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骨科术后:术后疼痛不容小觑 已有 284 人浏览
创伤是骨科最常见的急症,疼痛是伴随创伤骨科患者最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内一项有关骨科创伤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骨科创伤住院人数及发病率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满宜认为,有效的创伤术后镇痛可给患者带来很多利益。 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从受伤就已经开始。王满宜说,“创伤疼痛属于伤害性疼痛, 是由较短时间内作用于机体组织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因此,创伤疼痛大多是急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多处骨折、软组织、多脏器损伤,因此大都面临着不同程度创伤引起的疼痛以及由不同程度手术产生的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住院及康复时间,还给患者带来了众多的困扰。 王满宜举例说:“创伤骨科患者术后,随麻醉作用消失,开始感觉切口疼痛,术后24小时内最强烈,一般持续3天~4天,少数持续6天~12天。术后疼痛可引起肌肉、血管收缩,致切口呈缺血状态,引起机体代谢异常,影响切口愈合。此外,术后疼痛对患者术后3天的睡眠时间、质量…
2014-01-23 查看详情信息 -
假期孩子骨折猛增 医生建议回避危险游戏 已有 262 人浏览
假期活动多,儿童的骨折意外发生率也呈增多趋势。记者昨天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该院小儿骨科急诊和病房收治患者的数量比放暑假前至少增加了一倍,其中很多小病号都是肘关节受伤,胳膊上缠着绷带、打着石膏的孩子最多。 记者从该院了解到,小儿骨科患者的数量已由放假前每天二三十例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例。之所以小患者的骨折数量猛增,医生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暑假期间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增多,而且夏天穿衣较少,暴露的部位多,保护措施不到位。加上未成年人的骨骼发育还未完成,往往很轻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重伤。 据小儿骨科专家介绍,现在该科每天都要收治3—4例自行车绞伤的小患者。因为大人不小心,孩子的脚被绞进自行车轮,造成踝关节骨折,脚面皮多处受伤。由于男孩更顽皮更好动,受伤的概率是女孩的一倍。 还有几例来自农村的小患者,爬树掏鸟窝时,从树上掉下来,造成多发骨折,胳膊肘、腕部多处受伤。此外,滑板、溜旱冰等户外活动,因场地及保护措施不当,也造成了小患者的肘、腕关节骨折。特别是在柏油马路上滑旱冰的危险更大,因为柏油马路特别涩,孩子…
2014-01-23 查看详情信息 -
化疗期间和化疗后如何保护你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不受化疗药物的伤害… 已有 310 人浏览
你体内的大部分化疗药物会在化疗结束后48小时内降解或排出。化疗药物存在于血液当中,并通过体液排出,包括尿液、粪便、呕吐物、眼泪以及唾液等。当这些化疗药物从体内排出时可刺激你的皮肤,甚至可对你周围人的皮肤造成伤害。对于儿童和宠物来说,洗手间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需要特别小心。因此在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48小时之内,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在你使用后冲洗马桶两遍,冲洗时盖上马桶盖,防止排泄物溅出。如有可能,在此期间最好使用单独的洗手间。2. 无论男女均蹲坐马桶,防止飞溅。3. 如厕后一定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用纸巾擦干。4. 如在马桶内呕吐,呕吐后冲洗马桶两遍。5. 如在脸盆内呕吐,向马桶内倾倒呕吐物时要务必小心、防止飞溅。先冲洗马桶两遍,然后用洗涤剂和热水清洗脸盆,废水倒入马桶冲走。用纸巾擦干脸盆。6. 当需要接触有可能沾染化疗药物的任何体液时,照顾你的人应戴一次性防水手套。即使戴手套,清洁完毕之后也要用温水和肥皂洗手。7. 如照顾你的人不慎接触到你的体液,应立即用温水和肥皂…
2014-01-23 查看详情信息 -
警惕儿童恶性骨肿瘤 已有 276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朱振华 吕学敏 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其中原发骨肿瘤发病率低,大约只有其他组织肿瘤发病率的十分之一。原发恶性骨肿瘤,俗称“骨癌”,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5%,多发生于10~20岁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其中尤文氏肉瘤的发病年龄较骨肉瘤的更为年轻,多发于5~30岁。恶性骨肿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恶性度高,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骨科临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家长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警惕。由于恶性骨肿瘤病程相对缓慢,发病时往往不易引起患儿及家长注意,许多患儿就诊较晚,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对于恶性骨肿瘤,和其它肿瘤一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三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恶性骨肿瘤多好发于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即膝关节周围最为多见,早期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只有轻微的酸痛或不适;有的是在发现肿瘤以后才回忆起过去一些轻微疼痛;有些误认为是风湿样痛,与治疗关系不大,休息时…
