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指南 > 正文

积医科普丨亲近大自然,谨防被蜱虫“叮”上

发布时间:2023-09-27点击数 字体:

“双节”将至,很多朋友准备开启假期旅程,走进大自然,户外徒步登山。在户外活动时,如不做好防护,很容易被蜱虫“叮”上,导致蜱虫感染。那么如何防止被蜱虫叮咬?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呢?

1.jpg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感染,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此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中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在6-10月。被携带病毒的蜱叮咬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等传播。

2.jpg

主要症状为发热、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结肿大、乏力及胃肠道症状等,多数预后良好。老年、有基础疾病或延迟就医者病情较重,危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jpg

医生提醒,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长时间在野外穿长袖的衣服,裤腿最好扎起来,或者把裤子塞到袜子或鞋里,如果有裸露的皮肤,最好涂一些祛避膏,避免蜱虫的叮咬。

一旦发生蜱虫叮咬,一定注意不要生拉硬拽,容易将蜱虫的口器断留在皮肤内,会释放大量病毒。当发现被蜱虫叮咬时,第一时间先用酒精、松节油或旱烟涂抹在蜱虫虫体上,待其自然脱落。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供稿丨急诊科 张帆

编排丨于淼

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审核丨靳晓方


上一篇: ​积医科普丨假期饮食这样吃,节后上秤不焦虑

下一篇: 积医科普丨儿童眩晕,当心是耳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