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结题工作顺利完成 已有 人浏览
近期,科技处组织首批院级科研基金结题答辩会。本次院级基金结题答辩会在线上举行,共邀请13位院内专家、13位院外专家,分别对25项青年基金、26项自然基金培育计划项目以及27项医工企交叉培育计划项目进行评审。副院长于洋以及科技处副处长韦祎担任评审会主持。 为调动我院职工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培养,为申请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奠定基础,我院于2019年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院级科研基金任务期两年,近日,第一批院级基金迎来结题验收。 第一批院级青年基金共立项25项,经费43万,自然基金培育计划27项,经费210万,医工企交叉培育项目29项,经费88万,共计资助341万元。在过去的两年中,绝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任务,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发表论文131篇,其中统计源期73篇, SCI收录论文58篇;申请专利78项,包括发明专利17项和实用新型61项;参与学术交流国内50次,国际17次;依托青年基金成功申报局级以上课题10项;依托自然基金培育计划项目申报国自然23项,获批4项;依托医工企交叉培育计划项目促成样品/样机15项,其中1项已转化。20…
2022-06-0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八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 已有 人浏览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海淀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共获得8个项目的立项资助:其中重点研究专题项目2项,前沿项目5项,重点研究专题子课题1项,拟资助总经费351万元。本年度我院共申请海淀联合基金22项,资助率32%,达到了项目立项以来的最好成绩。项目申报期间,科技处结合市基金委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为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并对申请书进行严格审查,与申报人员共同努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海淀联合基金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多家科技研发企业共同设立,旨在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调动北京优势科技力量,开展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战略定位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为科研团队跨学科、跨部门开展前沿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全力支持。该基金“智慧骨科”领域专题自设立以来,致力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临床诊疗评价、智能操作控制、手术方法规划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临…
2021-10-30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两个案例入选北京市首期《科技成果转化… 已有 人浏览
近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联席会办公室编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集》正式发布。《操作指南》共梳理了14个成果转化相关的流程,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典型案例集》深入总结了各机构在破解成果转化难点、堵点问题上的典型做法、取得成效及经验启示,首批典型案例共31个。我院共有两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其中赋权试点案例成为案例集的第1个案例,介绍了我院在赋权试点改革工作中的尝试,并完成北京首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此外,我院医工企联合研发与转化模式也作为第19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介绍了我院通过构建医工企三方合作闭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两个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探索和实践,本次入选北京市首期案例集是主管部门及同行专家对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鼓励,也是医院高度重视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发掘和孵化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积极…
2021-10-29 查看详情信息 -
股骨头坏死治疗新进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首创3D打印定制化… 已有 人浏览
“贴合!满意!”这是矫形骨科杨德金副主任医师在完成创新术式——3D打印定制化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第一感受。这一创新术式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标志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在股骨头坏死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积水潭方案”。 股骨头坏死好发于中青年,致残率高。据统计我国现有超过800万罹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而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股骨头的坏死往往会经历坏死面积由小到大的过程,同时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给年轻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对于刚刚出现股骨头塌陷,但关节间隙良好,髋臼侧未出现显著磨损的病人,传统治疗只能选择全髋置换,不得不牺牲髋臼侧正常软骨,股骨侧也要丢失大量骨质。能不能在恢复关节面的同时又保留尚未坏死的关节结构,是这些病人经常问到的问题。针对这一时期的疾病特征,结合3D打印定制化假体的优势,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教授带领团队设计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创新术式——定制化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同时研发成功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假体和手术器械。历经两年余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无数次演练,…
2021-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在创新中砥砺前行——北京积水潭医院在“2020首都青年医学创新与转… 已有 人浏览
11月28日,由北京医学会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支持的“2020北京医学会首都青年医学创新与转化大赛”决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我院五个项目团队分别经由北京医学会各分会及我院推荐参加比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决赛的20项青年医师的优秀成果从200项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 手外科杨勇医生团队项目“肌肉再分布技术(MRT)在智能仿生手运动意图识别中的研究”荣获大赛二等奖 矫形骨科杨德金医生团队项目“ABM髋关节翻修系统”荣获大赛三等奖(唐浩医生答辩) 麻醉科种皓医生团队项目“智能麻醉穿刺辅助系统”荣获大赛三等奖 本次获奖的我院项目均是在临床上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研究产生的。我院科研处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上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科交叉,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在医院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文图丨 科研处 种皓 王珍
