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营养周丨补充蛋白质,大豆制品能代替肉类吗? 已有 0 人浏览
5月12日-18日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倡导增加大豆、牛奶健康消费,合理控制食用油消费,形成健康营养的膳食结构。大豆作为植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质量上乘,被誉为“植物肉”。大豆制品不仅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还可以代替肉类,在临床营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那么,我们除了每日需要摄入豆类制品,还有哪些特殊人群更适宜用大豆制品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呢?下面,通过医学营养减重专病门诊的两个病例,一起来了解。特殊人群1:减重人群38岁的小王是一位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小伙子,但近几年常常被一件事困扰,就是他平时爱吃肉,可以说是无肉不欢,很快,过多的脂肪摄入导致出现了严重的肥胖问题,年纪轻轻就已经加入了“四高”队伍。小王意识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下定决心减少食用肉类,甚至一段时间以素食为主。一开始他还能坚持,但没过几天,刚吃完饭等不到下顿饭就饥饿难耐,中间需要进食零食、水果及糕点等充饥,这样反而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因此几次减重都无疾而终。对此,小王应该…
2024-05-14 查看详情信息 -
全民营养周丨庞大的豆科家族,你吃对了吗? 已有 6 人浏览
5月12日-18日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倡导增加大豆、牛奶健康消费,合理控制食用油消费,形成健康营养的膳食结构。豆类是平衡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豆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豇豆、饭豆、菜豆、鹰嘴豆、扁豆等。某些品种的嫩荚可作蔬菜,成熟后的籽粒即种子可作粮食。图片按照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通常将豆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35~40%)和脂肪(15~20%),而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少(20~30%);另一类是除大豆外的其他豆类,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55~65%),中等的蛋白质(20~30%)和少量的脂肪(低于5%)。大豆及其制品,可以换着花样经常吃大豆依据种皮的颜色分为黄豆、青豆和黑豆。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植物化学物,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尤其是淀粉含量较少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降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乳腺癌等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大豆15~25g。如何合理利用大豆及其制品01、多品种变花样大豆籽粒可整粒煲汤入菜,…
2024-05-13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防治肥胖日丨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联合举… 已有 3 人浏览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肥胖人群正在逐年增加,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进行早期防治肥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肥胖,拒绝负重前行”。5月10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减重代谢团队联合内分泌科、营养科在回龙观院区举行了“告别肥胖,减重有方”义诊活动。本次义诊活动旨在关爱超重及肥胖人群、有针对性地给予营养建议、运动计划、内分泌管理以及减重代谢手术的咨询和健康指导。上午9点,诊台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肥胖和超重患者及家属。普外科副主任毕敬涛、内分泌科副主任霍丽丽、营养科周新副主任医师、普外科郑志学医生以及普外科减重团队成员护士长孙立、护士李爽、张彩凤,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为患者和家属讲解了超重及肥胖的相关知识,并发放宣传资料。 义诊现场“肥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脂肪肝、糖尿病等……”他们从肥胖的定义开始讲起,介绍了肥胖的危害、成因,以及肥胖的饮食和运动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就肥胖相关合并症的管…
2024-05-11 查看详情信息 -
护理科普活动周丨“乳”此重要,快来get乳腺自我检查三步曲 已有 1 人浏览
近年来,乳腺疾病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发病率位居首位,也是导致45周岁及以下女性死亡的第一癌症。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乳房肿块: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仅有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乳头溢液: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需进一步检查。皮肤的改变:最常见的就是皮肤出现酒窝征呈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异常:乳头回缩或抬高较为常见。腋窝淋巴结肿大。哪些人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01、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02、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03、月经过早<12周岁或绝经较晚>55周岁04、肥胖、未育、晚育及未哺乳女性都属于高风险人群如何预防乳腺癌1、定期进行乳腺的自我检查。我国指南建议,一般人群乳腺癌筛查年龄为40岁,高风险人群可提前到40岁以前。2、提倡适龄生育母乳喂养。3、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加强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并非所有的乳腺结节都是乳腺癌,我们不能谈癌色变,更不可违疾忌医,以积极的心态,防患于未然。自我检查这样做检查最佳时间段:月经后的7-10天,洗澡时或睡觉前。1、第一步 看一看站在镜子…
2024-05-11 查看详情信息 -
护理科普活动周丨孕期睡眠呼吸暂停,伤身又伤胎,千万别忽视! 已有 4 人浏览
