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特色技术
  • 【学术交流】创伤骨科ERAS示范病房线上系列课程之——围手术期血糖管…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创伤骨科ERAS示范病房线上系列课程之——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题

    2020-08-20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科研课题立项汇报活动(复审)报道 已有 222 人浏览

    2020年8月17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科研课题立项汇报活动(复审)在新街口院区骨培中心举行。此次复审是在7月30日项目初筛的基础上进行,专门针对初筛选出的9个项目进行汇报与专家评审。护理部专门邀请了北京宣武医院护理部韩斌如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王志稳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徐园护士长和我院科研处于洋处长,对9个复审项目进行评分及点评。 董秀丽主任做会前介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韩斌如主任做点评与初筛汇报相比,9个项目都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项目更加严谨,汇报人表述更加清晰,较初筛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4位评审专家对每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打分,并从护理管理、研究思路、科研设计、统计方法等各个角度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不足,并对后续的修改及项目实施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的评审专业中肯,一针见血,让汇报者和听众们茅塞顿开,获益良多。 王志稳教授做点评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徐园老师做点评这次科研课题立项汇报活动(复审)让我们看到了我院护理科研水平与北京市护理领域科研前沿的差…

    2020-08-18 查看详情信息
  • 【援非动态】路远情长 来自北京的抗疫及时雨 已有 236 人浏览

    2020年8月10日,在几内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一批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捐赠的抗疫物资运抵中几友好医院。这批物资仿佛是一场及时雨和强心剂,将极大缓解中几友好医院抗疫物资紧缺的局面,坚定中几双方医护人员战胜疫病的信心。 中国第27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和中几友好医院代表出席捐赠仪式几内亚是西非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自2020年3月12报告首例确诊病例以来,这一数字每日剧增。至八月中旬,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八千例,总统一再延长国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首都科纳克里及各大城市曾一度采取封城等措施。抗疫物资匮乏正是造成这一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几内亚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截止到2020年8月13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在疫情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分三批向援几内亚医疗队和中几友好医院发运了急需的防疫物资和设备。这些物资包括5万个口罩、 5万副外科手套、3500份新冠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羟氯喹、阿奇霉素、测温消毒通道一体机等。为应对当地疫情爆发和援外医疗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由于正处于非常时…

    2020-08-1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李星野拟入选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已有 628 人浏览

    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选拔经过形式审查、初审、复审等环节,产生拟入选人员150名。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示了拟入选人员名单,我院脊柱外科李星野入选。这是我院近五年来再次有人员入选科技新星计划。本年度我院、所从12名符合推荐条件的人选中遴选出6人进行推荐,其中医院推荐4人、研究所推荐2人。申报期间科研处为申报人员详细解读申报要求及相关管理办法,对推荐材料严格形式审查,与申报人员一起为提高申报质量共同努力。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委组织实施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新星计划选拔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旨在选拔优秀的青年科技骨干,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骨干。文/科研处李星野,医师,20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在近年来的科研工作中作为负责人承担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5.221。此外,李星野通过了香港外科学院…

    2020-07-2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抗击疫情志愿服务4000小时 已有 258 人浏览

    在院党委和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北京积水潭医院两院区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号召,全员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承担起我院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重要工作,使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体现了积水潭医院在疫情防控领导工作中的精准施策和及时、高效。 6月份至今,“积医应急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我院每天参与服务人数达15人左右、服务6000余人次;每月参与服务人数达600人、服务时长近4000小时。这些数字,来自每一位积医志愿者的付出,表现出特殊时期我们积水潭人的担当和责任,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还是周末、端午节,院内的志愿服务岗总有人在为患者提供服务。各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冲在两院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协助医院做好查看健康码、自助机使用指导、一米线疏导、咨询核酸检测流程等工作。随着就诊人数增多,部分临床科室、团支部也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来。 近40度的高温天气,志愿者们坚守预检分诊岗位,严格又认真地协助患者完成预问诊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同时做好维持一米线工作,守好患…

    2020-07-2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四家市属医院联合主办中关村“火花”活动 已有 249 人浏览

