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动物实验室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浏览次数:

一、给药途径和方法

给药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剂型、剂量等情况确定。

(一)注射给药法

1、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刺入皮下,若针头容易摆动则证明针头已在皮下,推送药液。拔针时,轻按针孔片刻,防药液逸出。皮下注射的部位,一般小鼠在背部,大鼠在背部或侧下腹部,豚鼠在大腿内侧、背部和肩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猫、狗常选用大腿外侧。

2、皮内注射:

局部脱去被毛,消毒后,用皮试针头紧贴皮肤皮层刺入皮内,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3、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一般选用肌肉发达、无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多选臀部。注射时针头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无回血现象即可注射。大、小鼠体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给药,如必须肌注给药,常在股部注射。

4、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时约 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

5、淋巴囊注射:

蛙类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数个淋巴囊,注入药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头背淋巴囊常作为蛙类给药途径。一般多选用腹部淋巴囊给药。注射时将针头从蛙大腿上端刺入,经大腿肌层入腹壁肌层,再进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药液。

6、静脉注射:

小鼠和大鼠的静脉注射:常采用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共有3根,左右两侧和背侧各1根,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常被采用。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可用烧杯、铁丝罩或粗试管等物代替),除毛后置尾巴于 45~50 度的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试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注射时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开始注药时宜少量缓注,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如有白色皮丘出现,说明未穿刺入血管,应重新向尾部方向移动针头再次穿刺。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反复注射,应尽量从尾的末端开始。

①豚鼠的静脉注射:一般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豚鼠静脉管壁较脆,注射时应特别注意。

②兔的静脉注射:一般采用表浅易固定的耳缘静脉,注射部位除毛,用75%的酒精消毒,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心端,拇指绷支静脉的远心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血管,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放开食、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以止血。

③狗的静脉注射:狗的静脉注射多采用前肢头静脉或后肢小隐静脉。注射部位除毛后,在静脉血管的近心端用橡皮带扎紧,使血管充盈,从静脉的远心端将注射针头平等血管刺入,回抽注射器针栓,如有回血,即可松开橡皮带,将药液缓缓注入。

(二)经口给药法

1、口服法:

把药物放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让动物自动摄取。此法优点在于简单方便,缺点是不能保证剂量准确。一般适用于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或某些药物的毒性实验,制造某些与食物有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2、灌胃法:

在急性实验中,多采用灌胃法。此法剂量准确。灌胃法是用灌胃器将所应投给动物的药灌到动物胃内。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针构成。小鼠的灌胃针长约4~5cm,直径约1mm,大鼠的灌胃针长约 6~8cm,直径约1.2mm。灌胃针的尖端焊有一小圆金属球,金属球为中空的。焊金属球的目的是防止针头刺入气管或损伤消化道。针头金属球端弯成20度左右的角度,以适应口腔、食道的生理弯曲。

?①鼠类的灌胃法: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水平,为防止插入气管,应回抽注射器针栓,如无空气被抽回,即可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 3~4cm,大鼠或豚鼠为 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狗、兔和猫的灌胃法: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动物口中,压住舌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再慢慢沿上腭壁插入食道,将灌胃管的外端浸入水中,如有气泡逸出,则说明灌胃管误入气管,需拔出重插。插好后,将注射器连于灌胃管将药液推入。灌胃结束后,先拔出灌胃管,再拿出开口器。一次灌胃能耐受的最大容积为兔80~150ml,狗200~500ml

(三)呼吸道给药:

呈粉尘、气体及蒸气或雾等状态的药物或毒气,均需要通过动物呼吸道给药。如实验时给动物乙醚作吸入麻醉、用锯末烟雾制作慢性气管炎动物模型等,特别在毒理学实验中应用更为广泛。

(四)皮肤给药:

为了鉴定药物或毒物经皮肤的吸收作用、局部作用、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均需采用经皮肤给药方法。如兔和豚鼠常采用背部一定面积的皮肤脱毛后,将一定的药液涂在皮肤上,药液经皮肤吸收。

(五)脊髓腔内给药:

此法主要用于椎管麻醉或抽取脑脊液。

(六)脑内给药:

此法常用于微生物学动物实验,将病原体等接种于被检动物脑内,然后观察接种后的各种变化。

(七)直肠内给药:

此法常用于动物麻醉。兔直肠内给药时,常采用灌肠用的胶皮管或用14号导尿管代替。

(八)关节腔内给药:

此法常用于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复制。

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毫克/千克体重(mg/kg)计算。某种药物对于某种动物的剂量来自于实践。当我们对某种动物需要解决药物的适当剂量问题时,首先应查阅有关资料,如查不到,可先用致死量的1/10~1/5 进行尝试,也可用其它动物或人的剂量来换算。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比人大,因此单位体重的用药量比人要大,可按下列比例换算:假设人的用药量为 1, 小鼠、大鼠为 25~50, 免、豚鼠为15~20,狗、猫为5~10

团队成员

  • 蒋协远

    蒋协远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肘部骨折,肘僵硬与畸形,四肢骨折

  • 吴新宝

    吴新宝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四肢骨与关节的损伤,尤其是骨盆和髋臼损伤

  • 刘亚军

    刘亚军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颈椎腰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骨科导航机器人微创手术,骨科冲击波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