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中国镇痛周】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发布时间:2021-10-19点击数 字体:

微信图片_20211020093421.jpg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200410月国际疼痛学会(IASP)倡议设立"世界疼痛日",每年10月由IASP发布抗痛年主题,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作为镇痛周,并冠以一个主题,2021-2022世界镇痛年的主题为“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疼痛是无形的,很多时候甚至带给患者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感觉!世界卫生组织为疼痛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对患者而言,疼痛是机体面临损伤或疾病的信号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疼痛提醒患者及早就医,积极治疗以防机体遭受更大更长久的损害;对医生而言,疼痛既是机体的创伤或疾病的反应,也是疾病的症状。

急性疼痛起病急,严重者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出汗增多,瞳孔散大,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器官功能改变,并可导致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改变,从目前学科分类的角度,属于麻醉科处理的范畴。

慢性疼痛则持续36个月以上,常常导致食欲下降,影响睡眠,抑郁焦虑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就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在欧美有35%的人患有慢性疼痛,而我国对此的数字只高不低,中国居民中大约60%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同样,按学科分类的角度,慢性疼痛归属疼痛科诊疗。

微信图片_20211020093435.jpg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人数庞大,且呈快速增长和低龄化趋势。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并且也严重影响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介绍。

然而中国慢性疼痛诊治现状极不乐观,大众对慢性疼痛认知有限,就诊率不及一半。慢性疼痛患者相对分散,各专科对疼痛关注度不足,识别及诊断水平较低。同时,疼痛专科发展滞后,覆盖率低,慢性疼痛数据库建设和诊疗学科间协作也相对不足。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疼痛学科建设相关政策,近年来,疼痛医学得到快速发展。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慢性疼痛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疼痛学科建设与发展。

具体说,要想消除疼痛,必须先了解疼痛。疼痛的机理研究是当今医学研究的最前沿领域之一。可喜的是,近年来疼痛机制研究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而共同授予 David Julius教授 Ardem Patapoutian教授。简单总结,温度和触觉受体的发现,从原理上解释了,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如何感受外界环境的所带来的,冷,热,疼痛等刺激的。

随着对疼痛的不断深入了解,使得临床治疗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是近些年转化医学的一个热点课题。“转化医学”这个概念自2003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便受到全球医学界的热烈响应。它强调的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联接,希望能将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临床实用的治疗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疼痛转化在临床研究上的应用目前已有虚拟现实、深部脑刺激、脊髓电刺激、射频热凝技术、术后慢性疼痛转化以及微创介入等。其中,射频热凝技术治疗疼痛性疾病已在国内外医学界得到迅速的应用和推广,许多以前依靠传统治疗方法不能控制的慢性疼痛,通过应用射频技术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通过射频仪发出高频率射电电流,选择性毁损痛觉神经纤维,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传导,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使之无法传入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如今,射频热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汗症、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关节痛以及面肌痉挛等多种疾病。

同样我们知道,即使现在医疗技术不断精进,许多疾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是我们仍然要面对医学不能解除一切疼痛,也不可能治愈每一位患者的现实。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

微信图片_20211020093439.jpg

北京积水潭医院疼痛科诊疗范围:

1、头面部疼痛:原发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项部肌筋膜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2、颈肩部疼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胸口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损伤、肩部滑囊炎、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部撞击综合征等。

3、上肢疼痛疾病:上臂及前臂的肌腱炎和滑囊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掌指关节炎、腱鞘囊肿、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症等。

4、胸背部疼痛:胸椎间盘源性疼痛、胸椎根性神经痛、胸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胸锁关节炎、肋软骨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

5、腰骶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盘源性疼痛、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骶尾部痛、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

6、下肢疼痛疾病:梨状肌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髂胫束综合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踝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跟痛症、趾间神经瘤、痛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

7、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残肢痛、幻肢痛、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等。

8、癌痛。

9、其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免疫调节、改善睡眠等。

就诊预约时间——

新街口院区:每周一、周三、周四上午,疼痛门诊

回龙观院区:每周二、周三、周五上午,疼痛门诊

每周二晚17:00-19:00疼痛特需门诊

新龙泽院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疼痛门诊

文丨麻醉科 冯磊

图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上一篇: 【世界骨质疏松日】关注老年骨质疏松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北京市第八届老年骨质疏松论坛圆满落幕

下一篇: 【积医科普】高尿酸血症的危害