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研讨会 已有 1 人浏览
5月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研讨会”在回龙观院区召开。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药品监管局、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医学伦理、组织工程、数字化应用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应邀参会。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出席会议并致辞,副院长于洋主持会议。科技处、医务部、护理部、临床试验机构办等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围绕技术突破、政策优化、产业转化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并汇报了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的阶段性进展。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郭全义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徐丽明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刘芳教授、清华大学朱岩教授、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侯峰忠主任分别作专题报告,从原材料获取与院企协同创新机制、同种异体材料标准化及质量追溯体系、动态伦理审查机制与伦理实践路径、组织移植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助力精准医疗、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及统一平台建设与政策优化等方面,…
2025-05-11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为西藏昌都手足畸形儿童开展免费矫正手术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在西藏昌都市,30名手足畸形儿童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公益医疗团队的畸形矫正手术。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来自全国多地的外科专家先后前往昌都开展免费的手术,目前受助儿童已达300名。10岁的藏族小姑娘索朗旺姆来自昌都市洛隆县,患有先天性手部畸形。她的两只手都各有6根手指,而且左右对称,没有拇指和虎口。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手外科主任陈山林:拇指是占手功能的40%多,拿捏东西拇指功能非常重要,她现在发挥不了这些功能。这个手术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会有很大改变。5月5日下午,索朗旺姆接受了右手正畸手术。在康复后,她就可以进行抓握、拿捏,恢复手部正常动作,未来她还将进行左手的手术。此次公益行动,共有30名手足畸形儿童进行了免费手术。据了解,西藏昌都地区是先天性手足畸形的高发地区,据专家的调查和估算,当地人口发病率大约达到千分之二,其中一部分属于特别严重的畸形。从2017年11月开始,来自北京、重庆、江苏、上海等地的优秀外科专家,前后7批次前往昌都,对先天性手足畸形儿童展开公益救助。目前…
2025-05-0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研究成果荣登《The Bone & Joint Journal…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刘巍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骨科权威期刊《The Bone & Joint Journal》(2025年5月刊)发表题为《计算机导航辅助切除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长期随访(Long-term outcomes of computer navigation-assisted resection for primary pelvic sarcomas)》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大样本病例对照分析证实,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可显著提升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并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为这一复杂部位肿瘤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标志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在骨盆肿瘤精准治疗领域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骨盆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周围密布重要血管、神经及内脏器官,导致恶性肿瘤切除与骨盆重建手术难度大,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自2007年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牛晓辉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手术以来,以现任学科带头人刘巍峰教授为代表的骨肿瘤团队持续深耕智能骨科辅助骨盆肿瘤切除重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际上公开报道的开展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盆肿瘤手术最多的团队。本研究数据显示,采用计算机导航…
2025-05-0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五一假期成功救治多例急危重症患者 已有 1 人浏览
劳动节假期首日,当大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却坚守岗位,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5月1日下午,普外科急诊团队接连收治两例从外院转来的高龄车祸伤患者,均为多发伤伴腹部闭合性损伤,情况十分危急。普外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徐耀凯医生迅速完成接诊评估,蔡轩医生联合急诊内科等多学科会诊。此时,69岁男性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经综合研判并与科室主任高鹏骥及值班医生王欣讨论后,医疗团队果断决定实施急诊手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系膜血管严重破损,腹腔内出血量近3000毫升。在麻醉团队完成1000毫升自体血回输的强力保障下,成功控制出血点,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稳定。正当首台手术紧张进行时,另一名71岁女性患者的增强CT和连续床旁彩超动态监测提示腹腔空腔脏器损伤可能。蔡轩医生刚结束第一台手术便立即投入第二台抢救,通过腹腔镜探查确诊患者回肠完全断裂合并多发肠系膜损伤。医疗团队沉着应对,顺利完成回盲部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在这场持续至次日午后的生…
2025-05-06 查看详情信息 -
