尊敬的患者和家属:您好!为了有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现依据《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于投诉处理的相关流程及内容告知如下:… 详细介绍>>
招聘公告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第二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5年03月06日 16:58 北京 详细介绍>>
截至目前,我院共有15项相关技术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备案,具体名称如下:1、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2、肿瘤消融治疗技术3… 详细介绍>>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将以更优质的服务和环境为您的健康护航。供稿丨妇产科编发丨宣传中心 详细介绍>>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关于202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报名通知》,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制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关于接收2025年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审核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考… 详细介绍>>
新闻报道
媒体聚焦
热点回应
通知信息
公示信息
健康大讲堂
专题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栏
北京积水潭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专题
党日活动
医疗服务
有感随笔
光影艺术
生命与医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学习十九大报告专题
最新动态
脊柱外科学术会议
论坛信息
论坛动态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医改动态
医改问答
学习资料
图解医改
光荣榜
《向职业精神敬礼》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
医药分开 深化医改
三好一满意专题
宣传材料
活动动态
创先争优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支部篇
历史荣誉篇
无烟医院专题
控烟展板
控烟知识
烧伤科成立50周年
致辞贺词
历史回顾
人物风采
科教研防
今日烧伤科
庆典精彩瞬间
医疗技术动态
医疗技术
学术会议
党建工作专题
积水潭60周年庆
院庆概况
院庆动态
院庆图片
院庆视频
先天性手部畸形治疗中心
关于我们
常见疾病
教育及培训
联系我们
2018积水潭论坛会议
第十八届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术大会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服务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北京积水潭医院65周年庆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工程专题
专题动态
北京积水潭医院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我讲党史·说院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
光荣在党50年
党史回眸
党史·医者仁心
示范性研究型病房
2022积水潭论坛会议
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理论学习
主题党日“亮”起来
人民至上
医“声”向党
医学动态
新冠病毒对于各类人群普遍易感,合理的营养不仅能够增强抵抗力,同时可以促进感染者的快速康复。在疾病初愈时,饮食上同样也要注意清淡,建议以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证基本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适当吃一些肉类、鱼类、鸡汤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果,来帮助身体的逐渐恢复。那么我们具体要怎么吃才达到合理营养呢?保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由于很多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干咳、以及气促,并伴随着乏力和食欲下降,因此需要充足的能量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为了满足充足的能量需求,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的原则: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尽量做到粗细搭配,种类在3种以上,如糙米、燕麦、豌豆、绿豆、红薯、马铃薯等。每天摄入充足蛋白质主要摄入优质蛋白质,每天1个鸡蛋,2-3两瘦肉,一瓶(250ml-300ml)牛奶,10克大豆。烹调油首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每天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水果每…
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董兆瑞)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是优化提升回天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目前,项目机电安装已完成60%,幕墙主龙骨安装已完成90%,计划今年5月底主楼裙楼外立面全面亮相,2023年年底实现完工。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北部地区以骨科、烧伤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缓解中心城区就诊压力的同时,提升回天地区整体医疗水平。在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室内施工。自进入冬季施工阶段以来,受低温和疫情影响,项目施工难度加大,为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保质保量加速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项目钢结构按时完成,三级装修已完成40%,项目按照目标计划稳步推进。”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刘廷举介绍,新的一年,项目部将重点开展春节后的复工复产工作,计划在2月8日之前完成五方复工验收,全面展开施工,5月31日完成整体外立面亮相,11月底完成整体装修工作,力争2023年年底实现完工。据了解,二期工程位于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是优化提升“回天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的机电安装已完成60%、幕墙主龙骨安装已完成90%,计划今年5月底主楼裙楼外立面全面亮相,2023年年底实现完工。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京北地区以骨科、烧伤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缓解中心城区就诊压力的同时,将大大提升“回天地区”整体医疗水平。在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室内施工作业。自进入冬季以来,受低温和疫情防控的影响,工地施工难度加大,为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保质保量地加速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二期工程的钢结构按时完成,三级装修已完成40%,整个工程按照目标计划稳步推进。”二期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刘廷举介绍道,2023年,项目部将重点开展春节后的复工复产工作,计划在2月8日之前完成五方复工验收,全面展开施工,5月31日完成整体外立面亮相,11月底完成整体装修工作,力争2023年底实现完工。据了解,二期工程位于积水…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我国骨科领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决定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形成南北协同、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落实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根据通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医院,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并投入一定的工作经费和专门人员,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
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效提高我国骨科领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北京积水潭医院日前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国家卫健委决定在北京市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为主体、在上海市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积水潭医院表示,将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该院将以推动国家医学科学进步为目标,聚焦骨科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对标国际医学科学前沿,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对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中西医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京报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医院,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北京市、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我国骨科领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十四五”时期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有关安排和《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照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设置标准,我委决定在全国遴选适宜医院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设置工作启动后,我委先后收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依托北京积水潭医院建设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请示》(京卫医〔2021〕87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请示》(沪卫医〔2021〕88号)。