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健康科普

中药饮片的用量与疗效

浏览次数:

中医自古就有不传之秘在于量的说法,中药的用量也称剂量,是指每一味中药一日的用药量,也是指复方中每味中药饮片的比较份量或相对剂量。中药饮片的用量是历代医家通过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而总结获得的,它是中医用药方法的精髓,同时中药饮片的用量直接影响着中药的疗效,选择恰当的中药饮片剂量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药饮片因用量不同所产生的疗效不同:

1.1不同治疗作用的复方中含有相同的中药饮片但因用量不同所产生的治疗目的不同

1.1.1中药复方的配伍过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饮片在组方中有君、臣、佐、使之分,由相同中药饮片组成的复方中因饮片所用剂量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同。例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三方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味中药饮片组成,但由于饮片剂量不同,三者的治疗作用不同。小承气汤重用大黄,以大黄4两为君,枳实3枚为辅,厚朴2两为佐,目的在于泻热通便,主治阳明腹实证;厚朴三物汤,以厚朴8两为君,枳实5枚为辅,大黄4两为佐,目的在于行气除胀,主治气机阻滞,腹部胀满之证。厚朴大黄汤则重用厚朴与大黄,各为6两,枳实4枚为辅,目的在于开胸泄饮,主治水饮停于胸胁,咳引作痛之证。又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均由炙甘草,干姜,附子三药组成,四逆汤以附子为君药,目的在于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衰之证;而通脉四逆汤则以干姜为君药,目的在于温里回阳通脉,主治阴盛隔阳之证。

1.1.2每一味中药饮片的功效和主治都不是单一的,同一味中药饮片在复方中不同的功效和主治是通过的不同用量而体现的。历代医家都十分注重中药的用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如医圣张仲景,以桂枝为例:桂枝性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温通心阳,解肌等功效,在复方中桂枝不同的用量体现了桂枝不同的功效主治。a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伤寒表郁轻证,方中桂枝用1两16铢、取其辛温之性并伴少量发汉的作用。b麻黄汤:主治风寒表证,方中桂枝用2两,使发汗作用增强,达到解表之目的。c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之营卫不和之证,方中桂枝用至3两,取其解肌驱风之功。d桂枝甘草汤:主治心阳虚症,方中桂枝用至4两,起到温通心阳的作用。

1.2单味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因用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或新的功效。如:大黄【1】口服0.3g以下有止泻作用,1-5g有致泻作用;红花0.9-1.5g可用于调养气血,治疗产后血晕,12-15g可用于活血祛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玄参用量在9-12g,有滋阴降火、清热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以及肺热咳嗽等,18-30g有去虚热、除烦躁之功,用于热病伤阴,阴虚火盛出现的烦躁不安,30-90g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瘰疬、脉管炎等;五味子用量在1.5-3g时,有敛肺镇咳之功,用于治疗肺虚咳嗽;6-9g有滋补益肾之功,用于肾虚遗精、滑精,12g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过高。

2中药饮片在临床配伍过程中应选择恰当的剂量:

2.1患者因素:

2.1.1因患者体质的不同而改变:患者体质各不相同,因此在配伍时要依据患者的体质而选择不同的用药剂量。《圣济总录》云: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盖人之禀受本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以一概论。人有男女、老幼、强弱体质之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也不同,一般说来平素体弱者用药量宜轻,平素强壮者用药量宜重。老人与儿童的用药量也应低于青壮年,并且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毒性药或活血药时用量也宜小或慎用。

2.1.2因患者所处地域的不同而改变: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气候差异甚远,因此在用药剂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南方江浙等【2】长江下游,民多肌肤疏松,使用发汗解表及辛热药时用量宜轻,使用寒凉药可稍重。川鄂等长江上游民多肌肤致密,使用寒凉药时用量宜轻,使用温热及发汗解表药时用量宜重。多燥地区使用清润药时宜重,温热平原之地清凉药则可多用,并且处于高寒山区潮湿地区时使用辛温燥湿药也宜多。

2.1.3因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而改变:不同的病程阶段,应选取不同的用药剂量。如患者病程较长,易导致正气受损,病情复杂,故症多虚实夹杂,选择药物时要照顾全面,药味要多而剂量要小;患者病程较短,则病邪单一但变化较大,此时正气尚未受损,所以应抓住病症的主要原因,用药剂量宜大而猛,意在去邪外出,不留余邪。

2.2中药饮片因素:

2.2.1中药饮片的属性各不相同:每一味中药饮片均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性,并且因药力有大小之分,质地也有轻重之别,故饮片的用量也大不相同。以药力大小而言,药力大而峻者用量宜小,药力小而缓者用量宜重,如十枣汤中甘遂性烈,用量不及半钱匕;大枣性缓,用量则多达十枚。就饮片质地而言,质地较轻者用量宜小,如薄荷、蝉蜕、灯心草等;而质地较重者用量宜大些,如珍珠母、生石膏、生牡蛎等。

2.2.2中药饮片的炮制作用:中药饮片经炮制后饮片内部发生了相应的化学成分改变,从而使药性较原药也发生了改变,常见的炮制作用如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毒性成分含量的降低、以及饮片在炮制过程中产生新的功效作用等。因此在配伍时饮片剂量也要相继发生改变,如生麻黄的发汗作用较强,常用量为3-6g,经蜜炙后其发汗作用降低但增强了宣肺平喘的作用,常用量为9-12g。又如,附子生用毒性较强,常用作为外用药,很少内服,但经炮制后,其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显著降低,临床报道在治疗类风湿症中最高应用剂量可达700g【3】

2.2.3产地不同,所用剂量不同:在临床选择饮片剂量时,应遵循质优量小,质次量大的用量原则。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存在着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中药饮片的质量大不相同,从而直接影响药效。质优者药力充足,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临床用量无需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临床应用时应增大用药量。因此在临证选取饮片剂量时应遵循道地药材为首选的原则,保障饮片的质量,如宁夏中宁所产的枸杞、河南新乡所产的地黄、广东阳春所产的砂仁等。

2.3剂型因素:

中药饮片选取的用量与剂型相关,同一中药饮片在不同的剂型中用量不同。一般而言,在内服的汤剂中,由于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较低,所以用量宜重;而在丸剂和散剂中,饮片的有效成分基本完全被吸收,所以用量宜少。如细辛,内服煎剂常用量为2-5g,而入丸散剂的用量一般为0.5-1g。

总之,中药药效的产生和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用药剂量的增加,它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经医者适当调整而产生的,所以中药饮片的剂量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药效。因此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正确得当的饮片剂量,才能使中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真正的发挥其有效的治疗作用。

中药房

程京艳

团队成员

  • 许保海

    许保海

    职称:主任药师

    擅长: 中药材的鉴别、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 张蕊

    张蕊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 张宏伟

    张宏伟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中药调剂、患者用药指导及咨询

  • 潘旭

    潘旭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咨询、医院药学服务、中药调剂

  • 魏娜

    魏娜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药政信息咨询、中药饮片鉴识、中药库房管理

  • 陆燕

    陆燕

    职称:主管药师

    擅长: 中药调剂、患者用药指导及咨询

  • 刘丹阳

    刘丹阳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咨询、中药调剂

  • 程京艳

    程京艳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咨询、中药调剂

  • 张静

    张静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患者用药指导 、用药咨询、医院药学服务

  • 王裴芳

    王裴芳

    职称:副主任药师

    擅长: 中药鉴定、中成药合理用药

  • 中药咨询门诊

    中药咨询门诊

    职称:-

    擅长: 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