    2020年6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主办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的模式,参会人员近200人。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处于洋处长主持,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闫颖处长、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潘军华参加会议并致辞。 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领导致辞闫颖处长表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关系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有意义,目前已有200多个项目借助于“火花”活动实现技术、投融资以及创业服务等对接,希望更多的医疗项目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同时也希望通过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为市属医院培养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潘军华处长介绍了医管中心对市属医院成果转化工作的总体布局和规划以及2019年取得的成绩。感谢管委会对医疗领域成果转化工作的支持,也希望市属医院能够与中关村各园区积极对接,推动项目的落地。路演活动中,来自四家市属医院的8个项目进行了展示,项目涉及智能康复监测,AR导航、干细胞治疗、医疗防护用品等多…

    2020-07-01 查看详情信息
  • 【保命又保肢】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完成首例高压电烧伤患者左拇寄… 已有 252 人浏览

    “当时转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是来保命的,没想到不仅命保住了,还保住了右手!”张伟(化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20年6月24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张伟结束了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近5个月的抢救和治疗,高兴地出院回家了。 2020年的1月初,由于工作时左肩不慎触碰10kv高压电,张伟的双上肢、左胸部、左大腿、右足被严重电击,导致重度烧伤,生命危在旦夕。张伟马上被送至当地医院,进行了心肺复苏、急诊双上肢切开减张手术,伤后3天进行左肩部及左胸部保守切痂手术。由于当地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医生担心彻底清创后锁骨下动脉外露、损伤,一旦出现血管破裂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双上肢严重毁损伤、大血管损伤、需要截肢,他们将张伟转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救治。烧伤科沈余明主任带领专家团队,在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期间的多方困难,利用多种先进修复技术,为患者进行了游离皮瓣移植术、穿支皮瓣移植术、废弃左拇大腿寄养、异位再植于右手重建右拇等五次重大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拇指寄养、异位再植技术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彰显了积水…

    2020-06-24 查看详情信息
  • 多学科“共管”智慧,让高龄老人“死亡性骨折”不再可怕 已有 0 人浏览

    多学科“共管”智慧,让高龄老人“死亡性骨折”不再可怕

    2020-06-08 查看详情信息
  • 重磅!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 已有 15 人浏览

    中国自主研发产品填补国际空白12月1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副院长团队的科研成果——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据悉,该产品率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最高难度的骨盆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填补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全流程辅助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国际空白。骨盆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为何有独特的价值?骨盆骨折,是最严重的骨创伤,致死致残率居所有骨折首位,手术治疗难度公认最高。中国骨盆骨折发病率70万例/年,B型和C型骨折,均需手术治疗,占比81%,预估手术量为56.7万例/年。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脆性骨盆骨折(FFP)发病率明显提升,预计2030年FFP数量将增加2.4倍。对于骨科医生来说,骨盆骨折在临床上通常要采取切开的方法,这样的操作创伤大、愈合慢、容易引起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骨盆骨折后,无法耐受切开手术,徒手闭合复位又容易造成二次骨折,往往只能保守治疗,导致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在医疗资源不充分的地区,往往只能采用临时固定的治疗手段,在后期容易…

    2023-12-13 查看详情信息
  • 聚焦3D打印,创新引领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参展2023年服贸会 已有 10 人浏览

    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3号馆盛大开幕。本届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与创新,展现医疗卫生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和医疗服务新模式。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本次服贸会医疗机构代表之一,携3D打印技术和产品亮相专题展核心公益展区,集中展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临床诊疗方法、技术和产品创新,包括骨创伤、脊柱、髋、膝、肩、肘、踝、腕等多部位的3D打印定制化假体模型、3D打印定制化钢板、ABM髋臼重建系统等。多项成果为全球首创或者全国首创,受到观众和媒体的重点关注。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右二)和院长蒋协远(左二)到医院展区进行指导副院长于洋(左二)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访谈科技处处长韦祎接受媒体采访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区3D打印产品展示3D打印技术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发展近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以骨科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基于3D打印技术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创新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诊疗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覆盖术前数据收集、逆向…

    2023-09-04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