2014-01-23 查看详情信息 -
O型腿X型腿 孩子成长“必经阶段” 已有 395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王玉琨解释,儿童双腿外观的发育有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正常2岁之前的宝宝都是O型腿,2岁以后逐渐变成X型腿,到4~5岁左右、X程度往往最明显,6岁以后X型弧度逐渐减小,7~8岁左右时双腿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O型到X型为宝宝自然生长阶段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整个身体呈蜷缩状,双腿和双脚都是环形、呈‘O’型形状,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旧会保持这种弧度。等到宝宝学会走路、蹲起后,下肢承受的重量会逐渐增加。随着负重应力作用,为了适应生理需求,宝宝下肢就会进行自我调整,逐渐变成X型外观。随着宝宝的成长进入青春前期,韧带的抗拉能力增强,在负重应力的进一步作用下,7~8岁左右孩子的双腿基本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因缺钙致腿部弯曲的情况并不多见现在的营养条件基本上都能满足钙的正常摄入量,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因为补钙量少而致O型或X型腿。过了半岁以后的孩子,除了牛奶、配方米粉,家长还应适当喂宝宝一些营养丰富的辅食,比如菜汁、肉泥、果泥等。此外,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一定量的维生素D摄入也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2014-01-2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转移癌晚期如何治疗效果最佳 已有 307 人浏览
1、先明确诊断是否出现骨转移:骨科医生在进行ECT或PETCT检查,发现异常部位,可行X线拍片、增强CT、MRI检查,确定有骨破坏的部位,进行病灶活检后,需病理科医生给出组织病理诊断。2、确诊后,明确全身状况,查看转移的部位。3、咨询原发肿瘤治疗的医生,评估患者的生存状况,制定全身系统治疗方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二磷酸盐的治疗等)4、骨科医生评估骨转移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受影响的程度,确定适合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应注意,骨科医生的治疗仅是全身系统治疗的一部分,是为患者能接受综合治疗提供方便和改善生存质量,而不是经骨科治疗后,患者就痊愈了,更重要的治疗,是接受原发肿瘤的治疗。患者的情况需全面了解后,才能制定方案。
2008-12-18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肿瘤科复查注意事项(二) 已有 295 人浏览
骨与肌肉系统肿瘤不同于其他肿瘤,复查时常需要拍X线片、CT或MRI等其他检查,往往原肿瘤部位较深在,周围结构复杂,加之经过骨或肌肉软组织重建,解剖变化较大。医生需要一定时间仔细分析,甚至需要对比以往的资料。所以,复查患者一定要:1、按主管医生出诊时间复查,而不能在病房匆忙一看即可,更不能以因为要赶火车、飞机要求医生看一眼就行,一旦误诊或漏诊对患者存在危害。2、在出诊时间复查,医生可以在病历中记载复查情况,既有利于患者就诊,又有利将来其他医生复查时参考。3、尽量找主管医生组复查,只有他们最了解您的病情。
2008-12-18 查看详情信息 -
肿瘤活检的重要性 已有 277 人浏览
骨与软组织肿瘤非常少见,导致患者和医生经常错误就诊和不当治疗,即使著名的三甲医院的专家如没有骨肿瘤专业的基本训练,也避免不了不当治疗。建议患者发现骨与软组织肿瘤应找专科医生就诊。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医院建立独立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多数医院的骨科或外科专家在其他专业非常著名,但处理骨与软组织肿瘤时,因不了解而不能遵循肿瘤的诊治常规。当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就诊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内容:1、病史及全身情况2、既往肿瘤病史及家族史3、病人的临床检查4、各种影像学检查,可能会花费很多,在患者或非肿瘤专业医生看来不必要,但对于骨肿瘤患者非常重要,是医生了解最原始病灶的各种客观表现的重要资料,一旦经过不当治疗,无法还原病灶,尤其在出诊为良性肿瘤,术后为恶性肿瘤时,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失。5、病灶的活检,是在术前明确诊断的唯一步骤,是得到正确诊断的关键。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正确诊断需要临床、影像、病理三方面专家合作。良、恶性临床病理诊断的差异会给患者带来肢体残缺、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总之,患者应到骨与软组织肿瘤专…
2008-12-18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肿瘤科复查注意事项 已有 296 人浏览
骨与肌肉系统肿瘤解剖变化较大,复查时常需要拍X线片、CT或MRI等其他检查,医生需要一定时间仔细分析,并对比以往的资料。所以,请复查患者1、尽量找主管医生组复查,只有他们最了解您的病情。2、按主管医生出诊时间复查:医生可以在病历中记载复查情况,既有利于患者就诊,又有利将来其他医生复查时参考。3、请您携带以下资料:a、既往治疗的病历b、所有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及ECT(骨扫描)c、如已行手术或穿刺活检,请携带病理切片,以便我院病理科会诊。