2020-12-02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团队、周一新教授团队荣获北京医学科技… 已有 人浏览
11月28日,北京医学会颁发第五届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我院创伤骨科蒋协远常务副院长主持的《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矫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髋膝关节重建关键技术体系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蒋协远教授团队成员领奖 周一新教授团队成员领奖 北京医学科技奖是由北京医学会设立的首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项,旨在引领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尖端医学科研成果的产出。两个项目获奖,充分肯定了我院在科技创新推广工作中的贡献,我院将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精神,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项目介绍《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属骨外科中肘关节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领域。肘关节损伤后易发生僵硬和异位骨化、关节置换的失败率高,导致初次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项目组通过十年潜心研究,率先提出了肘关节僵硬的手术-康复-心理一体化治疗的中国模式,建立三维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肘关节旋转中心轴定位系统,建立了符合国人特点的肘关节置换新模式,减…
2020-11-30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技术创新项目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医疗… 已有 人浏览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医疗创新顶级赛事,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由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承办,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协办。本次大赛共分6个类别,全国共有665个项目报名参赛。 我院本次共有4个项目组5个创新项目参加比赛,经过初赛、复赛的重重筛选,最终5个项目全部杀入全国总决赛。其中来自麻醉科的“智能麻醉穿刺辅助机器人系统” 项目获得光机电组总决赛二等奖,来自骨科研究所的“真皮细胞外基质来源软骨再生支架材料”项目获得医用耗材与植入产品组总决赛一等奖,来自矫形骨科的“移动智能动作监测骨科康复指导仪”项目获得人工智能产品组总决赛二等奖,另外一个来自矫形骨科的“ABM髋关节翻修系统”项目获得医用耗材与植入产品组总决赛一等奖。同时这些参赛项目也参加了医院项目专场赛,并获得单项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大赛最佳组织奖。 与此同时,作为优秀参赛项目单位,我院受到大赛主办方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邀请参加了2020年9月17日-19日,在苏州国际博…
2020-09-22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和创伤骨科在肌少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已有 人浏览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的中、德、荷、英四国学者合作的研究工作“肌肉密度预测髋部骨折风险”在线发表于老年医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 (2020,DOI: 10.1002/jcsm.12616,影响因子9.802,中科院一区Top)。放射科王玲医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创伤骨科吴新宝教授和放射科程晓光教授为通讯作者。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的骨折”,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据报道,老年髋部骨折在伤后1年内的死亡率达12%~37%。如何早期将髋部脆性骨折高危人群精准识别,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如能准确识别并预测老年髋部骨折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髋部脆性骨折发生率,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针对这一挑战性课题,我院放射科和创伤骨科合作,基于扬帆老年髋部骨折项目人群,共收集了918名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和316名健康老年志愿者,采用髋部CT数据,聚焦于肌肉密度的三维精准测量,发现肌肉密度这一新兴指标预测髋部骨折风险优于传统的面积骨密度(aBMD),为老年髋部骨折风险预测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
2020-09-0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创新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 已有 人浏览
2020年9月2日至9月4日,“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光机电组全国复赛、决赛在湖北省鄂州市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举行。本次大赛以“关注转化医学面向临床实际需求、强化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入围光机电产品组复赛角逐的企业和团队项目共50余项,最终杀入决赛项目20项。我院麻醉科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智能麻醉穿刺辅助机器人系统”以复赛综合评分87.4分的成绩以第一名晋级,最终在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全国性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自2018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此次比赛是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首次在湖北举办。我院麻醉科从2018年起开始摸索医工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能麻醉穿刺辅助机器人系统”项目组由我院麻醉科王庚主任医师、周雁主任医师等医学专家及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藤江正克教授带领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共同组成。该项目…
2020-09-08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2019 年绩效考核成绩进步显著 已有 人浏览
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及各临床、职能科室的有效管理和团结协作下,北京积水潭医院2019年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院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针对22家市属医院进行的2019年绩效考核中总绩效排名第13名,位于第二等级,较上一年排名进步8名,同时荣获排名进步奖;单项奖励获得市属医院(22家)排名第2名的好成绩。5月29日召开了积水潭医院绩效管理委员会会议,院领导高度重视,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李玉梅参加了会议,总会计师侯常敏主持。会议重点总结分析了2019年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2019年度医院多次召开绩效管理委员会会议,完善考核指标管理制度,讨论设定院内绩效考核指标。在齐抓共管的基础上,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同时医院公益性也得到了较好体现,特别是职工满意度和人才满意度的高分值,得益于职工的理解与努力。针对2019年度绩效考核中失分指标,绩效委员会也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逐一提出改进措施与办法。其中,患者满意度(门诊、住院满意度),医疗DRG综合能力,骨科MDC值,科研SCI论文,临…