改善服务 | 多学科协作打造一站式服务 北京积水潭医院体重管理中… 已有 1 人浏览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体重管理中心。中心以“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为核心,依托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旨在为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科学化、个性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助力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目标。基本情况介绍体重管理中心位于我院回龙观院区西楼一层健康管理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越,中心除常规配备身高体重仪、血压仪外,还配备有专业人体成分分析仪、心肺运动测试仪等,一站式完成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等精准检测及评估。运营模式多学科联合诊:中心打破传统单科诊疗模式,由健康管理中心、营养科、内分泌科、普外科、中医科、运动医学科、心理行为医学科等专家组成联合团队。针对患者体脂指标、代谢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制定“分阶梯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医学营养治疗、药物干预、中医调理、减重手术、心理干预等,不管哪个科首诊,都可以按严重程度及干预效果进行转诊,实现内外科兼并、中西医结合,避免了患者的多科室奔波。03挂号方式…
2025-04-2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ERAT手术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李磊教授带领下,成功完成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无创治疗新方案。42岁的患者许女士右下腹反复疼了整整一周,来院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壁厚、阑尾内可见粪石样。经多学科联合评估,团队决定采用ERAT创新治疗方案。术中,医生通过肠道内镜直接看到阑尾开口明显充血,造影提示多发充盈缺损。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成功清除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粪石碎屑,随后置入可降解支架扩张狭窄段。术后许女士的疼痛即刻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后48小时即康复出院,实现“今天手术、明天进食、后天出院”的快速康复目标。术中造影可见阑尾内多发充盈缺损X线下查看阑尾腔支架的形态和位置ERAT是一种新兴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通过结肠镜在X线引导下,经自然腔道对阑尾进行精准介入治疗。该技术通过支架置入、结石取出及脓腔引流等操作,可快速解除阑尾梗阻、降低腔内压力,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完整保留器官功能。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该方法无需切除…
2025-04-22 查看详情信息 -
18年“超龄”移植肾功能衰竭,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精准治疗助力…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70岁的田阿姨与体内“服役”18年的移植肾共同缔造生命奇迹——这个超出器官移植平均生存期近一倍的特殊病例,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团队的精准诊疗下,成功突破功能衰竭危局。通过肾穿刺活检技术,这枚承载着医患共同坚守的“生命滤网”重新开启净化使命,续写生命篇章。田阿姨是一位与疾病长期抗争的多囊肾患者。二十年前,刚满50岁的她因肾功能恶化进入尿毒症期,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两年后,她成功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虽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肾功能恢复良好。然而术后8个月,田阿姨复查时发现HPV阳性。在为期半年的监测中,病毒由低危型转为高危型,期间曾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近一年来,田阿姨的血肌酐水平逐渐升高至100-200umol/L区间波动。就在三个月前,田阿姨的双腿突然像注了水的皮囊般肿胀,短短数日便蔓延至全身。一个月前,她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水肿加重,伴随左下肢皮肤破溃形成水泡,于是立即到医院就诊。急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严重低蛋白血症、胸腔及心包积液、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问题,经抗感染、补…
2025-04-16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临床研究成果登顶《Bone & Joint Journal… 已有 0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在国际权威期刊《Bone & Joint Journal》(2025年4月刊)发表题为《Robotic arm-assisted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的全球首创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临床队列研究,标志着复杂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重建迈入精准智能新纪元。该研究以全球最大临床队列和最小两年随访数据,首次验证了机器人技术联合原创“圈-点-柱”髋臼重建理论在翻修术中的突破性价值。据悉,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团队自2019年引入Mako机器人系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髋翻修髋臼侧重建。团队通过探索建立了4种术中配准方法,解决了翻修手术个体间差异大,骨质缺损严重,骨-金属假体界面伪影重等多个技术难点,使配准成功率达到98.5%,整体配准精度达0.38毫米。通过3D建模精准评估骨缺损,机器人实时导航实现亚毫米级髋臼锉磨和个性化假体定位,髋臼假体植入后验证角度与计划值偏差仅1度,远超传统手术精度。整组手术涵盖松动,感染,反复脱位等高难度翻修指征,患者术前严重骨缺损患者占比近60%,超过20%…
2025-04-08 查看详情信息 -
心脏大血管外科+创伤骨科接力手术!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成功救治…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创伤合并心肌梗死的复杂危重症患者。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创伤骨科专家7小时连续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与右小腿截肢术,突破了复合外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禁区,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生死抉择:当创伤遇上“不定时炸弹”70岁的患者陈先生因意外事故被钢丝绞伤导致右下肢毁损合并左髋骨折,紧急送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救治。经急诊评估,其右踝部存在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面积皮肤坏死,左髋关节完全脱位,进一步检查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立即为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其左主干及三支主要血管存在重度狭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至30%,心脏功能已处于崩溃边缘。此时,医疗团队面临两难抉择:若先行截肢手术,术中有创操作可能引发致命性心源性休克;若优先处理心脏问题,下肢进行性坏死感染将迅速导致脓毒血症。更危急的是,患者已出现发热,心肌缺血与下肢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致命。…
