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医科普】干眼的症状你了解吗?不只是眼睛干涩 已有 495 人浏览
护眼小课堂许多患者因眼部不适来就诊,当医生经过检查后,告知患者得了干眼。患者很不理解:我的眼睛不干呀?还经常流眼泪呢?我追剧的时候被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干眼就是眼睛干涩吗?其实,干眼有许多症状,包括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眼痒、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几种同时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干眼问卷量表(如中国干眼问卷量表、OSDI量表、SPEED量表等)进行量化评估。经常流泪也不能证明眼睛不干涩。“干眼”一般指的是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而“流泪”指的是刺激性泪液分泌。由于眼睛干涩,眼表泪膜不稳定,那么眼睛反倒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流泪,流泪也可能是干眼的一种表现。有以上症状之一并且一直不好转,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干眼相关的检查了。如果经过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5秒或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5mm/5min,就可以确诊为干眼。如果泪膜破裂时间(BUT)>5秒且≤10秒或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5mm/5min且≤10mm/5min,则需要对角膜进行荧光素染色,如果染色阳性(≥5个点…
2021-11-0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影响颜值更影响健康,专家说斜视治疗要趁早 已有 184 人浏览
大家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和他聊天,他好像在看你,又好像在看着别处。或者,这个人平时看着好好的,劳累或走神的时候,一只眼睛就悄悄的歪到了别处,等你一叫他,歪出去的眼珠又马上转回来了,这都是斜视。 斜视示意图很多人认为,斜视只不过看起来不太美观,但不算是大毛病,也不值得看医生。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人之所以看东西有立体感,是因为人有两只眼睛,每只眼睛看到的景象是有细微不同的,就是这些细微的差别,传输到大脑里,经过整合,变成了我们精细的立体感或者说景深感。斜视的患者,两个眼睛看到的景象差别很大,大脑就无法把两个景象融合。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放弃整合,直接把景象堆叠在一起,人就会出现看东西“重影”,也就是“复视”。复视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因为患者看到的景象是两个,经常无法区分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也有一些患者的大脑很“聪明”,它们为了防止复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就自行屏蔽了一只眼睛的信号,只接受一只眼睛传进来的景象。这样,重影就消失了。但相应的,较精细的立体感也消失了。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能出现打球…
2021-10-29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怎样筛查肝癌 已有 190 人浏览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6位,新增90.6万例;死亡率居第3位,共计83万例,其中中国占42.5%。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肝癌发病人数位居全部癌种的第四位,而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高居第二位。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发现时已进展到晚期,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预后较差。为了尽早发现肝癌,争取获得根治性治疗的宝贵时机,有必要识别肝癌的易患人群,加强筛查。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癌,我们这里只讨论肝细胞癌。根据《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的推荐意见,肝细胞癌的易感人群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层级。肝细胞癌危险因素分层低危人群:年龄<30岁,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病的早期及稳定期,无明显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单纯性脂肪肝及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等良性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中危人群:年龄>30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肝癌家族史,无…
2021-10-27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眼化学伤不容小觑 已有 192 人浏览
01.什么是眼化学伤?眼化学伤是指因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是一种较严重的眼部急症。临床表现上可以仅有轻度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流泪、疼痛)而不残留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眼深部组织坏死、形成瘢痕、粘连从而影响眼部外观及视力;更重者可导致全眼球炎症、继发青光眼,最终可至完全失明及眼球萎缩。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时间、接触面积、温度、作用压力等。02.引起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化学物质主要分酸性和碱性两种。除了工业用途的强酸和强碱,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马桶清洁剂、部分杀虫剂;常见的碱性物质有84消毒液、洗衣粉、食品干燥剂等。03.哪种化学物质损伤更严重呢?酸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时会使组织蛋白凝固,向眼内渗入慢、病变边缘较清晰,病变一般为非进行性,仅发生在接触部位,常在受伤数小时内就可判断之后的恢复情况。而碱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后会溶解脂肪和组织蛋白,向眼内渗入快、有较强的穿透力,从而影响碱性物质未直接接触的周围组织,病变损伤呈进行性进展。 因此,总体来说碱烧伤较…
2021-10-26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脑梗死的防治 已有 202 人浏览