2020-06-01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医疗机器人临床技术创新和转化成果分享”专… 已有 人浏览
5月14日,“医疗机器人临床技术创新和转化成果分享”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顺利举办,集中展示了积水潭医院目前正在研发和孵化阶段的机器人相关项目。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处于洋处长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豫副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刘亚军教授、周雁主任医师、程洋副主任医师,真健康公司陈向前博士代表研发团队分别对骨盆髋部骨折复位机器人、冲击波治疗机器人、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人机协同穿刺机器人、肺部肿瘤精准穿刺机器人作主题分享,详细汇报了研发思路和项目进展。在技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上述几款医疗机器人的技术路线、临床需求及应用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潘军华、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处副处长白伟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付小龙参加会议,并对医院在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认可,从创新政策运用、成果转化机制及医工企协同角度提出建议。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院士以“临床技术创新及产品转化”为主题作重要点评与总结,肯定了上述几款医疗机器人的研究方向与临床需求。…
2020-05-19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9项目获市卫健委2020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已有 人浏览
2020年3月31日,北京市卫健委对2020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拟批准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北京积水潭医院有9项获批立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自主创新项目7项,青年优才项目1项。本年度“首发专项”申报工作得到了院内各科室积极响应,共收到52个申报项目。因限项要求,科研处组织了我院学术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函审,从研究价值、创新性、研究方案和研究基础等方面给予评价打分。为遴选出更符合“首发专项”资助要求的项目,科研处邀请了5位院外专家,根据委员的评审结果选出36个项目组织了答辩评审会议。专家们按照“首发专项”的资助目标和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了专业性指导,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最后择优选出了19项上报市卫健委。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我院9项入选,立项项目数为历年最高。“首发专项”是由北京市卫健委组织,总体目标是面向首都,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需求为导向,开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新技术、新医药健康产品以及卫生管理策略的应用性研究,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培育优秀青…
2020-04-1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四人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2019年度(第五期)“… 已有 人浏览
7月3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第五期)“青苗”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我院创伤骨科李宁副主任医师、矫形骨科杨德金主治医师、冲击波室何蔚主治医师以及康复医学科裴倩主治医师等4人入选。 我院本年度各科室共推荐申报35人,科研处按照要求严格筛查,综合考核申报人员的整体素质,并经院党委会讨论决定,推选出15名候选人上报;同时科研处组织专家对进入会评的8名人员进行了预答辩辅导。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4名人员入选。入选“青苗”计划为青年人才提供了科研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为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奠定了基础。 “青苗”计划是北京市医管局2015年推出的“青苗、登峰、使命”三个人才计划之一。“青苗”计划旨在扶持培养青年人才,通过多项扶持举措,为北京市属医院青年人才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北京市属医院跨越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和后备力量。 文/科研处
2019-07-10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2018年度科研奖励大会 已有 人浏览
4月22日,我院在新街口院区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科研成果奖励大会。卢平书记、田伟院长等院领导和临床、医技、职能处室负责人,学科骨干及科研人员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科研处于洋处长主持。会议伊始,吴新宝副院长总结2018年科研工作。2018年科研奖励总计262.97万元,获得奖励人次600余人。包括:(1)课题中标奖励73.7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 4项,省部级、局级课题30项;(2)专利奖励16.2万元。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66项;(3)科研成果奖励55万元。其中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1项;(4)论文奖励118万元。其中中文论文430 篇、英文论文67 篇。吴新宝副院长宣读获奖名单,卢平书记、田伟院长等院领导分别为科技成果奖、重大科研项目中标奖、高水平论文奖和发明专利奖的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田伟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科研工作是医学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院型综合医院的基石,并鼓励大家在2019年再接再厉,再获佳绩。本次会议得到了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支持认可,使我院科技人才深受鼓舞。
2019-04-2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已有 人浏览
2019年4月16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政楼308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副院长主持。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出席本次签约活动的人员是:杜贤总编辑、杨晋副总编辑、医学学术编辑中心贾晓巍主任、期刊中心范存斌主任、医学教育中心继续教育部左巍主任、医学学术编辑中心孙玥主任助理以及医学学术编辑中心的各位老师和医学教育中心继续教育部的老师。北京积水潭医院出席本次签约活动的人员是:田伟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各个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及院办、科研处、教育处和杂志编辑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2019-04-1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果转化交流促进会顺利举办 已有 人浏览