2008-12-18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肿瘤科首诊注意事项 已有 306 人浏览
为了您就诊的方便,请您携带以下资料:1、既往治疗的病历。2、所有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及ECT(骨扫描)。3、如已行手术或穿刺活检,请务必携带病理切片,以便我院病理科会诊。
2008-12-18 查看详情信息 -
术后才确诊为恶性肿瘤怎么办? 已有 319 人浏览
有一部分恶性骨肿瘤患者在当地医院当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为恶性肿瘤。这种情况下,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的大夫会根据上次手术大夫的手术记录和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表现来再次评估患者目前的状况,根据情况,一般需要再次手术.如果为污染不是很严重的软组织肿瘤,可以采取扩大切除术,如果是肢体骨肿瘤,可选择瘤段截除人工假体置换,医生将尽可能为患者实施保肢术,但治疗方案将基于一个原则,在复发可能性极低甚至为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肿瘤复发后只能截肢吗? 已有 306 人浏览
骨肿瘤术后再次复发不一定需要截肢。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良性肿瘤,如硬纤维瘤,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不会考虑截肢。中间性的肿瘤,如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一般也不会采取截肢的方案,可以通过扩大刮除、辅助其他治疗方法,或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再次复发的风险也不会很大。恶性肿瘤,如骨肉瘤,也不一定要截肢,医生可能会根据上次手术的情况和复发的影像学表现选择保肢,方案可为局部切除或者人工假体置换。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保肢有那些条件? 已有 296 人浏览
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是患者和骨肿瘤专家的共同追求,进行保肢治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肿瘤未侵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2)能够在肿瘤外将肿瘤完整切除,获得良好的外科边界;(3)进行保肢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不应比截肢术高;(4)局部的软组织条件尚可,预计保留下的肢体功能比假肢好。单纯的外科治疗虽可短期内控制局部病灶,但不能解决远处转移的问题,因此传统的截肢术虽然较彻底地去除了原发病灶,但其生存率并未提高。例如骨肉瘤患者经截肢术后5年生存率仍只有40%~70% ,与保肢治疗无明显差异,相反给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随着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保肢手术在最近20多年来得以广泛开展。保肢手术局部复发率为5%~10% ,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与截肢者相同,故保肢手术是可行的。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儿童保肢有什么特殊性? 已有 278 人浏览
由于儿童患者的病变多位于干骺端,为彻底切除肿瘤,术中需将骨骺和骺板一并切除,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若用常规定制长度的假体施行保肢术,术后保留的肢体将不会再长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肢与健肢出现不等长,势必造成术后肢体不等长及功能恢复不理想。因此儿童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比成人的保肢手术更有复杂性。和成人的保肢手术相比,主要是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避免对长骨骨骺的损伤或者采用可延长假体。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避免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手术方法。如可延长假体、半关节置换术、保留骨骺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等。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肿瘤和“骨癌”有什么区别 已有 273 人浏览
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内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因此骨肿瘤是这一类肿瘤最大的范畴。肿瘤又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恶性肿瘤中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由于骨组织来源于间叶组织,因此发生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严格的讲应称为“肉瘤”,但由于人们平时常用癌来指代各种恶性肿瘤,因此骨组织的恶性肿瘤也可被称为“骨癌”,例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骨转移性瘤等,可见“骨癌”是指骨肿瘤中恶性的那一部分,有时也特指骨肉瘤,但在医学专业文献中“骨癌”的说法是错误的。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什么是骨肿瘤? 已有 297 人浏览