脑梗死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以动脉分叉处多见。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在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意识障碍脑梗死是急症,患者发病后是否及时送达医院并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因此对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超早期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2021-10-25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如何吃对蛋白粉,营养师有话说 已有 184 人浏览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蛋白粉从小众人群的高端营养品逐渐成为日常保健的功能食品。当前,蛋白粉不但是很多减重健身人群的标配营养品,也是逢年过节看望亲朋好友的礼品和住院患者的营养滋补品。但是,有人不禁会问吃蛋白粉到底有没有用呢?这会不会是我们上的另一种“智商税”呢?如果真的需要服用的话,我们到底选哪一种蛋白粉呢?01什么是蛋白粉?蛋白质是我们人体每日必需摄入的营养成分,是维持和修复机体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不仅影响机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及血红蛋白的生成等。机体每天要更新约3%的蛋白质,我们平时吃的肉、蛋、奶及豆制品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优质而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而蛋白粉作为一种从食物蛋白质中提取的蛋白质粉末,与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比,其蛋白质的吸收率更高,并且基本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跟吃肉相比,服用蛋白粉能够更少摄入脂肪,同时避免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02健康成年人需要补充蛋白粉吗?其实,…
2021-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已有 193 人浏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大众安居乐业,我国已经进入“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康生活;然,过犹不及;除广为大众所熟知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还有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亦是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之一,然而其危害性并未被充分认识。 尿酸为人体内核酸的代谢产物,其中,20%来源于胃肠道吸收的食物核酸分解产物,80%为机体自身核酸分解所产生;人体内的尿酸1/3经由消化道、2/3经由肾脏排泄。所以,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出现故障时,就会产生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水平在男性成人中>420umol/L,或在女性成人中>360umol/L时,称为高尿酸血症。就像物理世界的中其他溶质一样,当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从溶液中析出。过高的尿酸在血液中析出后,以尿酸单钠结晶的形式沉积于人体的组织中,常导致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肾脏病变。 尿酸所导致肾脏病变可急可慢;可形成肾结石,而当结石通过输尿管狭窄段时,可引起肾绞痛;急性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时,会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短期内血肌酐的升高;尿酸的慢性损害可导致肾脏逐渐失功,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入选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 已有 197 人浏览
10月16日,由健康报社、“健康北京”政务新媒体主办的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展示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荣获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计划“科普达人”奖。 “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培育宣传工作,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旨在推动各单位对不同层次、领域和岗位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进行深入挖掘选拔,精心培育一批卫生健康系统中青年典型,为各级党组织选树先进典型打好基础。通过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开展个性化、多角度、全平台培育和宣传推广,打造卫生健康行业中青年一代“网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全面培育和宣传优秀中青年人物过程中传播科普知识,丰富人文医学,深化社会认知,提升行业形象,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前期经过各单位层层选拔推选,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55名优秀中青年代表脱颖而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成功入选。 在此次展示活动中,55位优秀中青年代表分享自己的从医故事,展现医务人员精神风貌,彰显卫生健康行业风采。会上评选出2021年…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防跌倒从风险评估… 已有 156 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而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且62%以上的低暴力骨折均由跌倒引起。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骨强度下降和骨量降低,进而使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同时还会使人体的激素水平出现变化,吸收和消化能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的改变。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收集,询问跌倒史、视力筛查,检测移动能力等。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防跌倒健康宣教。临床护理上我们可以将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放置于易拿取的位置,避免弯腰、踮脚等危险动作。告知患者下床、久蹲等改变姿势时动作宜慢;夜间开启夜灯,行动不便者将尿壶、便盆等放置于床旁椅上,减少夜间下地行走的次数,避免发生跌倒。住院期间护士应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拐杖和助行器。对使用镇静剂、降压药、体位性低血压和利尿剂的患者应加强巡视,避免因精神恍惚、头晕…