12月11日,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果转化交流促进会,在我院支具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该活动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第一站由我院牵头承办。 上午活动的主题是“政策、服务与项目对接”,由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吴新宝副院长代表院领导对前来参加活动的上级部门、服务机构、企业及兄弟医院的代表表示欢迎,并表示将在院内积极支持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我院创伤骨科杨慎达介绍了《跟进式足底压力测量、调节及智能过载保护装置》及《用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关节影像可视探测仪》,创伤骨科张玉富介绍了《肘关节屈伸活动轴心定位器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脊柱外科何达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图像学习的脊柱椎弓根螺钉自动规划系统》,研究所石锐介绍了《骨科及伤口护理用新型生材料及器械》。市科委高新处王龄枞作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首都科创中心建设》的政策辅导。来自我院各科室的医工结合团队、北京市医管局、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导生物医药产业的昌平、丰台、大…
2018-12-13 查看详情信息 -
我院2015年度医管局“扬帆计划”项目通过任务验收 已有 人浏览
按照市医管局《关于2015年度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任务验收的通知》要求,科研处于2018年12月11日对我院承担的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负责人创伤骨科王满宜主任医师)和临床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运动医学科姜春岩主任医师)组织了任务验收会。会议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张保中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的林朋主任医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曾琳副研究员作为评审专家。市医管局科教处潘军华处长和李晓峰老师、以及我院吴新宝副院长参加了验收会,会议由科研处于洋处长主持。 验收会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从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人才队伍培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三位评审专家逐一进行了打分和点评,一致认为两个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任务,培养了研究团队,并在北京及全国进行先进技术和理念的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最后经过专家组评议,两个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潘军华处长对我院两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了肯定,认为项目组对实施过程及结题给予了同样重视,课…
2018-12-1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学科新星”科研培训会 已有 人浏览
为实现医院高层次人才建设规划目标,促进医院学科规划、人才梯队建设和医院战略的实现和发展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梯队。11月13日下午,我院人才办公室牵头举行了“学科新星”科研培训会。蒋协远副院长出席了培训会,科研处于洋处长以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吕艳伟在会上分别就相关问题做了讲解。全院来自24个科室,37名学科新星参加了培训。蒋协远副院长对医院整体人才培养流程、考核方式、监督管理模式做说明蒋协远副院长对医院整体人才培养流程、考核方式、监督管理模式做了说明,多入选的学科新星们提出了要求。他指出临床科研工作量大、没有捷径,要不断发现差距、不断探索;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希望你们认真执行遵守相关要求,确保项目有效实施,顺利完成终期考核。流行病学研究室吕艳伟针对临床实验注册的相关问题做讲解流行病学研究室的吕艳伟针对临床实验注册的相关问题做了讲解,强调了临床实验注册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例举了临床实验的报告规范。同时对研究方法及科研诚信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科研处于洋…
2018-11-15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何达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获得首届中国医学… 已有 人浏览
近日,第一届中国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深圳举行,我院脊柱外科何达副主任医师作为团队负责人参加了比赛,并获得总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何达副主任医师的参赛项目为《脊柱椎弓根螺钉规划系统》,曾经于今年9月参加了科研处、院工会共同主办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创新大赛(医工结合)”,获得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全国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对象主要面对医疗机构、医学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创新企业,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报名参赛,征集范围涵盖欧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等医疗卫生水平高的地区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大赛采取“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的形式进行评比,通过初赛、复赛筛选出20至30个优秀项目参加总决赛。 在总决赛上,何达副主任医师与团队成员赵经纬和来自全国的高手共同切磋、竞争。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三等奖,很好地展示了我院医工结合及医学转化的最新成果,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文并摄/脊柱外科 赵经纬宣教中心综合报道 我院脊柱外科何达副主任医师(左三)上台领奖…
2018-11-14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题讲座 已有 人浏览
为营造科研学术氛围,激发我院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科研处特邀请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原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范明教授,于9月20日下午在行政楼4楼报告厅作题为“从评委角度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的专题讲座。卢平书记、吴新宝副院长、运动医学科冯华主任、手外科陈山林主任、超声诊断科陈涛主任等百余名医护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范明教授从“一个老评委和老申请者”的角度对基金申请谈了自己的三点体会,即“始于创新、成于基础、佐以表述”,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科研经验对标书撰写中的“九大硬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范教授与现场医护人员互动交流,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与会者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细致全面、精彩实用,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卢平书记对范教授表示了感谢,并现场邀请,希望成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同时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讲座有所收获和启发,鼓励医护人员能够积极地加入到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中来。 科研处于洋处长表示,科研处将努力…
2018-09-25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