2025-04-07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成果丨肌肉再生领域取得新进展:金纳米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免疫… 已有 0 人浏览
科研成果丨肌肉再生领域取得新进展:金纳米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极化促进骨骼肌修复再生
2025-04-03 查看详情信息 -
技术创新丨神经电生理科创新应用迟发反应监测技术护航胸椎手术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南京大学脊柱外科研究所(脊柱侧凸中心)成功举办第25届国家级《脊柱畸形》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张珍珍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班,并就“迟发反应在胸椎管狭窄减压手术中应用”作了病例汇报。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国内首次将迟发反应监测技术应用于胸椎手术实时监测。神经电生理科张珍珍作病例汇报迟发反应作为神经电生理诊断的常用技术,用于测定近段神经传导功能,在此次创新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报告引发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胡勇、上海华山医院金翔等全国知名专家及同行的关注,与会专家对此项技术在脊柱脊髓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开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历经三十年技术积淀,自2022年12月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以来,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数量逐年递增,监测范围从普通的外周神经到脊柱侧弯,逐步扩展到胸椎管狭窄、脊髓占位、上颈椎脱位,监测技术和监测规程也日益精进,形…
2025-04-02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开设骨代谢类药物围用药期口腔检查专病门诊 已有 1 人浏览
为降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发病率,减少骨代谢类药物使用患者口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创新开设骨代谢类药物围用药期口腔检查专病门诊。背景与疾病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骨质疏松症诊疗率提升,骨代谢类药物(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等)临床应用显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中,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发病率可达0.8%-12%。该病症多因用药期间口腔治疗(如拔牙、种植)或潜在口腔感染诱发,临床表现为颌骨暴露、反复感染,平均治疗周期长达18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专病门诊特色基于以上背景,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特别开设此专病门诊。该门诊通过“用药前风险评估、用药中动态监测、停药后追踪管理”的闭环管理路径,为患者构筑全周期口腔健康防护体系,使MRONJ预防窗口前移。同时,依托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优势,口腔科与内分泌科、骨质疏松门诊、药剂科组建MDT团队,共同为骨代谢类药物使用患者围用药期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就诊指南适应人群① 拟接受、正在使用、曾经使用唑来…
2025-03-28 查看详情信息 -
“心”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正式成立 已有 1 人浏览
2025年3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仪式在回龙观院区东楼举行。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国安,副院长姜春岩,副院长陈山林参加仪式,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教育处、纪检办、绩效办、总务处、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蒋协远在成立仪式上强调,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专科建设,增强了综合诊疗实力,是医院深化医疗服务、提升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心脏及大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心脏大血管外科将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助力患者重获健康。院长蒋协远致辞李玉梅指出,北京积水潭医院始终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为己任,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强专科基础上向“大综合”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对完善医院学科布局具有深远意义。从首批患者的良好反馈可以看出,心脏大血管外科将为高龄、危重症及复杂心脏病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这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之一。院党委书记李…
2025-03-26 查看详情信息 -
AI赋能提升临床质量管理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本地部署DeepSeek… 已有 1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在信息中心团队及清华先进智能数据库研究院朱旭光博士团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该系统由本地知识库和DeepSeek推理两大核心板块组成,经前期部署、调试和临床、信息两周的测试、运用,目前已在病历质量管理和临床辅助决策中初步应用,为医院智能医疗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当前运用:智能化提升病历质量与诊疗规范DeepSeek大模型的引入,使病历书写和临床质量管理更加标准化、智能化,有效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智能病历审核:模型可自动检查病历内容,识别潜在缺陷,如诊断依据缺失、治疗方案不规范等,确保病历符合国家医疗标准。精准诊疗建议:基于本地知识库和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及最新临床指南,DeepSeek能够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辅助医生制定科学决策。自动病历生成:系统能够快速生成首次病程记录及病历摘要,提高书写效率,减少医生的文书工作负担。据心内科主任刘巍介绍,DeepSeek的应用使病历质量的一致性显著提高,试运行阶段病历缺陷率降低了30%,医生的文书工作时间减少近50%。未来方向:开发智能…