2021-10-15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竟然有能痊愈的骨质疏松症——浅谈骨… 已有 166 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和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疾病的主流,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其中“骨质疏松”这个名词也逐渐为我们所熟知,并且逐渐形成了“老年+骨痛=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能治愈”的印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骨质疏松的病因,以及一类能治愈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 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只是老年人哦!),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我们所熟知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这类骨质疏松成因复杂,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疾病过程不可逆,病因无法去除,只能对症增加骨密度,不能完全治愈。而还有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而…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预防骨质疏松从绝经开始 已有 157 人浏览
最近,王女士又来到我的门诊,高兴地诉说着她的潮热、失眠、全身疼痛等症状已明显好转,希望继续给她开药。想起她几个月前来诊时痛苦焦虑的表情,感叹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对围绝经期管理的重要和必要。 绝经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激素的变化,女性或轻或重地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易出汗,失眠易烦躁,全身不适易疼痛等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和降低,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肌肉关节的疼痛,比如腰背痛、膝盖部位疼痛,手指关节疼痛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骨量降低甚至骨质疏松有关。我国在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一半会出现骨量减少,三分之一会出现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身高会越来越矮,背也越来越弯,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的脆性骨折,疼痛、活动受限、卧床等等痛苦将会伴随着中老年生活。研究发现骨量快速降低的最主要阶段就是绝经早期,也就是绝经两年之内,所以预防骨量丢失要从绝经早期开始。激素替代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方法之一。严重的更年期症状、…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 已有 147 人浏览
风湿病主要包括炎性关节病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中炎性关节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炎性肌病及系统性硬化症等。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危害是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证实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风湿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之一,下面就其中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01关节炎患者需尽早筛查骨质疏松吗?炎性关节病是风湿科常见病,是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出现关节畸形,导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明显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除此之外,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骨质疏松。研究报道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的几率明显升高,即使是在病程早期也可出现骨质疏松。另外,关节炎病人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受累的病人,使得病人跌倒风险增加。故一旦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两者共存使骨折风险进一步升高,值得引起大家的…
2021-10-11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肾主骨”道理何在?听肾内科大夫… 已有 171 人浏览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曰:“肾生骨髓”、“在体为骨”。明清时期,杨清叟《外科集验方·服药通变方第一》提出“肾实则骨有生气” 。我国传统医学体系,有“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即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功能的发挥与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的证实,肾与骨均来自中胚层,共同的发育起源预示着肾与骨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密切相关。钙磷代谢的平衡及其在细胞内、 外液中浓度的稳定,是维持人体骨骼正常发育和代谢的重要因素。而肾脏对钙磷的排泌和重吸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超过98%的钙和80%的磷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的不同节段被主动或被动重吸收。因此,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机体钙磷稳态,进而影响骨骼的矿化、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肾脏不仅是排尿排毒的“污水处理厂”,也是“生产者”和“协调员”,可以活化维生素D,生产骨形成蛋白7、促红细胞生成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调节骨保护素和硬骨素,这些物质均与骨组织密切相关,通过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的结构功…
2021-10-10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松不只病在“骨”,中医帮你来调… 已有 205 人浏览
祖国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病名。相关的描述有“骨痿”、“骨痹”、“骨枯”等。《黄帝内经》中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位虽在骨,其基本病机却与人体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的盛衰影响着骨的生长、发育、强盛、衰弱的全过程。肾精亏虚,髓失所养,导致骨髓空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骨髓失养,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另外,脾合肌肉、主四肢,脾虚化源不足,会导致肌肉瘦弱,四肢痿废不用,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肝藏血,主筋,司运动。由于年老体衰,且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动作迟缓不灵活,易于疲劳,不能久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有依赖于精血的营养滋润,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无以荣养筋骨。由此可见,肝血不足,肝肾亏虚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老年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又因动脉硬…