孕期睡觉时常常感到胸闷气短,有时还会被自己的呼噜声“吵醒”,白天头昏脑胀、嗜睡乏力……亲爱的孕妈,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忽视,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作祟。妊娠期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在孕期可能发生的睡眠障碍,其特征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到孕妇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引起胎儿早产、胎心减速、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甚至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识别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其高危因素至关重要。哪些因素会导致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 肥胖:体重指数(BMI)较高是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妊娠期体重的增加,上呼吸道的阻力也可能增加,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升高。2. 打鼾:孕期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症状,尤其是频繁或响亮的打鼾,可能是该病发出的早期信号。3. 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并发症之一。4. 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也可能有较高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2024-05-10 查看详情信息 -
护理科普活动周丨女性的膝关节更易损伤?和这些因素“膝膝”相关… 已有 5 人浏览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主要由股骨、胫骨、髌骨、半月板、关节囊、韧带等结构组成。有观点认为,女性膝关节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问题,女性膝关节发生不良后果的风险高于男性。为什么女性的膝关节比男性的更易损伤1、激素水平当女性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这一变化对骨骼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雌激素的减少导致骨骼内钙质的迅速流失,骨小梁变得脆弱,胶原蛋白的合成减少,肌肉和韧带也逐渐松弛。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女性的膝关节变得更加脆弱。相比之下,男性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过程相对缓慢,因此其骨骼退变的速度也较慢。2、生理结构女性的生理结构也会对膝关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女性通常比男性具有更大的骨盆宽度与股骨长度比,两侧髋关节之间的距离更远,膝关节外翻角更大,这种生理结构的特点,从而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现膝关节损伤。此外,女性的肌肉通常较男性薄弱,这意味着膝关节需要承担更多的重量,进一步加重了其负担。3、生活习惯女性的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膝关节的损伤。相较于男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进行一些对膝关节造成压力的…
2024-05-06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卫生日丨预防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共享健康美好明天 已有 1 人浏览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国家卫健委将中国的宣传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疾病种类繁多,但莫过于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疾病,以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胃肠道疾病,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相关的疾病。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呢?预防呼吸系统疾病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以减少病菌的传播。2、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和增强免疫力,同时,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胡萝卜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时,更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减少病菌滋生。4、做好个人防护。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口罩。如果身边有呼吸道疾病患者,要保持一定的…
2024-04-07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丨关爱自闭症儿童,每一颗星星都值得闪亮(内附… 已有 1 人浏览
关爱自闭症儿童 每一颗星星都值得闪亮自闭症,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3岁前开始显现。然而,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天赋,就像夜空中每一颗独特的星星。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自闭倾向早期发现自闭症儿童对于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1、社交互动:自闭症儿童可能在社交互动方面表现出困难。他们可能不善于与他人眼神交流,或者不会主动寻求他人的注意,可能不会分享兴趣或活动,或者不会回应他人的情感。2、语言发展:自闭症儿童可能在语言发展方面有延迟。他们可能在两岁或三岁时仍然没有说出第一个词,或者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其他问题,可能不理解简单的指令或问题,或者不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3、行为模式:自闭症儿童可能表现出重复、刻板或固执的行为模式。他们可能对某些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兴趣,或者对改变感到不安,可能有强烈的兴趣或焦虑,或者对某些感官刺激(如声音、光线或触觉)过度敏感。4、发展里程碑:自闭症儿童可能在发展里程碑方面存在延迟。他们可能在运动技能、认知能…
2024-03-29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睡眠日丨当心!有些春困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已有 2 人浏览
进入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是在春季,很多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我们称之为“春困”。古语说“春眠不觉晓”、“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均是描述春困的诗句。春困是怎么产生的?大部分情况下,春困是季节交替引起人体生理变化所导致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受到低温影响、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与毛孔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进入春季,随着天气变暖、气温升高,人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开始旺盛起来,新陈代谢逐渐加快,耗氧量增加,供给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就会相对减少,人们就会感到困倦、乏力,总觉得睡不够。如何改善春困?1、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休息与睡眠,尽量不要熬夜。2、科学用脑。当头脑不清醒、胀痛时,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利于祛乏、解困。3、加强锻炼。慢跑及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耐力,加强细胞和组织供氧,促使大脑清醒。4、适度午睡。吃完饭后胃肠道的血流会增加,大脑供…