经研究,我委决定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形成南北协同、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落实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12月31日,记者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是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北京市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为主体、在上海市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实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医院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将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近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相继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示范单位、智能骨科机器人临床试验中心,纳入第一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储备库。
“成功啦!”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手术室内,所有人一起发出欢呼——这是手术团队历经12个小时的辛苦,终于成功地再造了一个几乎可以假乱真的拇指。领衔完成手术的是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陈山林医生团队。这也是该团队继去年完成全球首例“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联合改良踇甲瓣技术再造可活动腕掌关节的拇指”后,又一次创新应用3D打印技术完成“第一腕掌关节+掌骨”的再造。这次创新,不仅难度升级,且同样是团队首创。迷茫后重新振作,踏上寻医路来自河北的张先生是重度拇指缺损的患者。此前,张先生在工作时右手拇指不慎被机器挤压,导致严重的开放性创伤,拇指仅有一小条皮蒂与手掌相连,当地医院急诊就诊后,医生经探查拇指情况,发现组织毁损严重,没有再植条件,只好去除了毁损的拇指,把伤口清创缝合。伤口顺利愈合了,但生活的打击才刚刚开始。由于创伤范围大,张先生伤后拇指及第一掌骨、大鱼际软组织均完全缺损,整个手掌仅剩下四个掌骨及四个手指,右手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严重下降。右手功能的缺损,也让正值壮年、身为家庭顶梁柱的张先生格外沮丧,他常常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改革,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疏解非首都功能作出示范。积水潭医院老院区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街,地处核心区,院区面积较小,基础设施陈旧,且骨科、烧伤科诊疗能力突出,就诊患者较多,导致医疗服务、运行保障及周边交通压力一直很大。而北京五环外的“回天”地区居民较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患者看病就医很不方便。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医院坚决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疏解任务实施。2021年启动拆除新街口院区1万平方米的病房楼,6月19日,恢复燕京小八景——银锭观山景观视廊,7月底前如期完成了全部拆除任务,调减床位467张,周边交通拥堵得到改善,就诊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新龙泽院区是北京市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工程,也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京北地区医…
为推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国家级骨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培养一批粤港澳大湾区骨科医疗人才,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中山市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骨科医院)联合香港骨科学院、澳门骨科学会,以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骨科教育课程”项目。11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香港骨科学院-澳门骨科学会”联合教育课程暨粤港澳大湾区骨科教育课程启动仪式在中山市骨科医院正式启动。中山市骨科医院执行院长刘波表示,这个系列教育课程将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参与的医疗机构遍布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涉及人员广,课程影响力大。师资由北京、贵州、香港、澳门及中山等国内知名骨科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形式新颖,以大师授课、病例讨论、专家点评形式为主,开办20余期的课程设计。“这个系列教育课程能让国内外骨科专家学者跨越地域限制齐聚一堂,并通过网络直播和回看形式,传递优质医疗技术与理念,增强学术与医技交流,为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 刘波表示,“11月1日,即…
10月29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与宁波市第六医院远程连线,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韩巍、脊柱外科副主任何达等骨科专家,通过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先后为2名一千多公里外的当地患者进行了手术。当天上午,蒋协远、王军强等专家利用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进行手术规划,并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团队配合下,遥操作骨科手术机器人,先后完成骨科机器人辅助通道螺钉固定术和微创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0余家浙东骨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100余位骨科医生在各分会场线上观摩了手术。据悉,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有11个省份累计20余家医疗机构参与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广泛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目前,积水潭医院已有创伤、脊柱、矫形三个科室开展了5G远程手术,至今共完成170余例,形成常态化发展,为促进我国骨科医疗资源下沉,推动骨科医疗水平均质化,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持续赋能。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通讯员 靳晓…
10月27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院长蒋协远和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运用骨科机器人天玑,为一名61岁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骨盆骨折和跟骨骨折的手术。这名患者是前一天在电梯井中发生坠落,导致腰部、臀部及左足摔伤,伤处肿痛并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被送至积水潭医院急诊,初步诊断为“左跟骨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收入创伤骨科病房。王军强介绍,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像这样的多发伤患者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手术,需要分级、分段手术,便于控制手术对患者带来的损伤。但是,对于多发骨折患者来说,传统治疗方法时间过长,骨折部位容易在畸形位置出现粘连,后期复位很困难,特别是骨盆、脊柱等部位,容易导致终身残疾。创伤骨科经过详细的讨论,决定采用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可以一次性进行多部位手术,既节省费用,还能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经过术前的精细规划,蒋协远熟练运用骨科机器人为患者手术。患者俯卧位,同一体位固定两处骨折,避免了术中翻身与再次消毒。专家团队先在髂后上嵴固定示踪器,在术中三维CT规划螺钉…
10月27日上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院长蒋协远和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运用骨科机器人“天玑”,为一名61岁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骨盆骨折和跟骨骨折的手术,再次刷新了积水潭医院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多发骨折的记录。这名患者是前一天在电梯井中发生坠落,导致腰部、臀部及左足摔伤,伤处肿痛并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被送至积水潭医院急诊。结合急诊病史、查体、X线及CT,初步诊断为“左跟骨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收入创伤骨科病房。王军强主任介绍,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像这样的多发伤患者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手术,需要分级、分段手术,便于控制手术对患者带来的损伤。但是,对于多发骨折患者来说,传统治疗方法时间过长,骨折部位容易在畸形位置出现粘连,后期复位很困难,特别是骨盆、脊柱等部位,容易导致终身残疾。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创伤骨科经过详细的讨论,决定采用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可以一次性进行多部位手术,既节省费用,还能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经过术前的精细规划,蒋协远院长熟练运用骨科机器人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