2021-10-0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人要继续保有高质量生活,这个… 已有 168 人浏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01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02相关检查 如您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建议您进行骨密度检查:①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②父母中一人有驼背;③实际年龄超过60岁;④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⑤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 ,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⑥40岁后身高减少超过3cm以上;⑦体质量过轻:BMI值少于19kg/m2(BMI=体重(kg)/身高(m2));⑧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⑩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
2021-10-07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不止于补钙 已有 155 人浏览
天与秋光,转转情商,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重阳节将至,首先祝各位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经常有患者朋友问:我一直在吃钙片,怎么骨质疏松还没好呢?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我们平时吃的钙片和维生素D,都属于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必备,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就像盖房子,我们除了砖头水泥,还需要钢筋,那么钢筋就好比我们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介绍如下一、双膦酸盐: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常用剂型包括口服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静脉唑来膦酸。注意事项:1、肌酐清除率需≥35ml/min。2、胃十二指肠反流性疾病患者及不能保持直立30分钟患者不适用口服剂型。3、静脉唑来膦酸需住院治疗,第一次注射有可能发生发热、肌肉骨骼疼痛、胃肠道反应等急性时相反应,多可在一周内缓解。4、双膦酸盐每年由医生评估疗效,制定下一年用药方案,口服5年、静脉注射3年后应由骨质疏松专科医生评估副作…
2021-10-06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远离脆性骨折 已有 169 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某位邻家或亲友的老人:一个热情拥抱就能把肋骨折断,一个弯腰提物竟然能将脊柱压折,雪天一个不小心滑倒能“坐断”大腿骨,跳广场舞一个趔趄手撑地能将手腕弄断,如此寻常的一个动作就能打破原本静好的生活……这一个又一个意外背后其实隐藏着被忽视的真相——骨质疏松,老年人骨头“酥脆”的“无声的杀手”。骨头怎么就变“酥脆”了?骨质疏松症,字面意思是“多孔骨”,是骨流失,导致骨骼疏松多孔、脆弱不堪。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故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有以下原因:①最主要原因是女性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骨质疏松;②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对骨头牵拉、负重等功能刺激减少,致骨流失增加、骨形成减少;③老年人外出活动少、日照时间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食量少,钙、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均易导致骨质疏松;④老年人多患有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2021-10-05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人老骨松?四招教您强健骨骼 已有 174 人浏览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弯腰驼背、走路不稳、反复骨折,老百姓说这是“骨头酥了”,其实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骨质疏松症更偏爱中老年朋友。今天通过病例,跟大家聊一聊中老年朋友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病例1今年年初的雪下得很大,55岁的王女士出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倒时,她下意识地用手撑了一下身体,虽然没怎么用力,却导致前臂骨折。拍片时,大夫说她有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幸亏是手臂骨折,医生可以使用手法复位,如果是大腿或髋部骨折麻烦可就大了。 病例278岁的张大爷平时有糖尿病、老慢支,规律治疗后,平时买菜、遛弯都没问题。有一天张大爷在家不小心跌倒了,他大胯疼痛难忍、爬不起来,家人赶忙送到了医院。原来,张大爷左股骨颈骨折了!所幸的是,张大爷2天之内就做了手术,大夫反复叮嘱他,发生一次髋部脆性骨折就是严重的骨质疏松,要马上开始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次骨折!骨质疏松早期并非无迹可寻建造一座结实耐用的高楼,需要质量好且充足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合理的建筑结构。我们的骨骼就好比一座高楼,建造这座“高楼”的材料…
2021-10-04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血管里长“骨头”?骨质疏松如何影… 已有 181 人浏览
一、骨质疏松:钙从骨骼中流失骨骼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6块骨头的灵活配合让我们得以自由活动。坚硬的骨架还组成了全身五脏六腑的坚强保护伞。然而骨骼并不是实心钢管,不仅坚固还得轻巧灵活。一块正常的骨头,好比一座房屋,原材料都是钙盐,但表层是坚强的皮质骨,密度高硬度大,犹如钢管的管壁,中间部分密度则是相对较小的松质骨,由无数个骨小梁交叉排列连接而成。这种外硬内松的总体结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上述的人体生物力学需要。而搭建每块骨头,则需要我们人体内的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者是建筑师:负责为骨骼增添新的钙盐;后者是拆迁工人:拆除房屋多余的钙盐。当然,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功能更强,就会让“房梁”更少,整个房屋就更不稳定,随着更多的钙盐从骨骼中被释放到血液,那骨骼强度就会明显下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骨质疏松”,整个骨骼如同疏松多孔的马蜂窝一样,轻微的活动可能就是脆弱骨质不能承受之重,引起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发生骨折。二、冠脉钙化:钙在冠脉中沉积 当我们提到骨质疏松,可以明白它本…
2021-10-03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