2025-03-17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衰弱护理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已有 1 人浏览
权威发布 引领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新方向执笔作者:贾云洋 梁小芹 霍妍 果欣欣 姜 耀 孙志坚 刘刚指导专家组:李庭、杨明辉通讯作者:鲁雪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攀升,因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复杂的围术期管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近日,由中国脆性骨折联盟、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北京医学会创伤分会护理学组、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老年骨科护理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多家骨科、老年医学科护理领域权威专家制定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衰弱护理管理专家共识(2024)》正式发布。该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衰弱管理提供了标准化流程和推荐意见。通过早期识别、系统评估和多维度干预,改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衰弱与老年人发生跌倒、髋部骨折密切相关,发生髋部骨折后进一步加速了衰弱的进展或者发生新的衰弱,严重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共识》以“全周期、精准化、个性化”为核心理念,围绕…
2025-03-14 查看详情信息 -
七旬老人迎“心”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高龄患者微创冠脉搭桥手… 已有 1 人浏览
“来,看镜头,1、2、3......”3月11日上午,在心血管病房,身着病号服的许奶奶对着镜头露出微笑。医生的精准手术、护士的精心照护,让这位来自内蒙古的73岁老人快速康复,出院前开心地和大家留下这张特殊的“全家福”。当“心头大患”遇上颈椎顽疾身患冠心病多年的许奶奶,长期遭受心绞痛折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连散步都成了奢望。更棘手的是,她还伴有严重颈椎管狭窄,若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术后卧床可能引发神经损伤。面对这个“双重难题”,心血管内科刘巍主任团队与心脏大血管外科李庆主任团队强强联手,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采用经肋间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在确保冠脉血运重建效果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以加快康复进程。小切口解决大难题3月3日,在李庆主任的主刀下,手术团队采用左侧肋间小切口的入路方式,在不使用体外循环的情况下,为患者成功完成了前降支和对角支的搭桥手术。这项“绣花功夫”般的技术避免了传统的纵劈胸骨,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减小手术创面,降低术中出血量,并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疼痛等并发症的风险。手…
2025-03-13 查看详情信息 -
改善服务丨全病程管理模式!北京积水潭医院记忆障碍专病门诊正式… 已有 1 人浏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记忆力衰退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功能障碍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应对这一需求,北京积水潭医院近期开设了记忆障碍专病门诊。该门诊致力于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精准评估-科学干预-全程管理”服务,旨在帮助患者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诊疗特色精准评估体系:国际标准化认知量表测评+头部影像学/生物标志物检测。个性化干预方案: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家庭照护支持。全程健康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跟踪,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就诊人群✔ 近期记忆力明显减退(如重复提问、遗忘近期事件) ✔ 语言表达/计算能力下降 ✔ 性格改变、情绪异常波动 ✔ 已确诊认知障碍需优化治疗方案 出诊专家闫欣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学术背景:临床医学博士,国家公派赴瑞士伯尔尼大学Insel医院神经内科深造,师从国际认知障碍领域顶尖团队,掌握国际前沿诊疗技术。 临床擅长:擅长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早期筛查与个体化治疗,对疑难病例鉴别诊断经验丰富。 学…
2025-03-06 查看详情信息 -
高龄不是禁区!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机器人助力90岁骨盆骨折患… 已有 1 人浏览
机器人微创手术创康复奇迹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带领的智能骨科团队,运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骨盆通道螺钉置入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90岁高龄的骨盆骨折患者。惊险一刻 遛弯大爷遭遇车祸 骨盆多处骨折“我就想过个马路,谁成想……”90岁的王大爷(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日常遛弯竟遭遇飞来横祸。被轿车撞倒后,王大爷右侧身体重重着地,当即痛得无法动弹。随后,120急救车将他送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查显示:右髋部及右大腿内侧明显肿胀,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触痛明显,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幸运的是,得益于日常锻炼,王大爷的身体基础条件好,生命体征平稳,暂没有出现休克等症状。这种“骨折之王”在年轻人身上都凶险异常,更何况是年过九旬的老人,骨盆骨折是不容忽视的急症。但传统手术需要大开大合,老人身体根本承受不住;保守治疗又会导致长期卧床,引发致命并发症。争分夺秒 多学科联动+智能骨科 打响精准“微创战”当天,患者被收入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智能骨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发创伤的绿色通道抢救机制。…
2025-02-27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