2024-03-21 查看详情信息 -
全国爱肝日丨远离肝硬化,要从源头上做起 已有 1 人浏览
3.18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肝硬化,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医学名词,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变得坚硬。这通常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导致肝脏细胞发生炎症或坏死,并逐渐被纤维组织所替代,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最终使得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和肝脏功能失代偿。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肝硬化的成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主要有:1、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这些病毒感染后,应及时给与抗病毒治疗,如未给与抗病毒治疗并出现反复肝功能异常,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3、脂肪肝: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脂肪肝并引发肝脏炎症,导致肝纤维化进而演变为肝硬化。4、药物性肝损害: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肿瘤化疗药物、部分中草药(雷公藤、何首乌、土三七等)、抗风湿病药物等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肝硬化。5、其他导致肝硬化的病因:● 寄生虫病:如血…
2024-03-18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肾脏日丨腹膜透析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已有 0 人浏览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它通过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液、电解质以及代谢废物在腹膜两侧进行交换,从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而言,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腹膜透析患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指导,包括控制蛋白质、钾、磷和液体的摄入,以避免透析不充分或电解质失衡。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并支持整体健康水平。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水分摄入由于腹膜透析会帮助患者排除多余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和每日尿量、透析液排出量等因素,合理安排每日饮水量,避免水肿和心衰的发生。限制盐分摄取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加重肾脏负担。腹膜透析患者应尽量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和含盐量高的调味品的使用,避免摄入过多的钠盐。优质蛋白质为主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腹膜透析患者宜选择高质量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禽类、豆类等,以补充身体所需…
2024-03-14 查看详情信息 -
全国爱耳日丨老年人听力下降,一定要干预吗? 已有 0 人浏览
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十二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老年听力损失老年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以及代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老年性耳聋,也就是自然老化导致的听力下降。老年性耳聋的3个主要症状1、听力损失:也就是听力下降,表现为老人听不见别人讲话,重复性提问等。2、言语识别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听得见但听不清,或者轻声听不清,大声又嫌吵。3、耳鸣:主要表现为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响声。老年听力损失不仅发病率高,还会给老年人带来严重危害,影响老年人生活水平。主要危害包括:言语交流能力下降、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避险能力下降、经济损失大及照顾者负担重等。虽然老年听力损失发病率高,且带来许多严重危害,但目前研究发现老年听力损失不受重视,患者筛查率低。这是由于很多老…
2024-03-01 查看详情信息 -
今日冬至丨冬至阳来复 草木渐滋萌 已有 1 人浏览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一天,我国北方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风俗,“冬至大如年”,表达了人们对冬日温暖的渴望及对家人团聚的重视。在中医学的角度,冬至也是养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节点。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冬至应讲究“冬藏”,意在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适度收敛,养精蓄锐,护阳益精,以待春生。饮食宜“温”在寒冷的冬至节气,应重视温补的重要性,预防寒邪对人体的损害。可通过性温、味甘的食物来达到补益阳气,滋养身体、增强体质抵御寒邪的效果。推荐食材包括羊肉、牛肉、红枣、栗子等,同时可适量添加生姜、肉桂、胡椒等辛温食物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行动宜“缓”冬至节气,寒地冻,阳气深藏,阴气大盛,万物生机潜藏,精气涵养。应坚持锻炼身体,动静结合,但也应注意活动不宜过于剧烈,尤其是平素就自汗、气短、畏寒等阳气虚弱的人,更应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活动。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防滑,避免摔倒,可进行慢走、八段锦等室内活动。睡眠宜“足”冬至昼短夜长,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适当晚起。在阳光充足时可外出活动,不做过于消…
2023-12-22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