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内各种组织成分如骨、软骨、纤维组织、脂肪组织、造血组织、神经组织和未分化的网状内皮结构等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骨肿瘤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原发肿瘤起始于骨系统本身,良性者多,病期长,预后佳;恶性者少,病期短,预后恶劣,未经治疗的死亡率可达80~90%。身体中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偶尔亦有因直接浸润而侵入骨质者)转移至骨组织中,逐渐发展而形成骨组织中的转移瘤,预后恶劣,称为继发性骨肿瘤。另外有些病变并非实性肿瘤,但其临床、X线或病理表现与骨肿瘤相似称为肿瘤样病变,如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骨化性肌炎等。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巨细胞瘤治疗 已有 341 人浏览
1. 什么是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在我国约占所有骨肿瘤的10%~20%,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肿瘤分类中,描述骨巨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的潜在恶性病变”,一般认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有潜在恶性的良性溶骨性肿瘤,有局部复发倾向,有侵袭性,也可以发生远处转移。骨巨细胞瘤高发年龄是20~40岁,成人主要发生在骨端,儿童骨骺尚未闭合,主要发生在干骺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膝关节周围,即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其次是桡骨远端、腓骨近端,其他常见部位还有骶骨、胫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也可发生在脊柱、手足的小骨、肋骨、骨盆等部位。骨巨细胞瘤的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运动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压迫神经所带来的麻木、放射痛等症状。骨巨细胞瘤大多为单发病变,少数为多中心骨巨细胞瘤。在影像学上,其X线片表现为溶骨性、偏心性和膨胀性生长的肿瘤,CT能清楚的显示骨巨细胞瘤在骨皮质内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关系,核磁共振(MRI)检查能多平面成像,能更清楚显示肿瘤在骨内的范围。2. 骨巨细胞瘤如何治疗?骨巨细胞瘤诊断需要临…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软组织肉瘤治疗 已有 400 人浏览
1.什么是软组织肉瘤?软组织是相对于“硬组织(骨和软骨)”而言的,起源于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间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组织并且生长在这些部位的肿瘤都称为软组织肿瘤,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肿瘤也归为软组织肿瘤。内脏组织的肿瘤不在软组织肿瘤研究之列。软组织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恶性的软组织肿瘤称为软组织肉瘤。软组织肉瘤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大约占1%,因为其恶性肿瘤的性质,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极易复发,并且可出现身体重要脏器的转移而致命,最常见的是肺转移,其它转移部位有骨骼、皮下、脑部、肾上腺等。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有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透明细胞肉瘤等。2.软组织肉瘤有什么表现?软组织肉瘤以四肢和躯干体壁多见,肢体的近端比远端多见,即大腿较小腿多见,上臂较前臂多见,最常见的表现是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往往伴有疼痛,可发生静息痛(即在静止时疼痛)和夜间痛,发生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肉瘤可引起关节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发生在腹膜后的软组织…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 -
肩部恶性肿瘤能保留上肢吗 已有 318 人浏览
1. 肩部肿瘤概况肩部主要包括肱骨近段、肩胛骨和锁骨远端1/3以及周围的软组织,即平常说的肩关节周围。肩部的每块骨骼都可能发生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有时还可侵袭周围软组织,同时肩部的软组织肉瘤也能侵袭到骨骼。肩部肿瘤也称为肩胛带肿瘤,肩关节肿瘤等。上肢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发生率约为下肢的1/3,肩胛骨和肱骨近段是原发肉瘤的好发部位,包括青少年的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成人的软骨肉瘤等。上肢的软组织肉瘤也好发于肩关节周围。上肢的骨转移癌多见于肱骨近段。肩部良性肿瘤治疗主要采用局部切除术,如果骨缺损严重应进行重建和内固定术。软组织缺损则进行肌瓣和皮瓣移植或游离植皮术。2. 肩部恶性肿瘤以前的治疗方法对于肩关节的恶性肿瘤,为控制肿瘤进展,过去通常采用1/4截肢术,也叫肩胛带离断术,即将包括肩胛骨在内的整个患病上肢截除,牺牲了肘部、前臂和手部的功能,导致患者的残疾。3. 肩部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随着恶性骨肿瘤化疗和保肢手术的进展,肩关节的保肢手术逐渐替代了1/4截肢术,目前大部分的肩部恶性肿瘤治疗都采用保肢术。肩部恶性肿…
2008-02-29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